灄水揚波,雙鳳起舞。人文大黃陂,經濟大發展,文化大繁榮,值此繁榮和諧盛世,胡禮興先生歷時二十載,寫就的《黃陂古今談》在黃陂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終于問世了,可喜可賀。這是黃陂文化史上的一件大喜事!我作為大型地方文化叢書《黃陂古今談》的特約編輯,更是“初聞涕淚滿衣裳” ,為胡禮興先生美夢成真高興得夜不能寐。為人文大黃陂,文化大繁榮高興得把酒高歌,欣喜欲狂!2012年7月17日,在區會議中心二樓,我有幸作為作家代表,應邀參加了由黃陂區委、區政府主辦的《黃陂古今談》首發式,心情十分激動。時隔一天的7月19日,我在《長江日報》上看到記者彭仲 、通訊員胡沛、實習生李敏、陳晨所寫的題為“古稀老人花費20年,寫就《黃陂古今談》” 的報道,更是為胡禮興先生二十年如一日,搖首出紅塵,默頭做學問的執著精神所感動。
走遍千山萬水,還是家鄉最美。黃陂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借此盛世,退休教師胡禮興先生著手搶救,搜集黃陂古今歷史。胡禮興先生自幼生于黃陂,長于黃陂,他對家鄉黃陂一往情深,胡先生出于對家鄉無比熱愛的濃厚情感,幾十年如一日,自費踏遍家鄉山山水水,深入民間采摭遺聞,踏訪舊址遺跡,傾注他畢生大量心血,廣泛收羅地方風俗民情,山川名勝,古今人物。
讀《黃陂古今談》,我們作為黃陂人,愈讀愈自豪,深深地為“黃陂有100個全國第一”而自豪,深深地為“黃陂名字遍天下”,為“黃陂教授將軍多”、為“黃陂也有溫泉”,為“黃陂也有金礦”而倍感自豪,深深地為“黃陂經濟躍居荊楚前三甲”而歡呼,為“黃陂森林覆蓋率居武漢之首”,為“黃陂文人有骨氣,李式金愛國正氣長存”而驕傲!正是因為有了胡先生鍥而不舍的挖掘史料,才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家鄉木蘭故里黃陂有了這么多全國第一。我驕傲,我是黃陂人。我讀《黃陂古今談》,愈讀愈自豪。
知古鑒今,傳承文明,促進發展,《黃陂古今談》這部體現時代特征的精品好書,它具有一定的歷史含量和文化品位以及社會認可度,全書內容豐富,它以獨立成篇的形式,多角度展示古今各個歷史時期家鄉黃陂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文化、民俗等方面鮮為人知,少有正式記載的真實史料,它的出版必將給今人乃至后人了解黃陂、認識黃陂、研究黃陂,借鑒寶貴歷史經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百科全書”。它的出版,對于充分反映黃陂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展示黃陂豐富獨特的地域優勢以及借助歷史文化品牌之力,推動家鄉黃陂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個民族,不管是歌舞升平的盛世,還是面臨天災厄難的非常時期,都缺少不了文化精髓的支撐。正因如此,退休教師胡禮興先生長年累月,不畏嚴寒酷暑,搶救挖掘地方歷史文化。我們在覽史興懷時,總是被胡先生筆下所描寫的黃陂古今歷史典范所打動,總是被黃陂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壯舉所感動。大忠、大孝、大節、大義的木蘭將軍是黃陂民眾以及整個華夏大地人民心中不朽的精神豐碑。木蘭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黃陂兒女。“萬古奇峰一木蘭,至今留得美名傳“,黃陂自古愛國英雄輩出,巾幗英雄花木蘭就是從黃陂北部的雙龍鎮踏上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迢迢征途。一個柔弱女子,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是對國家負責。代父從軍是對家庭負責。木蘭之忠、木蘭之孝、木蘭之勇、木蘭之廉具有穿透歷史時空的深遠魅力,感動了人文黃陂,影響了中華大地。
《黃陂古今談》是一部愛國愛家,激發黃陂人民積極向上,建設美好家園的生動教材。黃陂人愛國愛民愛家鄉,黃陂人擁有的這些優秀品質在胡先生的這部書中都得到了具體的體現。中國有個陳時,他就是湖北黃陂前川人,曾任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武昌中華大學校長。陳時一生矢志教育,堅持“教育救國”,“為國家培養人才”這一基本原則,他一生不為政治黨派所利用,不為高官厚祿所動搖,毀家興國,為國為民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人才,陳時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愛國愛民的革命家。黃陂名人陳仇九一生關愛家鄉,為民辦實事。1924年初,他主持籌建黃陂縣城至橫店的15公里路段全線竣工。黃陂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也有著光明幸福的未來。黃陂是一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化寶地,是一塊人才輩出,群星燦爛的家園。出類拔萃的古今人物,得天獨厚的山川名勝是自然和歷史的饋贈,是家鄉黃陂魅力之所在,精神之所在,更是家鄉黃陂借以騰飛的基石。
懷古以勵志,掩卷當奮發。在加快建設“小康黃陂、和諧黃陂、魅力黃陂”的征途中,出版《黃陂古今談》一書,對于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特色文化名城黃陂,激發人們熱愛家鄉黃陂,建設家鄉黃陂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對于更好地宣傳黃陂,展示黃陂必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