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比霍華德早一年來到火箭,并成為首發中鋒的阿西克,似乎對霍華德的到來并不感到高興,有報道稱,他希望自己被交易到一支可以打首發的隊伍中去。兩個都是攻弱于守的中鋒,看起來似乎位置有些重疊……
在此之后,從火箭隊內傳出的一切言論中,我們知道了火箭隊的確要采用“雙塔”戰術。整個季前賽,凱文·麥克海爾一直都在表示他會讓霍華德和阿西克一起首發。好多人都認為,那只是開賽之前的障眼法。這種“兩個只能在籃下進攻的中鋒放在一個體系里,能非常成功的配合”的想法,顯得極其的荒謬可笑。不過隨著季前賽的結束,新賽季的開始,我們發現,這真的是火箭要采取的戰術。
作為五十大球星之一的凱文·麥克海爾,是凱爾特人隊的核心成員。1986年綠軍在總決賽中以4比2擊敗了擁有奧拉朱旺的火箭。而多年之后,麥克海爾能夠有機會聯合“大夢”繼承他們的衣缽:擁有兩名能搶板善蓋帽,在內線得分的七尺內線。“我認為球員的運動能力會有不同,但我基本的籃球哲學沒有改變。如果你在防守端守護了禁區,進攻端能夠往內線打,這樣的比賽勝面兒就比較大。我許多年對此一直堅信不疑。從未改變。”凱文·麥克海爾,2011年接受火箭官網采訪時說道。
麥克海爾的籃球思想植根于籃下土壤。當同內線長人在籃下拼身體,以及季后賽如同部落間爭奪領地般殘忍地對抗時,他的籃球核心競爭力得到發展。對于麥克海爾來說,通過盡可能多的壓縮空間贏得比賽的理念更為簡單實用。按照他的邏輯,一名身高6尺6的后衛離籃筐19尺開始發動進攻要比一只腳已經踏至禁區內的7尺前鋒要難得多。“通過打進打出贏得比賽,而不是打出打進。每個回合應該以接近籃下后的高命中率,或者是在籃下分出球跳投為目標。”麥克海爾一直渴望打造理想的球隊,能夠執行他的籃球理念。但是這種哲學會是一種常勝的贏球模式嘛?
麥克海爾總是癡迷于每次都將籃球狠狠砸進籃筐,但擁有一名世界級的中鋒以及優秀的前鋒并不能保證會獲得成功。這很難,真的。但是可以做到,你需要來自外線的火力(加入了哈登和帕森斯),有悟性的控衛能夠有效的在兩個大個之間分配球權(林書豪)。但最重要的是依靠聰明的籃球智商將你的棋子放置到最佳的位置上。在15.24米寬的場地里為兩個加在一起有520磅體重的長人發現適當的空間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現在的任務是為兩名內線設計一個適當的策略,以便他們能夠同時發揮而又不相互抑制。那聽起來并不容易。誠實點說, 你會覺得“深謀遠慮的戰術家”這個詞適合描述麥克海爾嗎?
此刻很容易會對麥克海爾作為主教練帶隊戰績產生疑問。麥克海爾正帶領球隊進入2013-14賽季,118勝124負的執教戰績(算上他接手森林狼總共3年半的執教時間)。麥克海爾從來沒有執教過一支在所屬分區戰績前三的球隊,僅僅一次季后賽首輪游。考慮到縮水賽季無法讓他擁有完整的訓練營,而接下來的賽季球隊大換血,麥克海爾在火箭兩年時間里干得不錯。球隊穩定之后,麥克海爾非常敏銳地意識到要隨機應變,依靠現有陣容的能力打球。火箭差點兒打破了聯盟的3分記錄。
你不能指望莫泰尤納斯那樣的球員在內線對抗羅伊·希伯特30分鐘。你需要變換策略去讓球員做到最好。目前為止麥克海爾盡了全力來穩定陣容,盡管有經常的球員變動,他在保持兩年前接手阿德爾曼的普林斯頓系統上讓陣容得以穩定。我們看到火箭打起了跑轟。更多的投籃和得分。但是麥克海爾會將我們帶向何方?他正進入合同的最后一年,我們還沒有聽到關于合同談判的消息。
“有一支理想的球隊嗎?是的。對我來說,理想的球隊會擁有2名7尺內線,能夠全力蓋帽,籃板和得分。當你找到這種人的時候,告訴我。”——麥克海爾2011年接受休斯敦紀事報采訪時說。簽約霍華德意味著麥克海爾找到了他理想的內線二人組。
