[摘要]新課程倡導課堂教學科學化、民主化,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求知。而“研學后教”的教學方法是對陳舊的、傳統的課堂結構的一種更新、一種優化。筆者結合自己“研學后教”的實踐體會,探索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研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學生的高中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研學后教 當堂訓練 英語閱讀
1筆者對自身英語教學現狀的反思
筆者從事英語教學工作15年,課堂基本采用的是“先教后學”或者“邊教邊學”的教學模式,留給學生討論、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相對較少,學生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不能成為教學中真正的主動者,他們在學習中缺乏自主性、創造性,有的學生甚至在消極、被動的學習狀態之中。筆者對此一直感到彷徨,直至從洋思中學和杜郎口中學學習后,筆者對他們的教學方式,即:教師未開講之前,就讓學生個體對相關問題進行自我實踐、自我探索、自我學習,力爭通過個人的力量獨立地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發展情感,感觸頗深。筆者認真研究這種教學理念之后,結合實際情況,在英語課堂上大膽地嘗試“研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英語教學方式。
2“研學后教,當堂訓練”的理論基礎
2.1哲學基礎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認為,實踐是第一的。“以維果斯基、列昂節夫和達維多夫為首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他們將馬克思主義中的“實踐”概念引入到教學理論中,把人的發展基礎確定在主體對客體的主動實踐活動上。[1]“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規律。“研學”就是先引導學生實踐,形成初步的認識;“后教”就是再讓學生相互實踐,加深對事物的認識;“當堂訓練”,還是讓學生實踐在運用知識中拓展對知識的認識。這樣每一步都是讓學生實踐,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2心理學基礎
教師的指導作用必須從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出發,適應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2]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天賦力量,都具有學習潛能。學習潛能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實;學習潛能是極為豐富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是能夠得以開發的。“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之所以讓學生先“研學”,就基于學生存在學習潛能,學習潛能為學生“研學”提供了基本條件,使“研學”成為可能。又由于存在潛能差異,學況不一,故以“后教”開掘,從而使潛能得到最大的釋放。最后,“當堂訓練”更是對學生學習潛能的一次檢驗和提升。
2.3教學論基礎
首先,“研學后教,當堂訓練”充分體現了“有教無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時習之”、“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足”、 “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其次,“研學后教,當堂訓練”充分體現了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學做合一”、“六大解放”和“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第三,“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更充分體現了“為每一位學生終身發展奠基”、“課堂教學必須落實三維目標”、“素質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等現代教學論思想。
3筆者所理解的“研學后教,當堂訓練”的內涵和實質
3.1“研學”。“ 研學”,就是在課堂上,教師未開講之前,就讓學生個體對相關問題進行自我實踐、自我探索、自我學習,力爭通過個人鉆研的力量獨立地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發展情感。
關于“研學”,筆者認為,首先“研學”前,教師要明確學習目標,進行研學指導(包括內容、方法),使學生很快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中。其次,“研學”時,教師要做到不輕易給與學生暗示和提示,讓學生獨立地、限時地、探索式地“學”。第三,“研學”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為“后教”作好準備。
3.2“后教”。“后教”是在老師的組織下,就“研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所進行的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實踐、相互探究、相互學習,力爭通過集體的力量共同分析、解決問題,形成知識、能力、情感系統,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
關于“后教”, 筆者認為,首先“后教”時,要明確學生在“研學”中暴露出來的與本節課知識有聯系的共性的疑難問題。其次,“后教”時,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采用兵教兵(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的方式,教師只作評定和引導。第三,“后教”時,要明確教的要求——要緊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把機會留給學生歸納小結,要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時也要達到英語學習的三維目標。
3.3“當堂訓練”。“當堂訓練”是讓學生在“研學”和“后教”的基礎上,對所學內容在課堂上所進行的又一次自我實踐、自我探究、自我學習,力爭促進對學習內容的進一步理解、提高、深化和鞏固。
關于“當堂訓練”, 筆者認為,首先必須給學生一定量的時間,保證在課堂上完成訓練題。其次,訓練的內容重點是圍繞本節課的知識點,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要求的題目, 重在運用和遷移。第三,必須像考試一樣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任務。
3.4“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其實質是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動心,達到讓學生自我創造、主動建構,師生互動提升,共同進步的目標。
4筆者嘗試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研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師對自己在教學過程的角色定位,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對師生之間關系的認識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教師的施教行為,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行為,影響到教師的專業生活和學生的生存狀況。[3]筆者嘗試在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課型中采用“研學后教,當堂訓練”,具體做法以上海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9A(上)Unit7 Reading A The weird world of plant為例加以說明。
4.1課前布置預習內容:
1) “The weird world of plant”這篇文章屬什么文體?
