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收賬款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其持有規模和持有時間對企業的持續經營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其管理狀況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資產質量和資產營運能力。然而,隨著商業信用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由于賒銷業務而產生的應收賬款問題也日益嚴峻。許多企業因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導致現金流緊張、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主要對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進行研究。
關鍵詞: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信用;壞賬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9-0146-02
一、企業造成大量應收賬款原因分析
1.簽訂合同時內容不夠嚴謹。在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缺乏對合同內容全面、審慎的把握,所簽的合同條款不齊備,內容不全面,為合同的履行埋下了隱患。在訂立合同時,合同的一般條款欠缺,雖然不會對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等問題產生影響,卻會對合同的履行、合同當事人經濟利益的實現帶來消極影響。還有就是業務人員票據知識不夠,特別是支票的處理上沒有知識或經驗,沒有預防空頭支票、虛假賬票等知識而開具了相關的認可收據,從而導致追索不能,造成壞賬產生。
2.強占市場,擴大銷售。一些企業在進入當地市場之初,為了盡快地打開銷售局面在事先未對付款人資信做深入的調查,對應收賬款風險進行正確評估的情況下采取與客戶簽訂短期的一定賒銷額度的銷售合同來吸引顧客,擴大其市場份額,于是產生了較高的賬目利潤,忽視可大量被客戶拖欠占用流動資金不能及時收回的問題。因此形成可一部分具有周轉性客戶應收賬款。有些企業由于資產結構不合理或由于注冊資本偏小或是經營不善,自身積累不夠造成企業經營流動資金短缺,因此在系統內常常是先貨后代,相互拖欠,也形成了部分應收賬款。
3.內部會計控制不嚴。(1)對發生的應收賬款不及時清算,形成賬外債權。有些國有企業的賬外債權竟然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這類問題在日常審計工作中又不易被發現,當人事發生調動時,很容易造成資產流失,同時也為經濟犯罪提供方便。(2)應收賬款催收工作不力。相關人員態度消極,一些企業甚至連催收部門都沒有明確,使得應收賬款被拖欠時期超長,收回可能性減小。(3)長期不對賬。(4)不按規定確定壞賬損失。某些企業為滿足一時間的業績漂亮,將應收賬款長期掛在賬上,不愿將無望收回的應收賬款作為壞賬損失,這種現象在上市公司的報表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二、企業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對策
1.建立專門的信用管理機構,對賒銷進行管理。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一般以財務部門擔當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進行賒銷管理,這已不能適應完善企業信用管理的需要。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須特定的部門或組織才能完成。企業對賒銷的信用管理需要專業人員大量的調查、分析和專業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設立企業獨立的信用管理職能部門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國企業中一般采取兩種方式設立信用管理部門,一種是財務總監領導下的信用管理部門,另一種是銷售總監領導下的信用管理部門。兩種方式各有利弊,適應于不同的企業管理體制。信用管理部門要取得財務和銷售部門支持,并在賒銷管理中起到主導作用。
2.確定適當的信用標準。信用標準是給予客戶最低的信用條件,一般用預期的壞賬損失率表示。企業確定信用標準應著重考慮三個基本因素:一是同行業競爭對手情況。面對市場競爭,企業要知己知彼,根據對手實力狀況,相應采取寬或嚴的信用標準,以在競爭中把握主動,爭取優勢地位。二是企業承擔失信違約風險的能力。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強弱也可影響信用標準高低的選擇。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強,就可以以較低的信用標準爭取客戶,擴大業務。反之,如果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弱,就只能執行嚴格的信用標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違約風險。
3.建立客戶動態資源管理系統。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必須對客戶進行風險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動態監督客戶尤其是核心客戶,了解客戶的資信情況,給客戶建立資信檔案并根據收集的信息進行動態管理,這就是客戶的動態資源管理。如果企業對這項工作沒有足夠的人力也可委托社會征信公司完成,或在其指導下完成。調查的渠道一般包括:銷售部門業務員掌握的客戶資料、管理人員的實地考察、客戶的其他供應商調查的情況、網絡數據和其他公開的信息渠道。調查的內容主要有:客戶的品質、能力、資本、抵押和條件,客戶與企業往來的歷史記錄,客戶的規模、財務狀況、發展前景、行業的風險程度等等。
4.實施應收賬款的追蹤分析。應收賬款一旦形成,企業就必須考慮如何按期足額收回的問題。這樣,賒銷企業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對該項應收賬款的運行過程進行追蹤分析,重點要放在賒銷商品的變現方面。企業要對賒購者的信用品質、償付能力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客戶現金的持有量與調劑程度能否滿足兌現的需要。應將那些掛賬金額大、信用品質差的客戶的欠款作為考察的重點,以防患于未然。
5.認真對待應收賬款的賬齡。一般而言,客戶逾期拖欠賬款時間越長,賬款催收的難度越大,成為呆壞賬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業必須要做好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密切注意應收賬款的回收進度和出現的變化。在應收賬款的賬齡結構分析中,企業財務管理人員要把過期債權款項納入工作重點,研究調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應收賬款的收現效率。對尚未到期的應收賬款,也不能放松監管,以防發生新的拖欠。
6.建立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制度。不管企業采用怎樣嚴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著商業信用行為,壞賬損失的發生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業要遵循穩健性原則,對壞賬損失的可能性預先進行估計,積極建立彌補壞賬損失的準備制度。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應收賬款可以計提壞賬準備金。企業要按照期末應收賬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補償因債務人破產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已無法收回的壞賬損失,以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CPA考試委員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