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推出多項醫?;菝裥抡?/p>
本刊訊(通訊員 農 健) 8月13日,南寧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完善南寧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南府發〔2013〕40號),推出多項醫?;菝裥抡?。新政策將從2013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惠及全市73.45萬參保職工。
一是擴大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范圍。允許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用于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所有醫療費用。
二是降低職工醫保門診慢性病起付標準。將職工醫保門診慢性病的起付標準由目前每人每月300元調整至每人每月200元,參?;颊叩尼t療費用負擔將進一步減輕。
三是退休人員醫??膳c企業脫鉤管理。建立用人單位退休人員醫保與企業脫鉤管理辦法,符合條件的企業退休人員可與企業進行脫鉤,退休人員不再因企業“欠費”而影響自身基本醫保和大病互助待遇的享受。
四是靈活就業人員也可參加職工醫療互助。為增強政策的公平性,新政策允許靈活就業人員自主選擇參加職工醫療互助,廣大靈活就業人員也能公平地享受到“大病補充保險”政策實惠。
五是異地醫保繳費年限可累計計算。新政解決了“跨統籌地區就業醫保年限不互認”瓶頸問題,從其他統籌地區轉入南寧市就業的參保職工,其原就業地的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與南寧市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可累計計算,使入邕工作人員的醫保關系接續更加順暢。
六是繳費年限累計滿25年可享受醫保退休待遇。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醫療保險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25年及以上,其中實際繳費年限只需滿5年以上的,即可按規定享受醫保退休待遇。
柳州市:快速審結案件,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本刊訊(通訊員 孔 嵐)2013年8月6日,柳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及時妥善審結柳州市某建筑公司拖欠281名職工工資的集體爭議仲裁案件。柳州市仲裁委通過開通綠色通道,集中全院力量加班加點接收仲裁申請書,做到當事人即到即立案件,并挑選業務骨干迅速組成合議制仲裁庭,主管案件審理的副院長擔任一個合議庭的首席仲裁員。同時采取調解前置,促成雙方當事人庭前調解結案。從立案到結案最長用12個工作日,最短僅用了2個工作日,及時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又為用人單位節約了仲裁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梧州市:人力資源市場
完成升級改造
本刊訊 (通訊員 袁 雅)今年6月份以來,梧州市人力資源市場進行了設備升級改造,更新了招聘攤位和LED大熒屏,增加了個人自助求職登記系統、用工信息觸摸查詢系統等一批信息化求職和招聘設備,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人力資源市場功能。
同時更新了市本級、各縣(市、區)就業服務機構和168個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及企業用工服務站計算機、打印機等一批辦公設備,改善了基礎工作設施,延伸和擴大了基層服務平臺,為實現優質高效地服務群眾奠定了基礎。
北海市:四舉措創新引才,
名校研究生掛職成效顯著
本刊訊 近年來,北海市積極創新引才思路,實施“百名名校研究生北海掛職鍛煉計劃”,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8所“985”高校建立校地合作關系。去年以來,8高校共選派135名碩士、博士研究生到該市進行暑期掛職鍛煉。
該市通過科學設置掛職崗位、精心安排掛職內容、提供周到熱情服務等方式千方百計留住人才,增添了高校研究生投身廣西建設北海的熱情,2012年掛職鍛煉結束后,15名研究生報考了廣西的選調生,2人到北海創業發展。
(中共北海市委組織部供稿)
防城港市:加快特區建設,
實施千名人才引進計劃
本刊訊 (通訊員 蘇桂榮)為加快廣西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人才特區建設,防城港市組織實施“千名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引進行動計劃”,計劃從今年開始用3年時間自主培養100名優秀人才,面向全國公開選拔100名黨政人才,面向全國高校優勢專業優勢學科選聘300名優秀畢業生,面向全國經濟發達地區、試驗區引進100名外向型人才,面向企業選聘200名經營管理人才,柔性引進200名人才,為建設西部現代化億噸大港、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千億元產業和千億元園區、生態海灣名城、民生領先城市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玉林市:社會監督員
為人社工作建言獻策
本刊訊(通訊員 楊 博) 為切實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政風行風建設,玉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從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服務對象、群體組織、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中聘請了10名特邀社會監督員,及時搜集、整理和反映干部群眾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監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政務公開、依法行政、服務群眾等方面工作。
近日,玉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虛心聽取社會監督員對局機關作風建設的意見建議。座談會上,社會監督員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在隊伍建設、工作宣傳、民生保障以及政務服務等方面提出了良好的意見和建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羅宗光對社會監督員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希望社會監督員要大膽監督、善于監督,并要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干部職工著力改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滿意度。
上林縣:職業培訓“四個新增”服務清潔鄉村活動
