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增長與充分就業一直是國家和各地區努力的方向。近30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但就業形勢并不樂觀,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表現出與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不相符合的一面。廣西作為少數名族自治區,其就業形勢與經濟增長關系如何?值得探討。通過利用廣西1991—2012年的統計數據資料,對廣西就業情況與經濟發展進行協整研究。結果顯示,它們之間存在著長期均衡關系。并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分析廣西經濟發展與其就業之間的短期波動關系及其調整機制,進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就業;經濟發展;協整;Granger因果關系;誤差修正模型
中圖分類號:D66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3-0088-02
引言
充分就業、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并列為各國政府經濟管理的四大目標,理想狀態是同時達到這四個目標[1]。所以,這四者之間的關系無疑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重大命題。而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的關系是政府進行經濟政策決策時需要達到的兩個最重要的目標。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曾提出的奧肯定律[2]指出,“經濟增長必然帶來一定程度的就業增長”。現階段,中國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而廣西作為壯族自治區,處理好就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各民族間和平友好相處,更有助于促進區域和諧發展局面的實現。在此,我們試圖利用協整理論及誤差修正模型來研究廣西就業與經濟發展的長期和短期關系。
一、文獻綜述及數據處理
(一)文獻綜述
張華初[3]分析了廣東省經濟增長與就業的關系,指出經濟增長和就業之間存在雙向因果關系。趙秋成[4]從行業和產業層面分析了中國的就業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程永宏[5]闡述了凱恩斯經濟增長理論、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以及新經濟增長理論中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的關系。針對于上述結論我們在此進行探討。
(二)數據選取及處理
數據取自《2007年廣西統計年鑒》1991—2012年的年度數據,。采用指標:(1)國內生產總值(GDP)(億元);(2)從業人員合計指標(labor)(萬人);LGDP、表對數形式,LGDP、表一階差分形式。
二、 實證分析
(一)時間序列變量間關系分析
利用Eviews5.0軟件做出GDP與labor的趨勢圖并計算相關系數。從圖1得知,變量GDP與labor 呈不斷增長的趨勢,但明顯不平穩。
圖1 變量的趨勢
數據處理得到變量LGDP和Llabor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95 464 994 4,表明兩個變量之間具有一定相關關系。
(二)廣西就業與經濟發展長期均衡關系分析
處理時間序列數據的經典方法是回歸分析,而回歸分析易出現“偽回歸”現象。協整理論[6]有效的解決了這個難題,并建立了非平穩時間序列回歸模型的方法。
1.時間序列變量的平穩性檢驗
各變量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1。由表2可知,LGDP和Llabor都為1階單整,即I(1)序列。
2.協整檢驗
檢驗變量序列是否存在協整關系,我們采用Engle-Granger兩步檢驗法。
首先,建立LGDP與Llabor的回歸模型,并用OLS法估計方程參數。模型如下:
(1)
其中(·)為統計量值,et為回歸殘差項。可決系數高達0.991 818,擬合度很高,且各參數均通過檢驗,F統計量表明方程顯著成立。
其次,對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如下表2。
表2 殘差序列et的ADF檢驗結果
注:檢驗時,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無趨勢項也無常數項,檢驗時采用AIC最小準則,滯后階數為0。
結果表明,殘差序列是平穩的。故認為廣西就業與經濟增長存在協整關系。
(三)廣西就業與經濟增長的因果關系檢驗
LGDP與Llabor都非平穩且為I(1)序列,進行Granger檢驗。滯后階數為2,檢驗結果:(1)原假設Llabor不是LGDP的格蘭杰原因,顯著概率為0.024 69;(2)原假設LGDP不是Llabor的格蘭杰原因,顯著概率為0.058 40;故存在雙向Granger因果關系。
(四)廣西就業與經濟發展的短期動態關系
根據Granger原理[6]下面建立LGDP與Llabor的誤差修正模型。模型如下:
其中,T檢驗值均顯著,由D.W.值可知殘差不存在自相關。各差分項反映對變量短期波動的影響,誤差修正項(ECMt-1)反映長期均衡對短期波動的響,系數大小反映對偏離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ECMt-1系數為-0.612 071,符合反向修正機制,修正后就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不會過多偏離均衡狀態。由于調整力度不大,故近階段廣西GDP的增長主要以短期波動來影響就業變化。
三、相應建議
要建設與各民族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廣西,就必須正確理解和處理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的長期均衡關系。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必須改變過去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切實把就業放到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對此,提出以下建議:堅持在發展中解決就業的原則,逐步確立有利于擴大就業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模式。跳出單純的就業層面,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鼓勵自主創業[9]。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改變教育不足帶給就業的不利影響。切實解決好勞動力素質偏低、理論與實際不能很好結合等矛盾,為廣西今后就業的更好發展提供有力支撐[10]。
參考文獻:
[1] 朱佳琳.對中國經濟增長與就業關系的實證分析與思考[J].消費導刊,2008,(7).
[2]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 張華初.廣東經濟增長與就業關系的實證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2).
[4] 趙秋成.從產業和行業層面解析中國的經濟增長與就業[J].社會科學輯刊,2006,(3).
[5] 程永宏.經濟增長的就業含義[J].甘肅社會科學,2005,(3).
[6] 王燕.應用時間序列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7] 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 張大凱,來志勤.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研究——一個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投資研究,2012,(3).
[9] 高樹紅.河北省就業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J].理論研究,2005,(3).
[10] 張金奪.中國就業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與思考[J].商業現代化,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