2) 文章的結構是怎樣的?
3) 用了什么時態?
4.2預習中重點留意并準備回答下列問題:
1) How many plants does this passage talk about? What are they?
2)How do all of them look ?
3) Learn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and underline some phrases and sentence which you think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4.3上課時教師用多媒體展示課堂教學目標、重點,使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要求。(約1min.)
1) Learn about the weird world of plants.
2) Learn how to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3)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and deal with some language points.
4) Sum up 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passage.
4.4讓學生針對預習作業進行討論(討論時,大部分的問題可以通過互助解決,約2 min.)
4.5檢查預習作業(約2 min.)
1) 解決關于文章結構(分-總)、文體(說明文)、時態(一般現在時)方面的問題。
2)回答課前的兩個簡單問題
How many plants does this passage talk about and what are they?
How do all of them look ?
4.6進一步布置任務,讓學生學生自學、教師督查并個別輔導(約8min.)
Read the text again carefully to obtain some details about plants.
1) Do the exercise A3 on Page 99.
2) Do the exercise A4 on Page 99.
3)讓每個組派一個代表,把組內不能解決的有關文章內單詞、短語和重點語句提出來。其他組可以先嘗試回答,回答不出的問題由老師來幫忙解決。
4.7檢查學生自學效果(約7min.)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then finish the following things:
1)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2) Sum up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whole passage.
提醒學生注意:While reading,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each paragraph.
4.8答疑解難、精講點撥 (約3 min.)
1)學生答疑解難。在小組內讓各小組組長提出在本組內部所未能解決的問題,看其它小組成員是否可幫助解決。
2)精講點撥。教師將學生自學及討論中所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簡明扼要的講解,對于學生已經通過自學能夠掌握的內容決不再講。講解中要注重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主動性,使師生活動緊密融合在一起,教師講得巧妙,學生學得高效。
4.9當堂訓練(約14 min.) ,主要包含下面三個部分:
1)針對單詞、短語設計成完成句子和單詞拼寫的鞏固訓練。(約4 min.)
2)精選一篇有關“plants”的短文,進行限時訓練,鞏固閱讀技巧。(約5 min.)
3)以“plants”為話題,設計口語訓練。(約5 min.)
目的:學生學習之后必須及時當堂訓練以反饋所學情況,并進一步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
4.10小結本節課所學(由學生組織,約2 min. )
4.11布置作業(約1 min.)
5筆者對于“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5.1“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閱讀課教學”中的應用有效避免了教師“一言堂”現象課,整節課老師平時要講十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的內容變為幾分鐘,其余的時間都是學生在思考、鉆研、做題,解決問題,大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和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5.2“研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切實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5.3學生分析問題、鉆研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5.4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明顯得到提高。
6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6.1有的學生在課堂中不主動參與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小組討論或交流時不
積極,甚至不開口、不參與。
6.2學生預習的時間得不到保證。由于有些科目作業比較多,學生忙于完成作業,對“研學”內容草草完成或干脆抄別人的,“研學”內容得不到保證,影響了課堂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
6.3這樣的模式會不會造成一部分同學,特別是性格內向而且基礎薄弱的同學跟不上課堂節奏,造成自信心下降,從而導致學習成績進一步下滑?針對此現象,課余應該采取什么具體補救措施?這也是筆者今后要思考解決的問題。
7今后的努力方向
7.1筆者要要多想辦法采取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知
欲望,培養和提高學生參與“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能力。
7.2要堅定信念,繼續深化“研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學模式的實踐,使
“研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滲透到每天的課堂教學之中。
7.3 除了在閱讀課中,其他的英語課型,如復習課、口語課、語法課、寫作課、試卷評講課等課堂教學中,盡量滲透“研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從而真正能把課堂交還給學生來探索和參與。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自主建構的辨證統一。”[4]“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效避免了教學中極易出現的教師“一言堂”現象,既使得英語教起來省時、省力、高效,學起來輕松自如、系統明朗,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切實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英語教得苦、學得累的狀況。筆者認為“研學后教,當堂訓練”這種教學模式值得我們英語教師認真實踐和研究。
〖KH*2/3D〗
[參考文獻]
[1]盧正之.學會參與: 主體性教育模式研究.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3年. 第160頁。
[2]張天寶. 新課程與課程教學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第88-89頁。
[3]鐘啟泉等. 外語課程與教學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第202頁。
[4]陳潑等. 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施..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年. 第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