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是當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是做好會計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途徑,是整個會計行業生存發展之根本。
關鍵詞: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內部控制;會計法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9-0169-02
職業道德是職業品質、工作作風和工作紀律的綜合。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會計法》第39條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這是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問題的規定,也是修訂后的《會計法》在原《會計法》第23條關于“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規定的基礎上充實、強化的一項重要內容。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
一、當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薄弱。在現實生活中,相當一部分道德素質較低的會計人員由于缺乏客觀公正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往往難以抵擋各種誘惑,不能堅持準則,在處理會計業務時經常為他人所左右,不能公平地對待利益各方,甚至通同作弊,為違法違紀活動出謀劃策,直接參與偽造,編造虛假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使會計行為偏離了既定的會計目標,經常以犧牲國家利益換取局部利益乃至個人利益。會計人員遵紀守法的意識日益淡薄,這是現實中會計職業道德思想基礎的嚴重扭曲。
2.一些單位處理賬務混亂。一些會計人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膨脹,喪失了法制觀念,通過收入不入賬,虛報冒領等手段,故意偽造、編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將國家和集體的財產轉移到個人手中,侵害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少數會計人員喪失會計職業道德,借工作之便違法犯罪。有的會計人員個人利益膨脹,故意偽造、編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監守自盜,利益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
3.一些單位執行內控不力。近年來,財政部致力于內部控制建設,先后發布了多項具體控制規范。在財政部的引導、推動下,一些單位確實依據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基本規定,相繼制定、完善了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內部控制制定的再完善,卻受到會計人員的冷落,主要問題是內部控制不被執行或執行不力。
4.有法不依,法律意識淡薄,業務水平低下。會計工作中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現象比較嚴重。不少會計人員不能做到熟悉法規、依法辦事,遵紀守法意識淡薄,唯領導命令是從,缺乏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不關注、不學習會計法規以及財務規章制度,就更談不上遵紀守法,依法辦事。有的會計人員缺少會計專業基本的業務素質,業務知識貧乏或老化,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知之甚少,專業技術能力較差,業務素質低下,在工作中得過且過,缺乏積極進取、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會計人員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對策
1.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會計職業道德的監測評價系統是會計職業道德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首先,應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跟蹤監測系統,判斷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所處的階段,及時發現會計職業道德發展的新動向;其次,在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時,建議在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等會計組織內成立道德委員會來履行這一職責。進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就是要對會計人員遵紀守法、真實公正,“責業、廉業、精業、勤業、敬業、愛(樂)業”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評價標準,并且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評價方法有社會評價方法和自我評價方法,而社會評價方法又可分為社會輿論與傳統習俗評價。對道德評價結果應使用獎罰手段、示范道德榜樣、大眾傳播媒介等方式,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狀況始終置于各單位內部和社會公眾的督導之下。這樣,“道德法庭”才會顯示出強大的威力。
2.抓原始憑證,從源頭上防止造假。原始憑證是經濟業務事項發生或完成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來證明經濟業務事項發生或完成情況的書面證明。在經濟活動中,非法取得或填制、偽造或變造原始憑證以騙取收入,會計人員依據不真實的原始憑證進行核算,結果導致一系列的會計信息失真。因此,治理造假,應從原始憑證這一源頭抓起。按照《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填制原始憑證,對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必須填制或取得原始憑證并及時送交會計機構,而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其中對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憑證,應及時據以編制記賬憑證入賬;對于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有權不予接受,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于真實、合法、合理但內容不夠完整的、填寫有錯誤的原始憑證,應退回給有關經辦人員,由其負責將有關憑證補充完整、更正錯誤或重開后,再辦理正式會計手續。
3.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體系是指各級管理部門在內部產生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基礎上,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而形成的一整套嚴密的控制體系。內部控制系統是遏止做假的重要工具,是實施自動防錯、查錯和糾錯,實現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內容有:組織機構控制;職務分離控制;授權批準控制;人員素質控制;信息質量控制;財產安全控制;業務程序控制;目標控制;執行控制;憑證控制,也稱手續控制;紀律控制;內部審計控制。
4.加強會計人員法制教育。加強法制教育就是要使會計人員知法、懂法,在工作中時時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財務人員應通曉并遵守《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規定。這些規定是財務人員履行好其職能的重要法律保證。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新的法律制度不斷頒布和實施,財務人員還應不斷學習、更新和補充專業知識,以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在實際工作中,在與有關方面發生利益沖突時,應敢于堅持依法辦事。
參考文獻:
[1] 李戰銀.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路徑選擇[J].財政監督,2008,(8).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