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據調查,在中國,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90%以上,它們能夠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教興國、優化經濟結構,已然成為市場經濟主體,是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但家族式的經營方式使中小企業貨幣資金管理較混亂。中小企業為何會出現如此亂象,又該如何應對,值得思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3-0233-02
中小企業是相對大型企業而言,職工人數相對較少、銷售額及資產總額相對較小的企業,在中國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90%以上。它們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主體,促進社會穩定的基礎力量。在確保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教興國、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面,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關乎國計民生的產業就應該進行規范化管理,才能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然而中小企業的管理現狀卻不容樂觀,尤其是財務管理,由于各方面因素呈現諸多亂象,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中小企業貨幣資金管理中出現的不規范現象展開闡述。
貨幣資金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處于貨幣形態的那部分資金,按其形態和用途不同可分為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它是企業中最活躍的資金,流動性強,是企業的重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是企業持續經營的必要條件。但家族式的經營方式使中小企業貨幣資金管理較混亂。主要有如下問題:
一、在現金收支管理方面
1.現金收入沒有及時繳入銀行戶頭,賬面現金余額過大,導致坐支、公款私存、公款私借等現象嚴重。
2.現金支出相關憑證不合規、不完整,有些單據未按審批程序簽字就給予報銷;有些原始憑證上金額有刮擦、涂改痕跡;使用“白條”報賬的情況較多,如以收據代替發票,不按發票規定要求開具發票,不加蓋財務專用章,還有購進商品、支付勞務費用沒有取得正式發票,而以收據或手寫白條入賬;大額現金支付比較普遍,遠遠超出了現金使用限額。
二、在銀行存款收支方面
1.未按規定,私自開立多個銀行賬戶,管理層、財務人員法規意識薄弱,因個人人際關系或是收取好處費的原因甚至將賬戶出租出借。
2.銀行結算方式選擇比較隨意,很多應當通過轉賬支付的業務,卻用現金支票支付,對資金流向監管不嚴。
3.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沒有定期逐筆核對,未達賬項沒有及時查找原因,未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4.票據沒有專設登記簿進行記錄,空白、作廢票據沒有整理,隨意堆放。銀行預留印鑒未按要求分開保管,而是由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
財政相關部門三令五申,一直強調財經紀律制度,為什么就收效甚微呢?究其原因如下:
(1)中小企業的特點決定了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密不可分,由于管理層觀念陳舊,在人事安排方面就會“任人唯親而不是任人唯賢”,在出納崗位人員的選擇上也遵循他們所謂的“資金安全原則”,用人管人而不是用制度管人,讓自己的親朋好友擔任。有些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業務少、會計核算簡單,出納、會計崗位由一人兼任,既管賬又管錢,很容易出現營私舞弊問題。可想而知,這樣的管理層、這樣的財務人員素質一般都不高,或者法規意識薄弱,可能是半路出家沒有會計從業資格,由此就容易滋生一些違規違紀現象。
(2)銀行部門監督不到位。按照現行現金管理條例的規定,企業收入和使用現金,應接受其開戶銀行的監督。但近年來,由于各商業銀行都實行市場化運作,銀行之間業務競爭激烈,為爭取客戶,各商業銀行紛紛“降低門檻”,從而弱化了對現金收入、使用及限額控制等現金業務的監督,造成坐支現象嚴重,大額支付現金現象泛濫,沒有盡到管理監督的義務。
(3)沒有規范化管理,缺乏健全的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企業內部缺乏貨幣資金控制制度,這是中小企業的貨幣資金管理出現混亂的根源。一個企業的財務規章制度是否健全,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嚴格,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貨幣資金能否健康運轉,關系到企業的財產是否安全。
面對如此亂象,中小企業應如何應對呢?
