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黑瞎子島”作為兩國一島在中國的邊境地區是唯一的,無論是開展對俄貿易還是對俄旅游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開發建設撫遠三角洲,將成為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的重要任務,能否建設好撫遠三角洲,不僅關系到黑龍江省經濟和對俄貿易的發展,更關系到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
關鍵詞:撫遠三角洲;功能定位;開發策略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9-0215-03
一、撫遠三角洲的基本現狀
撫遠三角洲又稱黑瞎子島(俄語稱其為大烏蘇里島:островов Большой Уссурийский),是位于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的一個島系,由銀龍島、黑瞎子島、明月島等3個島系93個島嶼和沙洲組成,面積約327平方公里。北臨黑龍江,長約60公里,東南部靠烏蘇里江,長約40公里,西、南是連接黑、烏兩江的撫遠水道,長約35公里。該島西距撫遠縣城11公里,東距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約1500米。全島平均海拔40米,地勢平坦,基本處于未開發狀態。根據2004年簽署的《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銀龍島和黑瞎子島西半部分歸中國,面積為174平方公里;黑瞎子島東半部分,包括丘姆卡村和俄羅斯居民的別墅則歸俄羅斯。2008年10月14日,中俄雙方在黑瞎子島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這標志著中俄長達4300千米的邊界全部確定完畢,“一島兩國”政治形態正式形成,為最終解決中俄邊界問題劃上了句號。2010年11月23日,中國和俄羅斯共同發表中俄總理第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稱“雙方將共同對黑瞎子島進行綜合開發”。 2009年以來,黑龍江省積極落實國務院批復精神,在抓緊組織編制《總體規劃》的同時,相繼開展了環保、水利、林業、旅游、交通、國土、電信等專項規劃編制,并先后獲得有關部門的批復和認可,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島嶼規劃體系。目前,相關基礎設施陸續開工建設,國土應急護岸全部建成,同三高速公路和同江至撫遠及黑瞎子島省道已經建成,通島橋梁已經竣工,前撫鐵路已經通車,撫遠機場和公路已經開工建設,港口、企業加工園區、以及島上島下結合的“三供兩治”、烏蘇新城規劃及前期工作等在有序推進。由省屬企業為主投資開發建設的旅游棧道、生態園區,以及賓館別墅、會議餐飲服務項目,已初步具備一定旅游休閑接待能力。
二、中俄合作開發撫遠三角洲的必要性
(一)撫遠三角洲地緣優勢突出,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黑瞎子島是北方水上“絲綢之路”中國的最前沿,地處東北亞的中心地帶。如果以該島為中心,以1 800公里為半徑畫圓,可以覆蓋中國東北、俄羅斯遠東地區(包括庫頁島、堪察加半島)及東西伯利亞、日本全島、朝鮮半島及蒙古人民共和國一部分,這一區域正是國際上通稱的東北亞經濟圈。撫遠三角洲可以成為中國、日本、韓國、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各國與俄羅斯遠東地區進行外經貿合作的橋頭堡。撫遠三角洲既是中國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日本國直線距離最近的地方,也是中國距北美大陸最近的支點。黑瞎子島交通條件優越。該島左右分別瀕靠黑龍江、烏蘇里江兩條界江,黑龍江建港條件優越,可停靠5 000~10 000噸貨輪,是黑龍江省江海聯運的最佳起點。鐵路、公路與西伯利亞大鐵路、俄遠東的公路網相連,成為連接亞歐和亞美的“大陸橋”。可以把中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與俄羅斯遠東大開發戰略有機結合起來,其有效開發對于積極參與東北亞國際經濟大循環,依托并帶動更大區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二)有利于帶動中俄邊境兩側的城市群興貿通邊,互補發展
撫遠三角洲對岸的哈巴羅夫斯克是中俄邊境上俄方最大的城市,人口近百萬,是俄遠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重要的鐵路樞紐、河港及航空要站,西伯利亞大鐵路通往海參威的咽喉,重要商品集散地。哈巴羅夫斯克市附近已形成阿穆爾共青城、比羅比詹、比金、蘇維埃港、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等城市群,撫遠三角洲中方一側的三江平原上也已形成佳木斯、鶴崗、雙鴨山、七臺河、伊春、雞西等城市群。通過中俄雙方共同開發建設撫遠三角洲,可帶動中俄邊境兩側的城市群興貿通邊,互補發展。
