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作為事業法人主體,在教學運行、科學研究、基礎建設、后勤保障、社會服務等過程中,形成大量種類繁多的合同及具有合同性質的協議。由于目前高校所處的特殊情況,使得高校合同管理過程中存在較多合同實體風險因素、合同內容風險因素和合同履行風險因素。對這些風險因素的成因分析發現,高校在合同風險意識、合同管理體系流程、合同風險管理制度、合同管理人員配備、合同管理信息化方面比較薄弱,丞須進行完善和加強。
關鍵詞:高校;合同管理;風險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3-0161-02
合同是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高校作為事業法人主體,一方面,承擔著傳授知識、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職責;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產生了大量社會服務需求,如技術服務、技術轉讓、專利授權、校企合作等。這些構成了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無論是完成高校的基本職責,還是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社會服務職能,都會涉及大量各種類的合同,界定各方的權利義務。由于高校準公益性的財政供養事業單位性質,又由于高校較晚且較少參與市場經濟活動,其合同管理與企業單位比較,在管理意識、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員素質上都有所欠缺。這些欠缺導致了高校合同管理在合同實體、合同內容和合同履行上存在大量風險因素。
一、高校合同的主要種類
高校在教學運行、科學研究、基礎建設、后勤保障、社會服務等過程中,存在大量種類繁多的合同及具有合同性質的協議。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
1.人事合同。聘用合同、培養協議、學者交流協議、人才引進協議等都屬于這類合同。
2.融資合同。高校在改進教學條件和新校區建設中,存在與金融機構的貸款合同和與融資租賃機構的融資租賃合同。
3.工程合同。高校新校區建設和后勤保障維修中,存在與施工單位或設計監理單位的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工程設計承包合同、工程監理合同、設備、材料和構配件供應合同等。
4.教育教學合同。高校與其他國內或國外高校之間的合作辦學合同、聯合培養合同、交換生協議等。
5.科研合同。包括地市級、省級和國家級研究課題項目協議、橫向科研合同、聯合科研合同等。
6.技術擴散合同。包括技術轉讓合同、專利授權合同、技術咨詢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服務合同等。
7.采購合同。主要是各類教學設備、儀器、材料等的采購合同。
8.后勤服務承包合同。包括餐飲承包合同、宿管承包合同等。
9.房屋租賃合同。包括高校所有房屋的對外租賃合同和高校租賃校外房屋合同。
由此可見,高校合同涉及種類繁多數量較大,使得高校合同管理工作變的復雜且困難,也為高校合同管理帶來較多風險因素。如何識別和控制這些風險因素,維護高校利益和免受損失,是高校合同管理的當務之急。
二、高校合同管理風險識別
合同管理風險識別是在合同簽訂之前,運用系統的方法,找出合同簽訂和履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分門別類、分清主次,為合同簽訂和履行提供風險規避、控制基礎。由于高校合同種類較多,每一種類的合同其風險因素可能有較大差別,因此,我們從各類合同都具有的合同主體風險、合同內容風險、合同履行風險3個共性方面進行高校合同風險識別分析。
(一)合同主體風險
合同主體即合同關系的當事人,指依法簽訂合同并在合同條件下履行約定的義務和行使約定的權利的自然人、企業法人和其它社會團體。合同當事人常見是雙方,但也有三方以至于多方。高校合同主體風險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合同主體能力和資格。《合同法》中規定簽訂合同當事人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應當具有主體資格和履約能力。高校作為合同一方當事人,而且往往是作為合同“甲方”,應該對合同另一方當事人的主體能力和資格作必要的審核、考察和評估,從而掌握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
2.合同主體的信用。信用是合同簽訂的基礎,不守信用的合同當事人,采用了不正當手段騙取合同,或是不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履行合同,構成了合同主體信用風險。
3.合同主體的業績。合同當事人以往行為記錄或取得的業績,是考察合同主體履約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較差的業績記錄加大了合同主體不能很好履約的可能性。
4.合同主體的構成。合同另一方當事人的內部構成或投資結構多種多樣。以企業法人為例,按照投資結構劃分,可以是獨資企業、合資企業;合資企業又有多種合資結構。合同另一方當事人還可以是若干企業的聯營公司,他們通過內部協議規定各自的責權利關系。合同主體的構成,將直接關系到合同主體的履約能力,同時也會由于其內部責權利關系沖突產生合同履約風險。
5.合同主體的變更。主要包括合同轉讓的主體變更風險和公司分立或合并的主體變更風險。
(二)合同內容風險
合同的內容主要包括合同條款和合同附屬文件。合同條款隨著合同事項的不同,差異較大,一般應包括的基本內容有:當事人的名稱、住所,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報酬,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合同的擔保,合同的解釋,保密條款,合同聯系制度,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式。合同附屬文件應在合同條款中說明或列出,作為合同附件,如圖紙、技術參數、執行標準等。