本刊訊(通訊員 李年政 藍 洲)從今年4月開始,上林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充分發揮職業培訓送下鄉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開展“四個新增”舉措,貼心服務“美麗上林·清潔鄉村”活動。
一是新增懸掛一條宣傳橫額。每個職業培訓班都在培訓教室懸掛一條“美麗上林·清潔鄉村”橫額,營造濃厚氛圍。二是新增一次專題動員講話。每舉辦一個職業培訓班,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領導都到場作“美麗上林·清潔鄉村”活動動員講話,重點講明開展活動的重要意義。三是新增一節輔導課。每個職業培訓班都新增一節“美麗上林,我應該怎么做”課程,鼓勵學員熱情參與活動。四是新增一次實踐活動。每個職業培訓班都由培訓老師組織學員開展一次具體的“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有重點地在培訓所在村(屯)清理一些公共衛生死角。截至8月初,已懸掛橫額15幅,組織學員500多人次參與到清潔活動中來。
東蘭縣:人社干部入基層,歷練作風問民生
本刊訊(通訊員 覃黃臻)東蘭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查擺機關干部存在的問題,黨員干部下到基層,走進農戶家中,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體驗民苦,宣傳政策、解疑釋惑、辦好實事,改善了黨群、干群關系,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該局堅持增進與群眾的感情、歷練干部作風、強化民生保障政策宣傳等工作重心,緊緊圍繞社會保障惠民工程,根據民生工作實際,堅持與“五大工程推進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與廣泛宣傳就業、社保、醫保政策相結合,深入村屯農戶開展座談會、走訪群眾,實實在在聽民聲、解民憂,積極想辦法解困難、辦實事,錘煉了黨性,歷練了作風,干群關系再次得到了融洽和升華。
人事天地雜志社2013年領取新聞記者證人員名單公示
根據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開展新聞記者證核發情況自查工作并重申有關規定的緊急通知》(〔2009〕299號)、《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關于2009年換發新聞記者證的通知》、《關于期刊申領新聞記者證的有關通知》要求,我社已對申領記者證人員的資格進行嚴格審核,現將我社擬領取新聞記者證人員名單進行公示,公示期2013年10月1日—2013年10月10日。舉報電話:0771—5516029。
擬領取新聞記者證人員名單:
鄧 卉
人事天地雜志社
2013年10月1日
那坡縣:服務農民工系列活動顯成效
本刊訊(通訊員 吳昌京)今年以來,那坡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緊緊圍繞中心工作,開展了一系列服務農民工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一是積極開展就業與創業指導工作。通過2013年“春風行動”以及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專項活動,向農民工提供了50多家區內外用工單位共10669個就業崗位信息,同時提供創業咨詢相關服務。二是加強農村富余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先后舉辦了駕駛員、建筑類工種、煙葉分級工等職業技能培訓,培訓人數1008人。三是積極服務農民工子女入學,對農民工家長所提供的勞動合同進行蓋章確認,防止假勞動合同的出現,保證優惠措施真正落實到農民工子女身上。開學以來,已為26位農民工子女入學辦理了勞動合同蓋章確認。
上思縣:530多名保育員持證上崗
本刊訊(通訊員 陳禹存)為強化幼兒園的師資隊伍建設和提高保育員的職業技能水平,促進幼兒教育工作健康發展,上思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教育局、財政局等3部門于今年7月初至8月中旬,聯合舉辦了11期保育員(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培訓班,邀請專家免費為全縣572名有志從事保育員和家政服務工作的城鄉求職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通過“課堂學習理論知識,課外實地操作演練”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辦法培訓,全縣560多名學員取得了初級保育員(家政服務)職業資格證書。
目前,上思縣城鄉近百所幼兒園新上任的530多名保育員全部持證上崗,他們已由原來的“小叔叔、小阿姨”變成了合格的“小專家”保育員。
北流市:“雙保險”,惠民生
本刊訊 (通訊員 梁宗慶)近年來,北流市采取強力措施,加快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
據悉,截至7月底,該市城鄉居保參??側藬颠_32萬人,收繳保費1295.8萬元,領取養老金人數12.2萬人;全市符合條件的城鄉老人全部按規定領到了養老金。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方面,全市共設立居民參保登記點86個,并開通了信用社代扣代繳業務,方便了居民參保。目前,參保人數9.25萬人,征繳收入2293萬元。僅2013年1-8月,該市有2891人次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報銷金額達799萬元。
環江縣:完成微型企業業主培訓工作
本刊訊 ( 通訊員 黃 琳) 從2013年3月起,環江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商、財政等部門聯合舉辦了三期微型企業業主創業培訓工作,大大提高了全縣微型企業創辦的成功率和存活率,取得良好效果。
據悉,今年的微型企業業主培訓主要圍繞創業者角色定位、企業構想、市場評估、人員組織、法律形態、成本核算、企業風險預測等7個方面的內容,指導企業業主如何經營自己的企業。截至8月底,該縣新發展微型企業159戶,注冊資金1590萬元,帶動就業810人,其中返鄉農民工創辦微型企業87戶,占總數的55%。
蒙山縣:“道德講堂”傳遞正能量
本刊訊(通訊員 蔣慶龍 陳虹宏)為進一步提升干部職工道德素養,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作為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創建精神文明單位的一項重要內容,8月30日下午,蒙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全體干部職工開展主題為“學雷鋒、樹新風”的道德講堂活動。當天,該局干部職工通過齊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齊誦《道德經》;觀看201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受農民工愛戴的基層好干部陳家順的感人事跡;聆聽發生在身邊的先進事跡等多種形式,提高了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修養和行業文明程度,增強了為民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樹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