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排球運動是我校球類選項教學內容之一,但由于排球運動受場地、氣候或學生原學校的排球教學開展情況等諸多因素的制約,目前參加排球選項學生的排球基礎很差,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從來都沒接觸過排球。本文通過對游戲教學法在排球墊球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以及提高學生學習排球教學質量。
【關鍵詞】排球教學 排球墊球技術 游戲教學法
在三大球類運動之中,排球相對其它二大球類而言,是無可非議的“冷門”項目,特別在學生群體當中更是如此。如果在排球教學中一成不變的采用傳統教學,學生難免會存在厭倦情緒,直接影響到排球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排球運動的開展。本人在近幾年的排球選項教學實踐中發現,在排球教學中合理運用體育游戲,會有效提高排球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排球運動的推廣普及,對學生排球運動興趣的養成都有積極意義。
1 游戲、體育游戲和游戲教學法含義
1.1 游戲:即游戲嬉戲,是一種特殊社會實踐活動,是由人類身心需要引發的,人們自由選擇地人類自身為對象,不產生社會意識產物的娛樂和健康活動的總稱。
1.2 體育游戲:是游戲過程中派生出來的一個分支。它融體力發展、智力發展和身心娛樂為一體,既是游戲的組成部分,又與體育運動有著密切的聯系。體育游戲是從玩耍過渡到競技體育中的環節,是競技體育的基礎。
1.3 體育游戲教學法:是指利用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普及性、競爭性、娛樂性、智能性和知識性等特點,將體育游戲運用于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里從事體育鍛煉,并成為學生樂于接受的娛樂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
2 排球教學中游戲教學法應用的依據及其意義
排球課堂游戲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在教學活動中引入進游戲教學法,并且以學習者的游戲為中心來組織和設計課堂教學的一種相對固定的教學形式,游戲教學的理論依據及作用主要有:
2.1 排球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符合愉快性教學原則和“健康第一”的教學指導思想。
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快樂體育思想在教學中的不斷推行,將“體育游戲”教學法運用于排球技術教學,一方面適合排球運動起源于游戲的本質;其次它適應了當前體育課程改革中強調“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整體健康為課程目標,淡化運動技術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另一方面也符合了快樂體育思想的基本內涵,即:強調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2.2 排球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符合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教學原則是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堅持的一種教學原則,這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在實施主體性教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從始至終都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樣,在實施游戲教學的排球課堂中,教師始終堅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活動,顯而易見,排球游戲教學能很好地體現主體性教學原則。
2.3 排球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效果有著明顯的導向性作用。排球教學作為體育課程教學中的組成,其教學效果同樣受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排球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利于排球教學質量的提高。
2.4 排球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有利于推動排球運動的普及。
排球運動屬于重要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長期以來排球運動沒有得到較快較大面積的推廣,除排球運動技術性要求高,場地要求高等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排球課堂教學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排球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不高,難以激發學生進一步的學習積極性,游戲教學法的推廣應用有利于推動排球運動的普及。
3 游戲教學法在排球墊球教學中的運用
(一) 排球墊球教學的開始部分
排球教學開始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使學生以良好的學習狀態投入到排球課程的學習當中。排球教學開始階段的游戲選擇應以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為原則。主要有以下游戲可供選擇:一是排球游戲操,在準備運動中,運用排球操替代徒手操,比如排球三關節繞環、跨下8字繞環、持球轉體運動、左右拉球、前拋后接等。二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并在排球場底線站好。當聽到信號后,排頭的同學用墊擊球的部位將球托起,并且持球跑動前進,穿過球網到對區底線交給下一個人,該人接過球依舊持球跑動前進,全隊依次進行,速度快的隊為優勝。
