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總裁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他在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期間患病(肺結核)休學一年,1985年北京大學畢業,然后留校擔任北京大學外語系教師。俞敏洪的人生經歷如果到此為止,那也是相當精彩的。北大學子,北大教授,這可是多少有志青年夢寐以求的身份啊!
然而在1991年9月,俞敏洪卻從北大辭職了,毅然投身到民辦教育的洪流中來,并逐漸成功地站在了全國英語教育培訓的前列。2006年,俞敏洪任總裁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1年,俞敏洪榮登《福布斯》世界富豪榜。
俞敏洪說,他當時在北大的工資兩百多塊,住在學校提供的10平方米的宿舍里。然而這點薪水根本不夠花,一家人隨時都覺得缺錢用。如果就在體制內待著,俞敏洪得耐心地熬下去,等資歷熬夠了,才能循序漸進地評職稱、漲工資,這也是大多數教師的人生路線圖。然而俞敏洪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抓住了民辦教育和英語培訓的發展契機,他成功了。
一個1平方米的水果攤,在中國的大小城鎮市場可謂恒河沙粒般數不勝數。然而誰能想到,十多年后,一個女人從這個水果攤“起步”,成為2012年CCTV第三屆“三農”創業致富榜樣之一。她就是劉巖。“我看到的都是機會,我說我走的每一步,腳下踩的都是黃金。”劉巖身在水果攤,心卻跑了很遠。
2000年,大連入駐第一家外資超市,劉巖捕捉到了這個足以改變命運的商機,第一個為對方配送水果蔬菜。一年后她成了大連最大的超市水果供應商。之后,超市開到哪,劉巖就跟到哪。但當她去長春給一家超市供貨時,卻遭到幾家本地同行的聯合打壓,生意一時陷入困境。
劉巖決定改變進貨渠道來避免惡性競爭,到福建的柚子產區,向果農提出種柚子的花費她來墊付,所有柚子她都保價收購。從此這里成了她的基地,她也成了果農的“知心大姐”。此后,劉巖在全國開發了22個種植基地,10多萬農戶與她合作。從產地采購,低成本供貨,成了她的核心競爭力。到2012年,劉巖在全國28個城市建立配送中心,為600多家大型超市穩定供貨,年銷售額達到6.9億元。
如果一輩子都守著那個1平方米的水果攤,也許劉巖這輩子也就混個溫飽而已,這也是大多數小商販的命運。然而劉巖卻是其中的另類,她果斷改變經營思路,抓住商機,反而成就了自己的七彩人生。
在美國西部的淘金狂潮中,許多人都涌向西部,前赴后繼地瘋狂淘金。但也有少數聰明的人向淘金者賣水,淘金者用挖出的金子來交換水。幾年過去了,真正淘到金子的人沒多少,而在路邊向淘金者賣水的人卻都賺了大錢。最后,挖金的人大都死于饑渴,而賣水的人卻大多衣錦還鄉了。
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命運。很多人都把這句話背得滾瓜爛熟,奉為成功圭臬,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稍微碰到些許挫折,大部分人就開始抱怨起來,比如說社會不公平啦,自己命相不好啦,沒有貴人幫助自己啦等等,他們就是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我們能讓思路拐個彎,像劉巖、俞敏洪和賣水者那樣,也許就能峰回路轉,收獲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