高校合同內容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合同內容的合法性。合同內容如果存在不合乎法律規定或違法條款,將導致合同簽訂之初就是一份無效的合同。最終會使得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給雙方當事人造成損失。
2.合同內容的完備性。合同內容的不完備,是導致合同履行過程的“事先”沒有約定和“事后”協商,往往會使得合同一方當事人處于被動或產生糾紛。
3.合同內容表述的規范、明確和嚴謹。合同內容表述如果存在不規范、不明確或不嚴謹的地方,會使得合同履行出現困難或由于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歧義而錯誤履行合同,造成合同糾紛或經濟損失。
(三)合同履行風險
合同的履行,指的是合同規定義務的執行。任何合同規定義務的執行,都是合同的履行行為;相應地,凡是不執行合同規定義務的行為,都是合同的不履行。因此,合同的履行,表現為當事人執行合同義務的行為。當合同義務執行完畢時,合同也就履行完畢。
高校合同履行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合同另一方當事人自身履約能力出現問題,如財務狀況、市場變化、原材料價格等原因導致其不能很好履行合同。
2.合同主體變更和合同內容變更帶來的法律風險。
3.其他無法預見因素所導致的合同履行風險。如自然災害、政策變化、市場變化等。
三、高校合同風險成因分析
高校合同風險的成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即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觀原因主要源于高校主管人員、合同簽訂人員、合同管理人員等的合同風險意識、專業和法律知識、合同管理制度等;客觀原因是外部環境因素,包括政治、經濟、法律和自然環境。
首先,由于高校準公益性的財政供養事業單位性質,又由于高校較晚且較少參與市場經濟活動,使得高校在合同管理上普遍存在合同風險意識缺乏,合同法律意識淡薄。表現在對合同主體的選擇不夠認真科學,對合同內容條款的制訂和審核不夠嚴謹,對合同履行的風險控制缺乏力度。
其次,合同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或制度執行不嚴格。盡管各個高校都制定有合同管理制度和程序,但是這些制度和程序往往偏重形式,一份合同從主體選擇、合同洽談、合同簽訂到合同履行表面看要經過許多部門和管理人員的審核、簽字、蓋章,但各個環節缺乏協調和系統管理,造成職責權限不清、相互銜接不暢、制約不力。尤其是在合同履行階段,對合同的履行控制,是在許多高校都被忽視的環節。
造成合同風險的客觀因素,盡管作為合同主體一般無法預料和控制,但是卻可以根據合同性質和以往經驗,制定一定的風險規避或分擔方案,減少風險發生時給高校造成的損失。
四、高校合同風險的防范措施
任何合同都存在一定的風險,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夠回避,只能面對風險,并對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合同風險控制和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強化風險意識,還需要從組織、管理過程等多方面入手,加強管理,改進工作流程,防范風險的發生和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
(一)建立合同管理體系
高校合同管理體系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合同的歸口管理,合同主體資信審查,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審批,合同會簽,合同簽訂,合同登記、備案,合同專用章管理,法人授權委托管理,合同履行監控與糾紛處理,合同結算管理,合同統計與考核檢查,合同審計,合同管理人員培訓,合同監督等。
高校建立合同管理體系應制定清晰的流程,將合同管理體系各項內容有機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各個環節脈絡清楚、環環相扣、權責明確。
(二)完善合同訂立和履行制度
主要包括合同示范文本制度、合同簽訂授權與審查制度、法律保障制度、合同履行監控與驗收制度、爭議解決制度、合同資料的整理與保管制度。
(三)改進合同管理人員配備
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合同管理人員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合同法律風險意識、對合同管理人員進行考核。
(四)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統
將高校各類合同的合同主體選擇、合同審批、合同簽訂、合同履行、合同付款、合同資料等全面和全過程信息納入管理信息系統,一方面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減少人為因素。根據各環節授權,合同信息可以進行共享和查詢,合同履行階段隨時掌握履行狀況,實時監控。
結語
高校合同由于合同種類和所涉及的部門繁多,需要對合同管理進行系統規劃,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體系。高校目前所處的特殊狀況決定了高校在合同風險意識、合同管理體系流程、合同風險管理制度、合同管理人員配備、合同管理信息化方面與大量合同管理和風險控制的需要存在較大差距,需要著力加強,才能有效控制合同風險的發生,更好地實現合同目標,降低合同風險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程秋梅.論法治視域下高校經濟合同管理[J].教育財會研究,2009,(2):15.
[2] 趙化建.高校合同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2,(4):102-103.
[3] 劉貴祥.合同履行與風險負擔制度[J].法學適用,2000,(9).
[4] 段艷華.高校合同管理的體系構建[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