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廣大中小學教師都在進行各種針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和研究,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但課程改革效果仍不是十分顯著,其主要一個原因是很多教師對“預習指導”這一教學環節沒有正確、全面的認識,或者缺乏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各中小學校預習指導的現狀不容樂觀,還有待各位教師去努力改變這一現狀,切實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教學效果 教學環節 預習 預習指導 現狀
課前預習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重要的是,課前預習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就是說,學生課前預習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們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果。而學生良好的預習效果,往往與教師的預習指導密不可分??梢?,預習指導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前舉國上下高呼“打造高效課堂”的特殊背景下,預習指導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更顯得極為重要,每位教師都應當把預習指導作為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環節來抓,努力使學生的課前預習更具高效性。
然而,當前各中小學校預習指導的現狀又如何呢?據我多年的工作所得及資料顯示,目前,在各中小學校,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中小學校,不少的教師已經把“預習”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給淡化了,他們課堂教學中的“預習”往往也不過是擺擺過場,走走形式而已。至于“預習指導”,他們的教學意識中壓根沒有這個概念。至于能把“預習指導”落實到具體的教學行為中去的,恐怕是寥寥無幾。就連一些由相關部門組織開展的優質評比課以及一些教育專家推出的示范課、觀摩課等,也大多如此,(至少在他們的現場教學及其教學設計中沒能體現)總的來講,當前各中小學校預習指導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F實尚是如此,試想我們的課堂教學又能達到怎樣的效果呢?也難怪最近年在教育界里,“打造高效課堂”的呼聲是越來越高。我國進行基礎教育改革也有幾十個春秋,素質教育也取得很大的成果。青少年學生的的素質能力以及廣大教師的教學水平理當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如今我們的課堂教學仍很難跨過通向“高效”的門檻,這,恐怕跟當前各中小學校預習指導的現狀有很大關系。那么,預習指導為何會陷入如此狀況呢?,究其原因,我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教師思想認識出現偏差
由于對課前預習的功能和意義缺乏客觀、全面的認識。不少教師遍面地認為教學效果主要是靠課堂45分鐘的分析講解以及練習鞏固等教學環節去獲取,而課前預習只是一個附加的過程,它在課堂教學中只起點綴或過度作用,基本上是可有可無的,因此沒有足夠的重視,更談不上什么預習指導。一些教師也認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對這一環節也比較重視,但總是主觀地認為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活動,教師沒有必要參與其中,教師的任務就是布置預習任務,檢查預習結果,再花時間去進行指導,好象有點得不償失。另外,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在教學缺少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這類教師的教學能力往往比較強,教學水平可以說是屈指一數。這樣,他們覺著自己的教學水平已是“登峰造極”的程度,產生一種“上絕頂而小眾山”的自足心態。這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果真是上了“絕頂”了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從表面看,其及格率,優分率,平均分,升學率等,在整個地區,甚至在全國范圍內或者可以說是無與倫比,但倘重新審視他們的課堂教學及其教學設計(教案)。就會發現他們在“預習指導”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從理論上講,他們的教學效果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俗話說:凡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假使他們能在“預習指導”方面再花一點功夫,其課堂教學不就更具高效了嗎?
2 預習指導理論知識和技巧缺失
當然,要使預習指導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師具備相應的理論知識,掌握有關預習指導的技能和方法,比如,教師必須知道預習有哪些基本形式,不同知識內容的具體預習方法,如何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相應的預習內容,預習檢查又有哪些有效方式等等。不少教師正是由于沒有掌握這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有時即使想對學生進行指導,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無奈之下,只好揚長避短, 將預習三大環節(預習布置、預習指導、預習檢查)中“預習指導”環節省去,對其它兩個環節,也只能“從輕發落”,簡單行事。把主要精力放在“預習”以外的其他教學環節上,正因如此,很多教師在“預習”這一環節里總是簡單行事,布置預習不是內容刻板,就是千篇一律;檢查預習不是流于形式,就是走走過場。
以語文學科為例,如此布置預習:“同學們下去預習第×頁”“同學們下去預習第×課”“同學們下去預習第×單元”。如此檢查預習:“同學們下來都預習過沒有?。浚ㄉ憾碱A習了)好,現在大家把這篇課文讀一遍……看來大家下去預習得還比較認真,現在我們開始上新課……”對于預習指導,更是只字不提,即使偶爾有學生會問:“老師,我們怎么預習呀?”,他們也只會用幾句“把課文讀熟”“把生字記記”“了解了解作者”之類沒有多大作用的話打發學生,如此看來,似乎學生的預習結果,不論如何,也都不怎么重要了。如此這般,學生的課前預習能有多大的效果。
所以說,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方法技巧,是教師切實有效的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的前提,每位教師都應該不斷積累關于預習指導方面的理論知識,熟練地掌握各種預習指導的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
長期以來。廣大中小學教師都在,都在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進行著不懈的努力,教學能力也都在穩步提高,但在 對“預習指導”這一教學環節的處理上。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在抓對預習指導重視不夠,抓各教學環節時顧此失彼,在指導學生預習時力不從心等等,致使 “課前預習”這一教學環節應有的巨大效能就一直未能發揮出來。
總之,當前各中小學校課前預習指導仍處于一種“真空”或“失效”狀態。這正是課堂教學難以產生高效的一個主要原因。當務之急,就是要徹底改變當前預習指導的這種現狀,所以,我們要把預習指導作為提高教學效果又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切實轉變教學觀念,不斷積累、豐富專業文化知識,不斷地探索、創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也只有這樣,“打造高效課堂”的偉大夢想才能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