如果阿西克首發,麥克海爾的首要任務是讓土耳其中鋒和“魔獸”能夠在場上共存。到底麥克海爾的計劃如何安排這兩位中鋒呢?NBA的歷史長河中,雙塔組合獲得成功的先例并不是很多。舊金山勇士的威爾特·張伯倫和內特·瑟蒙德僅僅在1964年闖進過一次總決賽;尼克斯的沃爾特·貝拉米和威利斯·里德也僅僅是幾次季后賽之旅;幾十年后的比爾·卡特懷特和帕特里克·尤因也是如此。1986年火箭的拉爾夫·桑普森同奧拉朱旺使雙塔組合發揮到極致,而幾乎10年之后奧拉朱旺才獲得首個冠軍。只有凱爾特人的麥克海爾和羅伯特·帕里什這對組合在過去獲得過成功。稍微近一點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馬刺隊的蒂姆·鄧肯和大衛·羅賓遜(兩次總冠軍),湖人的安德魯·拜納姆和保羅·加索爾(兩次總冠軍)。仔細研究這些名單你會發現都會有一個名人堂成員(至少是全明星)出現在他們身邊;麥克海爾和帕里什身邊有拉里·伯德,拜納姆和加索爾身邊有科比,卡特懷特和尤因身旁有約翰·斯塔克斯。不過這些都不用擔心,因為火箭有哈登,新賽季力爭聯盟第一SG的大胡子,完全可以勝任該位置。
不過,我們必須要相信火箭。新賽季第一場對陣山貓的比賽,麥克海爾讓“雙塔”同時首發,阿西克上場26分鐘,霍華德打了35分鐘,兩人同時在場13分鐘。從本質上來說,麥克海爾在上下半場的前六分鐘,讓兩人同時在場上,剩下的18分鐘,會讓兩人輪流上場。
讓我們看到的是“雙塔”不懈的努力和48分鐘內持續的防守影響力。整個晚上火箭隊都控制著籃板球,54比37,比山貓多了17個。埃爾·杰弗森,在職業生涯里對戰火箭的平均數據是20分、13個籃板,而這場只有13分和8個籃板進賬。
更重要的是,山貓隊完全無法運球到油漆區。后衛們被防到了三分線邊緣,而且沒有一個內線球員可以切入內線打出有效的進攻。當霍華德坐到板凳上的時候,有阿西克可以完全頂替他的位置,不像上賽季的替補中鋒格雷格·史密斯,阿西克在防守上面做的更出色。在霍華德沒上場的13分鐘里,確實很容易讓人忽略阿西克的作用,但是整晚上,我們能看到阿西克和霍華德的輪流上場是多么的有價值。要知道去年,當阿西克在場上時,每100回合的防守比他不在場上的時候,可以讓對手少得6.5分。
德懷特·霍華德不是一個單打能力很強的內線球員,而且有阿西克同時在場的時候,對手會扔下阿西克補防霍華德。第一場比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德懷特試圖單打約什·麥克羅伯茨,當他面筐攻擊移動到底線的時候,已經被羅伯茨擋住了去路。甚至就算他成功地擺脫羅伯茨,埃爾·杰佛森會馬上穿過油漆區,準備干擾他的投籃。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第三節的前三分鐘,“雙塔”都在場上。火箭隊的其他四名隊員全部拉開到弱側,為霍華德單挑杰佛森制造空間。但是霍華德馬上就受到了從弱側穿過油漆區跑來的麥克羅伯茨的夾防。
在防守端,“雙塔”非常成功地阻止了山貓在內線的進攻,但是隨著比賽的進行,夏洛特人學會了用中距離跳投來避開“雙塔”強大的內線防守。第三節中間,麥克羅伯茨開始引誘霍華德到外線,當霍華德并不撲出去的時候,他就可以投籃了。在山貓兩分鐘內連續使用這套戰術后,麥克海爾不得不叫了一次暫停,然后換下阿西克換上奧姆里·卡斯比。
新賽季剛剛開始,還有好多事情等著火箭去做,來提高“雙塔”的效率。但是第一場比賽后,我們很清楚地知道,“雙塔”戰術還并不完善。當遇到灰熊或籃網的時候,火箭“雙塔”可以很好的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但是面對尼克斯的時候,卡梅隆·安東尼打大前鋒的話,就不可能把霍華德和阿西克同時放在場上了。
不過,通過第一場比賽,我們也確實看到了“雙塔”的作用。去年,當火箭派出替補中鋒出場的時候,無論是籃板還是防守都不是很理想。可是這場,霍華德和阿西克稱霸油漆區,統治了籃板。兩人搶下的籃板數比山貓全隊都多,火箭隊已經感受到了,“雙塔”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