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基層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發展緩慢的原因進行調查,發現基層工會在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中缺乏應有之環境、群眾之基礎、落實之機制。基層工會要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基礎建設、制度建設和監督力度,積極組織職工群眾參與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活動,切實發揮基層工會在企業安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維護企業安全利益的同時,維護好職工的安全利益,為創建平安和諧企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9-0070-02
勞動保護作為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作為勞動保護的重要體現,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全總每隔幾年都會根據實際重新修訂頒布三個《條例》,進一步明確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職責,使我們對這一工作的落實有了法規政策依據。但從目前一些企業的情況來看,基層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發展還比較緩慢,離法規要求尚有差距,無法跟上企業安全發展的需要。
一、基層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勞動保護監督缺乏應有之環境
良好的工作環境,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層勞動保護監督作為企業安全文化的組成部分,更需要一個良好的工作平臺。從人們固有的觀念看來,基層車間有負責安全的專職人員,安全生產的事由他們來管是天經地義,基層單位的工會干部去管安全則屬于多管閑事不守本分。不少人認為,勞動保護監督工作就是可有可無的。而從工會干部自身來說,隨著企業的改革發展,大部分基層單位的專職工會主席已經轉成兼職或承擔了更多的工作,雖然勞動保護監督工作是工會的職責,上級也有部署要求,但本來就工作纏身的他們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長此以往,導致制度不落實、監督不到位,基層勞動保護監督工作成了擺設。一些職工也不知道有這個組織,就更談不上參與監督了。
(二)基層勞動保護監督缺乏群眾之基礎
勞動保護監督的本質就是組織群眾自發、自覺地監督安全生產的手段。失去了群眾這個基礎,就談不上什么監督了。筆者近日通過調查詢問職工三個《條例》是什么?大部分職工隱約知道有三個《條例》的提法,但都不知道三個《條例》的內容。其實三個《條例》每次重新修訂頒布的時候,各級工會組織根據上級要求也專門組織過培訓,但到了基層,一般都認為勞動保護監督工作是安全部門的工作,跟工會沒有什么關系。基層工會也就只進行了簡單的宣傳,職工對具體內容不了解也在預料之中。可想而知這樣的群眾基礎,如何去開展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
(三)基層勞動保護監督缺乏落實之機制
工作創新是形勢發展的需要,勞動保護監督也同樣需要不斷創新形式,才更有活力。目前,上級工會對勞動保護監督工作提出的創新要求不少,但對在基層如何落實卻考慮得少。一些企業雖然年年搞基層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但檢查的效果不突出。雖然工會組織在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中是以宣傳教育為主,以法律手段為輔,但是應及時把檢查結果通報行政,并監督行政進行整改。而實際上往往是對檢查出的問題,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整改一下,否則就因資金、技術和條件等原因,最終落實不到具體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上。時間久了,上級再怎么要求,基層也有一套應付檢查的程序,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也就失去了其意義和作用。
二、深化基層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的措施
(一)加強基礎建設,創建良好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環境
在當前形勢下,要真正做好勞動保護監督工作,首先要在工作作風、工作方法、組織建設上下功夫,建設一支過硬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隊伍,從而為勞動保護監督打好基礎。
在工作作風上,要勇于開拓、大膽敢為。作為執行者,基層工會組織要圍繞中心工作,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賦予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的各項權利,強化法律意識,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破除依賴和無所作為的思想,克服畏難情緒,依法獨立的開展工作。在實施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中,要敢于監督,善于監督。既要教育糾正忽視安全的現象,又要認真協助車間行政解決安全生產問題。
在工作方法上,要圍繞中心、突出監督。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要放在車間中心工作中來抓,要有整體觀念。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不能脫離車間主體工作,由基層工會組織單獨執行。因為工會組織在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中主要是立足于參與和維護職工利益上,因此,要把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和安全生產融為一體,發現問題在通過調查屬實后,及時反映到有關部門進行解決,努力改變事后處理為事前預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在組織建設上,要健全組織、完善網絡。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群眾監督隊伍,不斷健全和完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織網絡,把責任心強,安全知識豐富的工會會員吸收進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組織中,為基層織就一張安全大網,形成安全人人管的群眾監督機制。基層車間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要靠班組去落實,因此基層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的前線哨兵作用,把好安全生產關。基層工會組織要抓好勞動保護的專業培訓,提高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更好地掌握安全法律法規,提高監督能力。
(二)加強制度建設,保障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的落實
制定一個好的制度體系,可以保障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必須要和基層安全管理工作融為一體,建立長效地安全防范機制。
健全管理制度。有關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方面的意見、辦法有很多,基層工會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制度和實施細則,對各項工作做出明確的規定。如對監督檢查員的任命、管理、考核、獎懲等,就要建立具體的工作細則,這樣在執行過程中有規可依,使監督檢查員知道應該干什么,怎么干。同時,還應建立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小組定期匯報制度、事故隱患報告制度、安全措施合理化建議制度、培訓制度等。通過制度的建立,來落實基層工會監督檢查的職責,形成有序的工作格局。達到工作有人做,事情有人管,職責能落實。
健全監督制度。要把基層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制度化,就必須制定勞動保護監督員參加安全部門的安全檢查制度、事故隱患監督整改制度、違規操作曝光制度等。積極開展班組職工排查事故隱患活動,及時制止不顧安全冒險蠻干、違章操作、違章指揮等不安全行為,特別對危害職工安全利益的隱患,要以“隱患整改通知書”等形式向行政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督促整改,營造“人人重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氛圍。
(三)加強監督力度,履行好勞動保護監督檢查職責
職工是安全生產的主體,也是安全生產的最大受益者。基層工會應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全員動手、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指導下,積極維護職工的安全健康權益,監督安全法律法規的落實情況。
加強監督檢查基礎工作。各基層工會應根據三個《條例》的要求,建立起安全監督檢查組織網絡,發揮網絡監督檢查作用,提高勞動保護監督和現場安全檢查的水平。同時要加強監督檢查員的培訓工作,爭取做到持證上崗。現在有的單位佩戴袖標上崗,效果更好。對班組勞動保護檢查員,要根據班組人員和生產變化,及時調整,加強培訓。要著重提高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能力,培養一批能監督、會檢查、敢管理的職工監督檢查骨干,承擔起基層安全監督檢查工作。
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基層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需要有職工參與的積極性,職工如果缺乏參加監督的欲望,這項工作就失去了群眾基礎,因此,強化激勵因素是強化安全監督檢查行之有效的方法。現階段基層工會要根據制度,加大對安全勞動保護工作的考核,對在開展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取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最終達到職工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
以點帶面履行好職責。目前,基層工會應結合三個《條例》,以“安康杯”活動這個點,在維護職責上下功夫,帶動監督檢查工作的開展。在具體工作中,要發揮群眾組織的優勢,深入開展危險、危害識別和作業票管理,及時發現問題,排查隱患,糾正“三違”現象的出現,從源頭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基層工會在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中,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組織職工群眾參與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活動,切實發揮基層工會在企業安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維護企業安全利益的同時,維護好職工的安全利益,為創建平安和諧的企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