(三)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全面發展
站在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區域發展的角度看,中、俄經濟發展互補性強,存在著巨大的合作潛力。撫遠三角洲對面的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是世界上最大能源資源富集區,石油、天然氣、木材、礦產等資源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該地區石油儲量占俄總儲量的27%;天然氣儲量占俄總儲量的14%;森林總面積2.8公頃,木材累計量204億立方米,占俄總蓄積的1/3;煤炭儲量150億噸,且多處于初級開發階段。中國今后二十至三十年正是能源使用強度高峰期,供需缺口較大,中國東北及黑龍江省在未來的發展中,尤其需要俄遠東地區的石油、木材、礦產資源的輸出。俄羅斯遠東地廣人稀,農副產品和輕工產品一半以上靠從中國進口,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發展中,俄羅斯需要中國東北地區特別是黑龍江省的資金、技術、商品和勞務進入俄遠東地區。這些互補性和潛在的巨大經濟效益構成了雙方經濟合作的物質基礎。俄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地區的發展振興戰略應當實現互動、對接,中俄區域合作就會在現有的基礎上實現戰略升級。
三、撫遠三角洲功能定位
(一)生態保護功能
在主體功能上明確黑瞎子島為限制開發區域,系統保護島內水體、濕地、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對開發建設項目,嚴格執行《中華人名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兼顧。
(二)口岸通道功能
把開通黑瞎子島常年通關公路口岸作為黑瞎子島開放開發的重要內容,率先抓緊推進。提升水運能力,擴大江海聯運,解決黑龍江物資運輸出海通道問題。
(三)旅游休閑功能
充分挖掘黑瞎子島原始生態、祖國東極風光等旅游資源及毗鄰俄羅斯的遠東地域優勢,加快發展獨具特色的生態游、界江游、跨境游、購物游、民族風情游以及高檔養生度假休閑游、文化娛樂游等旅游產業。
(四)商貿流通功能
一是依托黑瞎子島公路口岸通道建設及商貿服務業務,促進旅游商貿發展;二是發展保稅物流、倉儲配送業務,促進旅游商貿發展,以撫遠縣為生產加工基地,向俄哈巴羅夫斯克邊區及遠東地區輻射;三是發展金融、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為擴大中國與俄羅斯乃至東北亞地區合作服務平臺。
四、撫遠三角洲綜合開發策略
(一)形成綜合開發聯動機制
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事關對外開放、邊境穩定及生態保護,將對中國提升沿邊開放產生重大影響。應建立由省、市、縣三級領導組成的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推進領導小組,形成上下聯動機制,統籌規劃和推動黑瞎子島科學合理保護,漸進有序開放開發,把黑瞎子島打造成生態文明之島、合作發展之島、友好和諧之島。
(二)合理界定開發區域
針對黑瞎子島生態環境特征,將島內劃分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旅游經貿區以及島外開發區域。
濕地自然保護區面積約131平方公里,占島內總面積75%左右,包括核心區、緩沖區和試驗區。
島內旅游經貿區面積約40平方公里,占島內總面積25%左右,包括旅游、口岸服務、中俄友誼城、行政服務中心等。
1.旅游區。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一環”(中俄環島跨境游)、“兩帶”(黑龍江風貌帶和撫遠水道濕地觀光帶)、“三區”(東極旅游區、生態觀光區、休閑度假區)旅游觀光景點體系。
2.口岸服務區。與俄方對應辟建臨時口岸服務區。
3.中俄友誼城。在旅游經貿區中心區位,辟建中俄友誼城,發展旅游貿易、會展、人文交流、高端服務業等。
4.行政服務區。在休閑度假區和生態觀光區東南方建設行政服務中心及附屬建筑。
