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蘇教版數學第十冊《確定位置》
教學目標:
⑴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行、列的含義,知道確定行、列的規則。能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⑵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⑶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景中物質的位置。
教學難點:用數對表示具體情景中物體位置的方法。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激發需要
⑴出示班級學生座位圖,提問:我們班數學課代表坐在哪里?
(學生用不同的表述方法說出課代表所在的位置。)
⑵設疑:韓江濤的位置沒有變,為什么同學們的說法不一樣呢?
⑶揭題:由于同學們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韓江濤位置時,產生了不同的說法。那么怎樣才能確切、簡明地描述韓江濤的位置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學習確定位置。
(板書課題1:確定位置)
2認識行列,理解數對
⑴明確列、行的規則
(1)對照座位示意圖認識列與行
實際上,在確定位置時,豎排(手指場景中的豎排)叫做列,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橫排(手指場景中的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
(2)現在你們能用數學術語說說課代表坐在什么位置了嗎?(同時板書)
那么班長坐在哪里呢?(板書)
(3)介紹教室里,站在老師的角度來觀察同學們的位置,如何確定列和行
(4)列行訓練:第幾列的同學起立、第幾行的同學舉手等。
說一說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5)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用列和行來確定位置,誰來說一說要注意什么問題?
⑵抽象座位表,認識數對
(1)認識圓圈圖。
談話:為了清楚地表示每個同學坐的位置,現在我們把大家坐的位置都用圓圈表示出來。(課件出示)
你能找到韓江濤的位置嗎?班長呢?
(指導學生統一確定列與行的觀察方向。即從老師的方向觀察,確定圖上的列與行。)
(2)認識數對
在數學上,第幾列第幾行還可以用兩個數來表示,就是我們今天確定位置的方法叫\"數對\"。
數對有兩個數,我們在表述的時候,應該先表示列數,再表示行數,前后的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因為課代表的位置是在第4列第3行,所以在這里我們應先寫列數4,再寫行數3。數對還有它特定的書寫格式,要用括號把列數與行數括起來,并在列數和行數之間寫上一個逗號,把兩個數隔開。
(邊講解,邊范寫)
這個數對就表示課代表的位置,我們把這個數對讀作:四三。
提問:想一想,數對(4,3)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什么?3呢?
(3)練習:班長所在的位置你會用數對表示嗎?
練一練1、在上圖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 )。
( 6 , 5 )在上圖中表示第( )列第( )行的位置。
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并用數對表示寫在書上。
猜一猜:用數對表示出自己喜歡的同學所在位置,請大家猜一猜你的好朋友是誰?
老師也喜歡一些同學,大家也一起猜猜看,是誰就請他把手舉起來,和老師微笑的招招手,好嗎?。分別出示(5 ,4),(4,Y),(X,1),(X,Y)。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可以用數對來確定位置,誰來說一說要注意什么問題?
3聯系生活,應用數對。
過渡:生活中也有許多運用數對解決的問題呢?
⑴練習三第2題:
請看,小明家廚房的一面墻上貼著瓷磚,你會用數對表示四塊裝飾瓷磚的位置嗎?
(1)各自在書上填寫后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2) 討論:你發現表示這四塊瓷磚位置的數對有什么特點嗎?
(在同一列的瓷磚,數對中的第一個數相同;在同一行的瓷磚,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
⑵小明在教室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3 ,6),小明坐在第( )列第( )行。小紅和小明是同桌,她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 )。
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⑶練習三第3題
(1)這是學校會議室的地面圖,同座位的同學相互說說圖中每塊花色的地磚分別在第幾列第幾行?
(2)能用數對表示出這幾塊花色地磚的位置嗎?
各自在書中填寫后指名匯報,全班交流。
(3)觀察這幾塊花色瓷磚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
(可以是表示同一行中花磚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二個數相同;表示同一列中花磚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一個數相同;可以是花色地磚都在奇數列;可以是第4行有3塊,往下或往上都依次減少1塊;可以是第7列有3塊,往左或往右也依次少1塊;可以是地磚排列的圖案是對稱的。)
4總結、延伸: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完善課題板書)你有哪些收獲呢?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數對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大家看這些資料:
(1)用經線和緯線確定地球上任意一點位置的方法。
(2)部分城市的地理位置,如:北京在北緯39°57′,東經116°28′;無錫在北緯31°35′,東經120°39′。
(3)經度和緯度在航海、航天、氣象、軍事等方面的運用。(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講述:用經度和緯度確定位置和我們用數對確定位置的道理是一樣的。
課外延伸:數對的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很廣泛,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通過上網、看書等方式搜集這方面的資料。
5游戲:說話的字母:根據相關數對,找出相應的字母,你就知道謎底了。
教學反思:
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知識應該比較簡單,而且本節課的知識容量也不大,所以我在設計時就思考安排幾個游戲環節,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而且讓學生學的輕松,同時也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本節課主要分四個部分,首先通過描述課代表在教室座位圖中的位置,引發沖突,得出必須要規定統一的描述位置的方法,然后介紹了用列和行進行確定的方法,學生初步感知用列和行確定可以避免不統一。這個環節安排了讓學生結合自己在教室的位置進行描述,更是加深了對用列和行確定位置的理解。之后介紹了用數對來描述位置。在講清用數對描述位置的規則之后,讓學生用數對描述課代表以及自己所在教室的位置,達到了既鞏固數對的知識又能幫助學生建立起用數對知識解決教室座位的有趣問題,同時安排了猜朋友的游戲環節,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了充分的激發,積極性高漲,也使得本節課教學達到了高潮。之后的練習主要安排的是解決生活實際中一些問題,學生在之前學習以及游戲的基礎上,很輕松的就完成了練習的任務。最后又介紹了地理學上關于數對的應用,拓了學生的事視野,是課本知識得到了有效的課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