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努力給自己建設一個正能量圈子,讓幸福、愉悅、快樂和愛與自己結伴而行。
[關鍵詞]正能量 心態 學習
正能量,當今時代生成的流行語,從“給力”,從“穩住”一路走來,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它已經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正讓越來越多的人力不從心,就業、買房、 結婚讓我們“亞歷山大”(壓力山大)。在現實中,小學教師的職業行為似乎成了與我們的服務對象—學生生活的全部。講臺催人老,粉筆染白頭,但我們必須無怨無悔,失志不改,耕耘不輟。這是生命能量的消耗,教師雖然是蠟燭以光亮照亮別人,但是一定要在照亮別人的同時照亮自己,讓幸福、愉悅、快樂和愛與自己結伴而行!
一、陽光心態蘊育正能量
為什么有人滿眼“灰暗”,有人卻“陽光明媚”?裝了一半水的杯子,樂觀的人看到的是半杯水,悲觀的人看到的是半個空杯。筆者認為,其中有心態問題,但更因自身免疫力弱。正如別人叫你什么名字不重要,你自己怎么看待別人叫你的名字更重要。負面信息產生的負能量,會擊潰一個人,甚至感染一個社會?!皼]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笔潜梢暲蠋煵粫虇??這樣認知就會讓自己自卑。如果想“學海無涯,教海無邊,我們都是行路人。”就會產生正能量。有好心情就能欣賞好風光,有好心情就能創造好風景。
常識告訴我們,某些事件和想法會讓你產生某種情緒,而這種情緒反過來會影響你的行為。比如我們有幸福的感覺,我們就會微笑;我們感覺害怕,我們會逃離。如果你有自信,它會在無意之中釋放出能量,推動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自卑或恐懼,它也會在無形中釋放出能量,導致你走向失敗。成功的人會因為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而更加自信;失敗的人也會因為體驗到失敗的痛苦而更加自卑。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強調,情緒和行為之間是相互影響的。我們常常只注重“情緒→行為”,而忽略了“行為→情緒”。當我們彎著身子窩在椅子里的時候,覺得疲勞與心情低落。我們認為這是精神狀態不好的正常表現。但會不會是因為這樣的姿勢使得我們有這樣的感覺呢?如果我們坐直身體,上調電腦顯示屏,這樣微微抬頭的看著屏幕,一副很自信與胸有成竹的樣子,然后,我們的精神狀態變好了,感覺正能量在充斥進來。大多數老師的交際圈不是很大,但是,當我們不去想別人會不會答應幫助我,直接走上去,微笑,然后說話。事情就變得順其自然了。我們就真的不覺得恐懼了。小學生的純真可愛,他們的幼稚也令人可惱,但是孩子就會有冥頑不化的,適時適當獎勵目標行為,忽視或淡化異常行為,促進目標行為的產生,孩子就會給你帶來好心情?!叭绻阆霌碛幸环N品質,那就表現的像是你已經擁有了這個品質一樣”。最精彩的課不是公開課、優質課,而是家常課。以名師的品質從容不迫的大家風范,平易近人的教學態度,隨機應變的教學機智,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藝術去上家常課,慢慢地,你就真的成了名師。
二、享受過程產生正能量
我們每時每刻都處在心理場中,且始終離不開這個場。人若是感到無能為力,就一定會削弱自己的心理場能量,滋生消極情緒。生命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如果你不會享受過程,結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怎么享受生命這個過程呢?把注意力放在積極的事情上。從大尺度的時間來看,任何事情是好是壞還不知道呢。沒好事沒壞事,只是有事,這樣想,人就會變得灑脫、平淡一些。自然就能享受做事的各種體驗。我們認為生命如同旅游,記憶如同攝像,注意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內容。當我們看淡目的,全然沉浸在過程所帶來的美好時,心靈就能得到片刻的安定。就如旅途中,最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對于幸福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享受過程,需要一種心境。平靜地坐看時光流逝,平靜地細數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這些都是享受過程的意境。生活的意義,不在權勢和金錢,不在物質和名利,而在用一顆平淡無華的心情,去領悟生活中風雨兼程與風和日麗。
三、交流、學習積蓄正能量
一個真正的好老師學明白學習是給自己補充能量,先有輸入,才能輸出。自己快樂健康地學習工作,帶領學生也快樂健康地成長?;钤诋斚拢磥韺?,成功是學習的過程。學習是儲備知識的唯一途徑,知識能給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學習是積累財富的過程,是創造財富的過程。當今學習就是創收,學習就是創業。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整和,只有這樣才能創新。在21世紀你要征服別人,必須用知識。
有一扇窗戶,我們渴望打開,那就是心靈的窗戶;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縮短,那就是心與心的距離。和好朋友們去體育鍛煉,讓自己大汗淋漓,打籃球、打羽毛球、游泳。和知心人徹夜長談,談心,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一起分享解決,做一次相互的心理按摩。健康、積極、樂觀的人帶有正能量,人就象“飛娥趨光”一樣,喜歡光明快樂的人,和這樣正能量的人交往,你會覺得自己那點不開心的事情不過是生命環節中的一個小插曲,沒什么大不了的,讓我們感染到那種快樂的、向上的感覺,讓你覺得生活舒服而有趣,也喜歡和這樣的人在一起。而總是和悲觀、畏懼、絕望、看什么都不順眼的人在一起,我們就會覺得生活暗無天日。因為,他們把“負能量”傳遞給了你。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在現實生活中,努力給自己建設一個正能量圈子,也感謝那些給我們帶來正能量的人。
正能量是教育之利器,也是教育之魅力所在。教師是教育正能量的傳遞者,接近正能量,產生正能量,釋放正能量,照亮學生也讓幸福、愉悅、快樂和愛與自己結伴而行。
參考文獻:
[1]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