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采用8 000 IU/mg蘇云金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油懸浮劑飛機超低容量噴霧防治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劑量為450、600 g/hm2,施藥后7 d防效均達到85%以上,觀察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鱗葉被取食率及柏木被害比例,結果表明蘇云金桿菌具有良好的持效性。結合防治效果與藥劑成本,推薦使用量為450~600 g/hm2。
關鍵詞:蘇云金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油懸浮劑;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飛機防治
中圖分類號:S494;S433.4;S76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8-4394-02
四川省鹽亭縣地處嘉陵江、涪江分水嶺之間,屬丘陵地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350~650 m;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全縣有林地面積9.25萬hm2,森林植被種類較多,現有森林均系人工栽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林是鹽亭縣主要森林植被之一,分布廣,以純林為主,林相結構單一,在土層瘠薄的坡地上生長緩慢。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俗稱小柏毛蟲,是柏木林區最重要的食葉害蟲,以卵或初孵幼蟲在柏木鱗葉上越冬,越冬代危害最為嚴重[1],以幼蟲危害,僅取食鱗葉或嫩枝,受害鱗葉枯萎變黃并逐漸脫落,大范圍危害成災時柏木鱗葉被成片吃光,形似火燒,嚴重的還被啃食細枝嫩皮,造成林木死亡[2]。蜀柏毒蛾為該縣主要蟲害,一年發生2代, 2000年以來,年均發生面積1.2萬hm2左右,2007年危害最重,達到1.68萬hm2。
蘇云金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類重要的昆蟲病原菌,是一種低毒生物源殺蟲劑,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種或數種殺蟲晶體蛋白。它也是國內外的生產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研究最多的微生物殺蟲菌,已應用于防治鱗翅目、雙翅目、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多種農林害蟲[3]。本試驗重點研究Bt油懸浮劑飛機超低容量噴霧防治蜀柏毒蛾的關鍵技術。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8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湖北省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湖北康欣農用藥業有限公司生產;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內蒙古赤峰中農大生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1.2 試驗地情況
試驗地點位于四川省鹽亭縣云溪鎮石嶺村西風山和塔子山。試驗區為純柏木片林,面積分別為43.3、43.3、34.6 hm2,平均樹齡20年,株高6~7 m,郁閉度0.6~0.8,蟲口密度45.2頭/株,有蟲株率55%,蟲齡3齡。2011年4月17日進行飛機防治。
試驗地試驗期間的氣象資料見表1。
1.3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4個處理,即:1. 8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450 g/hm2;2. 8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600 g/hm2;3. 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450 g/hm2;4.空白對照,未進行飛機防治。每個試驗區的山腳、山腰、山頂各選擇高度適合的柏木植株7株,共28株做定點調查。
1.4 藥效調查
在飛機防治前1 d調查各處理蟲口基數,施藥后1、3、5、7 d調查殘蟲數,計算防治效果(防效,以蟲口減退率評估);6月25日調查柏木鱗葉被取食情況及柏木被害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飛機防治后1、3、5、7 d調查結果見表2,6月25日調查柏木鱗葉被取食情況及柏木被害情況結果見表3。由調查結果可見,2種劑量的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施藥后3 d蜀柏毒蛾出現死亡高峰,現場觀察發現害蟲停止取食;5 d防治效果達到75%以上,7 d防治效果達85%以上。6月25日調查柏木鱗葉被取食率及柏木被害比例,結果表明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具有良好的持效性,能有效降低第一代幼蟲對柏木的危害,可以達到生物防治要求。結合防治效果與藥劑成本,推薦使用量為450~600 g/hm2。
3 小結與討論
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屬微生物殺蟲劑,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附性,并能生長繁殖,在適宜環境條件下,蘇云金桿菌的傳染能力和致病能力提高,害蟲死亡加快,防治效果好[3],該藥劑對人畜和天敵安全,配藥操作時無不適氣味、無毒害,也不刺激皮膚。結合防治效果與藥劑成本,推薦使用量為450~600 g/hm2。
陳京元等[4]研究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對林間昆蟲群落多樣性影響,證實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對林間生態安全。噴施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區林間昆蟲群落基本種類沒有發生較大變化,沒有發生某種類生物突然消失的現象,生物多樣性水平相對對照區還有一定程度上升,膜翅目昆蟲(主要是螞蟻)和蛛形綱動物(主要是蜘蛛)的種類以及個體數量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參考文獻:
[1] 隆孝雄.蜀柏毒蛾蟲情監測方法[J].四川林業科技,2001,22(3):73-76.
[2] 常國彬,劉金燕,熊慧君,等.兩種殺蟲劑對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和林間防效[J].中國森林病蟲,2011,30(6):43-45.
[3] 陳京元,林親雄,夏劍萍,等,蘇云金桿菌油懸浮劑超低容量噴霧技術[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5,28(5):63-66.
[4] 陳京元,高 攀.Bt油懸浮劑對林間昆蟲群落多樣性影響的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05(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