島外開發區域包括:在上島橋南岸引橋處適當位置辟建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在烏蘇鎮建設烏蘇鎮景區和黑瞎子島生活保障基地、旅游服務中心及其他城建、防洪等基礎設施;在通江鄉北側建設撫遠中俄沿邊開放示范區;在濃江鄉、濃橋鎮東側和烏蘇鎮、抓吉鎮西側,建設對俄出口農產品和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黑瞎子島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前撫鐵路、撫遠機場、撫遠黑龍江深水港、同撫(至黑瞎子島)公路、上島橋建設,努力構建立體交通網絡。黑瞎子島隸屬的撫遠縣基礎設施落后,黑瞎子島的基礎設施須從零建起。根據國家規劃,構筑撫遠三角洲地區快速安全、便捷高效、外通內暢、結構合理鐵路、公路、航空與港口有機連接的立體交通網絡,凸顯其聯結遠東大通道的功能。
(四)建立中俄自由貿易區
黑瞎子島處于東北亞(中、俄、日、朝、韓、蒙)經濟地帶中心,是中國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日本直線距離最近的地方,也是中國距北美大陸最近的支點。從這點上說,中俄兩國聯手,在保持生態前提下辟建島內、外相結合的自由貿易區,將對擴大中俄兩國經貿科技合作提供新契機。黑瞎子島的自由貿易區建設,與深圳建設模式不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能源。俄遠東地區石油、木材、鐵礦等資源,儲量豐富,這是沿海地區不具備的資源條件。對俄方來說,輕工產品、日用品、農副產品的需求,以及對資源開發力量的需求,都為自由貿易區平臺的搭建,提供了可能。由中俄雙邊貿易,進而擴展到對日、韓等國家進行多邊自由貿易。發達地區建自由貿易區,可能在資金、貿易等方面更容易。但黑瞎島建自由貿易區,不僅可發揮它的地緣優勢,還可以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的快速崛起,這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跨越式發展極為重要。所以建在這里的意義就遠大于建在發達地區。
(五)進一步豐富旅游產品體系
黑瞎子島是祖國最早迎來太陽的地方,也是赫哲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還是兩條中俄界江的交匯處,這都是全國稀有的旅游資源。黑瞎子島景區的最大特色,是東極文化、民族文化、兩江文化、邊境文化相統一。
目前,游客到黑瞎子島旅游,通常在哈爾濱集合,然后乘坐火車、汽車等前往撫遠。根據不同交通方式,可以把黑瞎子島與周邊特色景區進行連線,使游客在登島旅游的同時,借機游覽周邊地區特色景點。在撫遠縣,游客可以參觀三江濕地展覽館、黑龍江魚展館,游覽烏蘇鎮、大力加湖、東極荷園、鱘鰉魚繁育養殖基地等特色景點。延伸至同江市,游客可以在三江口景區欣賞松花江、黑龍江兩江相會的壯觀景象。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建成使用,以及相關旅游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以黑瞎子島為重要內容的“華夏東極”特色旅游產品,將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關注和喜愛。同時,黑瞎子島旅游的深度開發,將進一步豐富黑龍江特色旅游產品體系,促進中俄邊境旅游的合作與發展。
希望經過十年的努力,把黑瞎子島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島,極具區域特色、民俗風情和文化底蘊的國際化旅游島,中俄共建、連接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開放島,促進中俄兩國邊境地區經濟繁榮、共同發展的活力島,建成沿邊開放對俄合作示范區。
參考文獻:
[1] 趙玲,王榮成.撫遠三角洲國際區域合作模式的構建[J].世界地理研究,2009,(3).
[2] 徐林實.大黑瞎子島中俄合作開發:機遇問題及對策選擇[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9,(9).
[3] 張興福,喬瑞中,姜國剛.黑瞎子島開發的擴散效應與戰略思路[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6).
[4] 姜國剛,韓樂江,孟憲軍.撫遠三角洲有效開發的產業重點與政策探討[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6).
[5] 李曉娣,方沖,陳珊珊.黑龍江省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J].東南亞縱橫,2008,(5).
[6] 馬松峰,王亞東.中國跨境次區域合作進程研究與沿邊經濟圈形成展望[J].經濟視角,2009,(1).
[7] 安兆禎.黑龍江省沿邊開放研究[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2).
[8] 張寶仁,張慧智.東北亞區域貿易合作研究[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