1.加強學習,增強企業管理層、財務及相關人員的法律、法規意識,做好會計基礎性工作
首先,管理層應當率先學好財經紀律及相關制度,以便清楚地知道在管理企業財務工作中應該遵循哪些法規制度?怎樣遵循?而不是發揮“個人主義”隨性指揮或是去觸碰那些“高壓線”。只有管理層樹立了正確的法律法規意識,意識到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的重要性,才能將企業員工帶動起來,讓上下形成共識,進而營造一個人人“不想”違規的良好環境,讓企業財務管理走進良性循環。
其次,要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作為企業的會計人員,應該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如至少應該持有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證即上崗證,應具有職業判斷能力,而且應該按規定定期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新的規章制度,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同時監督企業的日常經濟業務是否合理、合法、合規。會計人員除了應具備專業知識外,還應當遵守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就職人員的職業品質、工作作風和工作紀律的統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應當遵循的與其特定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會計法》明確規定,作為一名會計人員,應當愛崗敬業、熱愛本職工作、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對于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建立健全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強化企業對現金業務的管理控制
(1)建立不相容職務崗位分離制度,確保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不相容職務分離的核心是“內部牽制”,它要求每項經濟業務都要經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或人員的處理,使得個人或部門的工作必須與其他人或部門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聯系,并受其監督和制約。比如會計工作崗位,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或者一崗多人。但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不得由一人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全過程,而且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以減少貪污舞弊現象地發生,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2)應當對貨幣資金業務建立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制度中應明確規定審批人的審批權限,不得越權審批,只能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并在審批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審批程序嚴格按提出支付申請、支付審核、支付復核、支付辦理四個步驟進行。因應中小企業特點,審批提倡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原則,這樣有利于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法律性、權威性、嚴肅性。而對于貨幣資金業務的經辦人則應當在職責范圍內,按照審批人的批準意見辦理貨幣資金業務,在辦理過程中應根據經過批準并審核無誤的支付申請及相關憑證,按批準的金額、支付方式、收款單位等辦理支付手續,并在付款憑證上加蓋“付訖”章,而對于審批人超越授權范圍審批的貨幣資金業務,經辦人員有權拒絕辦理,并及時向審批人的上級授權部門報告,行使會計人員的監督職責。
(3)建立票據和財務印章保管制度。有了票據和印章,就可以支配企業的貨幣資金運動,所以應明確各種票據的購買、保管、使用及注銷等環節的職責權限和程序,并專設登記簿登記,防止空白票據的遺失和盜用,另外還要加強銀行預留印鑒的管理工作,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要的全部印章,未經批準嚴禁在票據上簽章。
(4)加強企業內部監督檢查或建立內部審計制度。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考慮建立內部審計制度,這樣可使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從而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大多數中小企業都無法建立,所以應該還是強調要加強企業內部監督檢查,就貨幣資金而言主要是對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收付業務進行監查。
對現金主要是檢查現金收入有沒有及時入賬并繳存銀行,現金支出有沒有按現金管理條例執行,對此企業可定期、不定期對現金進行盤點,并與會計賬相核對,以此來監督出納人員的工作,增強他們的責任感,進而保證企業的資金安全。
對于銀行存款,則要求出納人員認真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并與銀行對賬單逐日逐筆核對。若不符應及時查找原因,若是未達賬項應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月末應與會計賬核對,達到賬實、賬賬相符。
三、加強對現金業務的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
加強銀行對企業現金業務的監督,在開戶銀行對企業現金業務監督不到位的情況下,政府應賦予審計、財政等部門對現金業務的監督權力。同時,鼓勵媒體和群眾參與現金管理監督。
中小企業已然成為國家經濟命脈,其生死存亡密切關系著國計民生。而貨幣資金是企業的血液,關乎企業的存活,因此,只有管理好企業的貨幣資金,才能讓中小企業更好地成長,從而發揮其主力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楠.中小企業如何加強貨幣資金的控制[J].今日科苑,2010,(20).
[2] 李敏.論中小企業貨幣資金的內部管理[J].當代經濟,2011,(24).
[3] 陳敏.論企業貨幣資金的內部會計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