(二) 排球墊球教學的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熟悉墊球部位、鞏固墊球手型、提高墊球的準確性以及加強學生對墊球的控制能力。一般來說可以開展以下游戲:
3.1 熟悉墊球部位游戲:在學生的兩手臂的腕關節以上10厘米范圍內用筆畫上一直線標記,學生墊球時要做到:A、將兩個手臂上的兩段直線合成一條直線,B、聽教師口令,在墊球時看誰能將球又快又穩地停在直線上。這樣能有效防止初學者對擊球位置不固定、兩手臂擊球時夾不緊等現象的發生。
3.2 鞏固墊球手型,熟悉球性游戲:每二人一組,一人持球。一人往地下拋球,待球反彈起后,另一人則鉆到球下用墊球動作將球持在墊擊部位處。在規定時間里,兩人接反彈球成功次數高者名次列前。規則:拋反彈球必須高過人,同時接球人必須用正確的墊球部位將球持住,方為成功,否則不計次數。
3.3 鞏固擊球點和用力順序游戲:每人持一球做自墊球,按一墊低約50公分高。二墊中約1米高。三墊高約2.5米左右進行,待球落地反彈起后再按1、2、3的節奏墊出不同高度的球,算完成一個回合的練習。在規定時間內計算完成回合的多少,次數多者為優勝。規則:必須按規定的節奏墊出不同的高度,否則該次練習不算,應重做。
3.4 提高墊擊球的準確性游戲:用呼拉圈做大筐若干,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隊,每隊距筐8米,列隊站好。聽到信號后,排頭做自墊球移動前進,至距筐約3米處時將球墊向筐內,徒手跑回擊下一人的手掌,第二人做與排頭同樣的動作,全隊依次進行。速度快。入球多的隊名次列前(其中以入球多少為主)。規則:①必須用墊擊方式墊球入筐。②中途球落地應在落地點撿起再接著做。
3.5 提高學生墊球技術和控制球能力游戲: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隊,并相距一定的距離迎面站好,聽信號后,排頭做自墊球移動前進,移動至對面第一人后將球交給對方,該學生做同樣動作,全隊依次進行。速度快的隊為優勝。規則:必須連續墊擊球移動前進,如球落地,應在落地點撿來起后重做,不允許持球跑。
3.6 提高學生墊球能力游戲::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隊,每隊站成半徑5~6米的圓圈。聽信號后,開始進行互相墊擊球。在規定次數內墊球成功次數多者為優勝,或以墊擊最高次數為優勝。規則:一人連續墊多次,只按一次計數。
(三) 排球教學結束部分
排球教學結束部分是課堂教學的最后階段,主要目的是通過整理、小結等活動加強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同時幫助學生消除疲勞,愉悅身心,讓課堂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此時可以選擇如下游戲: ⑴ 丟“沙包”游戲:將學生分成若干組,由兩人當“獵人”,其余的人當“麻雀”,“麻雀”集中在排球場半場內,兩個獵人各一個軟式排球拿分別站在場地兩邊,不能過線,然后開始用排球擲向場地的“麻雀”,“麻雀”可以躲避,也可以用墊球動作進行防御,但如果身體其它部位被“獵人”的沙包擊中,就出局下去當觀眾。 ⑵ “保齡球”游戲:在15米外用四個排球由高至低疊好,然后用一個排球模仿保齡球進行擊球,看誰打得準。
4 結論與建議
排球運動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嚴格規則和復雜技術的更高級別的游戲,而在學習排球技術的過程中去實施更為簡單易行的相關游戲,無形之中就起著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作用。另外,在排球教學的過程中,進一步根據排球教學的各個環節的特點選擇或創編一些有針對性的游戲,對學生學習排球不但起到培養學習興趣作用,更能使學生在排球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學習的主動性,進一步熟練掌握技術動作。但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排球游戲的功能,我們必須注意幾點:首先,排球游戲大部分在上課時是作為輔助教材而采用,起著良好的輔助作用,在運用時不能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其次,要考慮到與其它教材搭配的合理性和針對性,不然就起不到游戲在教學中應有的作用。在準備活動中,為了活躍上課情緒,或者為了配合主教材,可以編一些游戲性輔助練習。在結束部分中,為了達到輕松愉快的目的,也可選擇一些活動量不大而輕松快樂的游戲。第三,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去設計、編排相應的游戲,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是愛好的興趣是截然不同的,對游戲不加選擇地運用,可能會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第四,在進行游戲時,必須注意安全,充分考慮場地、器材的運用等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莫少強.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運用的分析.體育科技,2005年第2期.
[2] 梁健輝,陳瑤.排球教學中運用游戲法的實驗研究.福建體育科技,2005年4月.
[3] 劉福林.體育游戲[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10—3
[4] 肖德生.軟式排球游戲100例[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1.1—100
[5] 胡依心.淺析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