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基本知識
什么是社會保險?
答: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按照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原則,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參保者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風險情況下提供物資幫助(包括現金補貼和服務),使其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免除或減少經濟損失的制度安排。
社會保險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答:一是社會共濟。二是責任分擔。三是政府主導。
社會保險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一是抵御風險的功能。二是促進社會穩定的功能。三是調節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四是維護勞動力再生產的功能。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參保人員提前退休有哪些規定?
答:(1)按照國家規定,按特殊工種退休條件辦理退休的職工,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10年,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9年,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8年,且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方可辦理提前退休手續。另外,某工種是否屬特殊工種,以國家公布的特殊工種目錄為準,不得跨行業對號入座。(2)參保人員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年限滿15年,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基準條件是如何規定的?
答:(1)男職工年齡滿60周歲,在管理(技術)崗位工作的女職工年齡滿55周歲,在工人崗位工作的女職工年齡滿50周歲。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年限滿15年的(含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滿5年以上)(2)以城鎮個體工商戶、自謀職業者以及采取各種靈活方式就業的參保人員:2003年1月1日起參保繳費的,男性年齡滿60周歲,女性年齡滿55周歲;2002年12月31日(含)前已參保繳費(包括原在用人單位參保繳費)的女性參保人員(不包括2003年1月1日起辦理參保登記手續補繳2003年1月1日前養老保險費的女性參保人員),年齡滿50周歲,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
申領基本養老金時,參保人員的出生年月如何確定?
答: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8號)規定: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如何申領基本養老金?
答:從2011年7月15日起,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且符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不再進行退休審批,直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領取基本養老金。其中:職工參保人員,由用人單位代辦申請;檔案托管的參保人員,由檔案托管單位代理申請。
申領基本養老金時,需提供哪些材料?
答:(1)《領取基本養老金申請表》;(2)申領人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和復印件(驗原件留復印件);(3)申領人本人的人事檔案;(4)職工養老保險手冊;(5)申領人本人開戶銀行存折或銀行卡復印件(1份);(6)申領人近期1寸免冠彩色照片(1張);(7)屬特殊工種退休或政策性提前退休人員提供《特殊工種退休核準或政策性提前退休審批表》;(8)因病或非因工致殘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人員提供勞動能力鑒定部門出具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
如何計算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答: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其中:實際繳費年限是指本人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參保職工個人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前,按國家有關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
基本養老金由哪幾部分構成?
答: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桂政發〔2006〕54號)規定,建立個人賬戶后參保繳費、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員,退休后按月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建立個人賬戶前參保繳費、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員,退休后按月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統籌養老金如何計算?
答:統籌養老金=[(職工退休時全區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如何計算?
答: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其中: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過渡性養老金如何計算?
答: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4%×賬戶前繳費年限。
什么是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答: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職工繳費工資平均指數與退休時上一年全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乘積。
退休人員死亡待遇的標準如何規定?
答:退休人員死亡待遇的計發標準目前仍按桂政勞險字〔1995〕23號文件規定執行,即喪葬費按上年度全區職工在崗平均工資的4個月計發;一次性困難補助費按死亡當月基本養老金的8個月計發。
國家對跨省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的參保人員其待遇領取地是如何確定的?
答:對跨省參保繳費的參保人員,在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以下原則確定待遇領取地:(1)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2)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關系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3)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4)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