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語言文字訓練要與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感悟結合,讓學生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語文的學習當作一種生命的需要。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一個最重要途徑。
【關鍵詞】語文學習 激發興趣 多種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語言文字訓練要與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感悟結合,讓學生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語文的學習當作一種生命的需要。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一個最重要途徑。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何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卻是一個綜合多方面因素的問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運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1 化繁為簡易
一篇文章可有多種處理方式,只要突破口選好了,就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化繁為簡易,可以突出重點,激發興趣。我在教《荔枝蜜》一文時,就是從“我不禁一顫”這個感情的最高潮部分入手,然后探究為什么“顫”,攔腰爆開,前后輻射。又如在教《變色龍》時,朗讀就從“赫留金高叫著被狗咬了他”那段開始,直奔主題,課文內容研究完后,再來了解開頭——社會環境介紹。這樣課文處理起來既方便有序,又能緊緊抓住學生心理,保護好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同時對文章的重點部分印象深刻,可謂一舉幾得。
2 教材處理方式
不少教師課堂教學過程程式化,“先讀課文后分段,段意中心概括全,寫作特點分析完,最后再把習題練”,“一是灌,二是串,再不就是滿堂練”。時間一長,學生索然寡味,昏昏欲睡。教師應改變這種千篇一律的教材處理方式,盡量做到堂堂有異,篇篇不同。就如教《春》,采用細描細繪的方案,因為《春》本身就是“工筆畫”;教《海濱仲夏夜》則大膽取舍,寫人的地方省略掉,著重讓學生了解仲夏的“夜景”是怎樣描寫的,讓學生觸摸到那夏夜未盡的燥熱;教《葫蘆僧判葫蘆案》時要求學生將文中人物分為原告和被告,通過研究課文,列舉證據,給其中有罪之人定罪。結果學生參與積極,發掘很深,其中列出了門子告賈雨村卸磨殺驢,賈雨村告那個封建社會使他不得不徇情枉法的官司。自然,學生興趣高漲,整個課堂也就充滿了活力。
3 改變傳統課堂組織形式
一般的課堂都是老是講,學生聽、記,或進行一般的討論,學生很容易厭煩,新的課堂組織形式可使學生興趣盎然,活潑愉快,以致在歡樂中忘記了困難和疲勞,如我在上初三古詩、詞、文的復習課時就模仿電視幸運五二中創設了一些新的競賽情景,將學生按組分成四個組,各組派了3-4名學生代表本組參賽,賽題分為限時競技、搶答、必答、協作答等形式,評出最佳小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既鞏固了知識,又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又如將要上《犟龜》一文時卻安排學生準備好畫紙、彩筆等繪畫工具,學生好奇心頓發,等到上課時卻叫他們自讀課文,用連環畫的形式反映文章內容,學生興趣頓時高漲,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改變了傳統課堂組織形式。
4 根據教材,引入新的內容
課堂教學要圍繞教材進行,但如何死釘在教材上,勢必造成教學的呆板,缺乏生氣與活力。葉圣陶老先生常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因此,適當的引入一些新內容,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書本知識,開拓視野,振奮精神。我上《沁園春·雪》一文,講到毛澤東評古論今情節時,便學習同行經驗,給學生介紹了《三國演義》中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情節,引導學生體會、比較。曹操對當世幾英雄人物的評價之準確:袁術——家中枯骨;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劉彰——守戶之犬。對英雄一詞見解之獨道:“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以及那種“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氣概,對學生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
5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特別是運用一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提高學習興趣。一張圖片,一個實驗,一個模型,一段錄音,一張幻燈片或是一段錄像的運用,都能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我上《核舟記》時讓學生欣賞魯直、黃庭堅、蘇東坡的座姿圖片;上《春》時,先讓學生聽錄音,讓學生感受讀這篇散文時輕松、舒緩的節奏,欣喜、贊美的感情;上《美猴王》時,給學生放石猴出世至石猴稱王的錄像片斷……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課堂活力,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興趣是成功的先導,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它將強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我們要利用學生的興趣去引導學生認識事物、了解世界,而學生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培養和發展的。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緊緊抓住學生心理,努力創新教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興趣。把一個個興趣點連成片,使堂堂語文課都能使學生燃起熊熊之火,起到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愿學、樂學、好學。讓課堂成為學生主動探索、愉快體驗、擁有語文學習的快樂,愿我們的每一堂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幸福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北京師范大學版
[2] 《榆林教育》2012年第三期
[3] 《榆林學院學報》2012年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