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深的明白朗讀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多年來我嘗試過課前試讀、課上范讀,精彩部分指導朗讀等等朗讀指導,可收效都不甚完美。近年來,市教育局推行了教師專業化和高效課堂,雖然課堂精彩了,效率更高了,我總覺得學生課后鞏固有一定的問題,原因很簡單,農村孩子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導。那次考完期中試的家長會上,面對學生的試卷,我正愁著該怎樣跟家長說,因為跟他們說了也是收效甚微,因為他們中有讀書很少的爺爺奶奶,有忙的滿臉疲憊的父母……他們要么無力輔導,要么沒時間輔導,要么不知道該怎樣輔導,面對學生的課業,他們是那么的無奈和迷茫……作為一名多年在農村工作的教師,我知道要改變這種局面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可是該怎么辦呢?突然我想到了朗讀,讓孩子自己每天晚上完城作業后去讀,讀一篇自己學過的課文,只讀一篇就行……抱著試一試的初衷,我把自己的想法跟家長們說了,家長們同意每天晚上抽一會兒時間聽孩子們讀書……
很快我就發現效果了,孩子們讀書不再是結結巴巴的啦,也不再是聲音小的聽不見了,也不再是沒有一點兒的感情了,他們開始大聲讀了,而且感情也在不斷地投入,甚至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會寫的也遠遠超出了課堂學習,最讓人欣喜的是孩子們的寫作水平也在悄悄的發生著變化……于是我乘熱打鐵,和學生一起總結這種方法的好處,并且請做得好的同學談自己的方法與收獲,在同學中間互相比較,互相學習,并且把這一方法推廣到了六年級——一個換過很多老師,學生存在很多問題的班級。
這是一班很聰明的孩子,可由于頻繁的更換老師,孩子們對老師都存在著抵觸情緒,在課堂上他們還勉強愿與配合老師,課后可就想干啥就干啥了。可想而知面對他們是一件多么讓人頭疼的事。剛開始只有個別的同學去試了,還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后來我不斷的講另一個班的成功事例,并在同班同學中互相比較,請做得好的同學談心得……漸漸地,愿意嘗試的同學多了,漸漸地同學們愿意自己主動去讀了,漸漸地同學們能堅持了,漸漸地他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漸漸地班里的學習氣氛變濃了……看著這令人欣喜的局面,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后來,孩子們的視野悄悄地擴展到了課外……
如今,孩子們上語文課的興趣日趨高漲,孩子們的語文學習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更可喜的是孩子們變得自信了、陽光了,更\"能言善辯\"了……
現在,我覺得教學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和孩子們在一起時很開心,可以說是驚喜不斷!而這一切,都得感謝朗讀--課后朗讀!是課后朗讀讓我和孩子們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和成就,,在以后的路上我們將一如既往,讓朗讀伴我們一路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