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9年,深圳市明確提出以行政改革作為新一輪改革突破的大部制改革思路,在遵循大部制基本原則前提下,按照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分離、相互制約要求,對政府機構進行重新整合,擴大部門職能范圍,促進部門相互協調,最大限度減少機構重疊,避免職能交叉、權限沖突。光明新區在大部制平臺下,實現紀檢監察審計合署辦公。
關鍵詞:大部制;審計監督;企業扭虧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3-0241-02
光明新區作為深圳市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率先推行大部制改革。在“大監督”工作格局下,該區利用紀檢、監察、審計合署辦公優勢,對群眾投訴反映較多的某國有企業,以信訪提供的接待費高、經營管理較亂、用人制度不合理、供給的飲用水水質較差等線索為突破口,采取審計在前查出問題,提出整改建議,紀檢、監察跟進處理問題,對違紀人員進行責任追究,紀檢、監察、審計聯手辦案,幫助企業加強班子建設,扭虧為盈走出困境,保證了企業的健康發展,確保了居民用水安全。
一、信訪提供線索,審計進點查處
光明新區紀檢監察局信訪科室受理了某國有企業的一件舉報信,按照新區領導的指示對涉及接待費過高、內部管理較混亂、企業虧損數額較大等線索交給了新區審計局,根據信訪提供的線索,新區審計局派出審計組進駐該公司現場,并制定審計方案,重點對該企業2008年至2009年4月財務收支進行了就地審計。審計過程中查閱了該企業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及與經濟活動有關的電子數據、文件、合同、協議及會議紀要,并積極開展內查外調,到主管部門走訪咨詢,分析企業虧損原因。本著對事不對人,公正負責的態度,終于查實了企業有關情況,發現了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通過審計取證,發現該企業舉債經營、財務狀況嚴重惡化,經營不善,造成不合理損耗及企業虧損等管理不規范問題,依據《審計法》和《審計法實施條例》等審計法律法規,按照依法、獨立審計原則,經審計局業務會議討論,并報新區領導班子審議,就審計發現的問題出具了審計報告,提出了降低自來水損耗率,減少損失浪費、規范工程項目管理等整改意見建議,同時,對企業負責人涉嫌違紀行為的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及時移交給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二、紀檢監察介入,強化責任追究
光明新區借助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合署辦公的優勢,在審計過程中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審計部門及時將企業領導涉嫌違紀等信息提供給案件科,案件科及時受理跟進,及時介入該企業的前期核查,做到早介入、早調查,改變了以往被動等待審計結果的狀況。在案件審計過程中,紀檢監察部門根據審計部門提供的《案件移交線索資料交接清單》,迅速介入調查,核查該單位負責人在企業經營管理不善虧損嚴重等方面所應承擔的責任。紀檢監察部門對該事件非常重視,局領導多次組織業務骨干召開案情分析會,制訂工作方案確定審查重點,解決審理過程中的疑難問題。案件科為充分收集證據,多次深入企業進行現場核查和實地取證,并與相關當事人進行約談,多方了解企業經營管理現狀,掌握第一手資料。
在審計部門的配合下,案件科對企業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數據篩查,按照紀檢監察部門辦案的基本要求,采用以審計結果為基礎,以必要的補充取證為手段,以內查外調相結合的方法,盡量避免重復檢查和重復勞動,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就形成了初步核查結果,有效節省了時間、人力、物力等資源。依據審計結果和紀檢監察部門的調查事實,目前主管部門已對該企業班子成員進行了調整,對主要負責人作出了免職處理決定,并委派具有豐富企業管理經驗的干部為該公司董事長,接手整治企業在生產經營、人事管理、查違堵漏等方面問題,幫助企業理順關系,渡過難關。紀檢監察和審計部門聯合辦案,提高了辦事效率和威懾力,強化了審計事后整改的力度。
三、審幫促結合,整改效果明顯
審幫促結合,是這次紀檢監察審計聯合辦案的主要做法之一,也是主要收獲之一。紀檢監察審計部門的工作落腳點最終還是體現在幫促企業改進管理提高效益上。目前,新區根據紀檢監察審計部門的建議,已計劃投入3至5千萬元,改造片區供水管網,降低自來水損耗,保證群眾用水安全。與此同時,該企業也根據紀檢監察審計部門的建議,采取強有力的整改措施,提高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目前,虧損局面正在扭轉。
該企業采取的主要整改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有:
(一)加快水廠建設,提高自產水生產能力。為更好挖掘企業自身潛力,盡早扭虧增盈,對因拆遷原因停產的一主要水廠加緊重建,今年5月份該水廠試運行成功,自產水與外購水比例由26%直線上升到95%,虧損局面有望扭轉。
(二)加大查違堵漏力度,減少水資源人為損耗。一是建立了全天候搶修隊伍,加大了供水巡查力度,水管爆裂漏水一經發現,即時搶修,供水搶修率達99%;二是安裝片區監控總表,規范消防用水水表報裝,及時發現和減少漏水損失,截至目前,已安裝監控總表30個,便于掌握對各用水區域的供水回收率;三是成立了三支用水稽查隊,分片區逐家逐戶尤其是企業用水戶進行地毯式檢查,發現偷水行為立即查處,供水秩序明顯好轉。四是加強外購水抄表管理,堅持做到專人每天定時抄表,及時準確掌握外購水水表運行情況和外購水量,再未出現外購水量靠估算方式計量問題。
(三)強力推進供水管網改造,保證群眾用水安全。光明片區供水管網已使用多年,部份管網已老化生銹,北片區居民反映自來水中帶有鐵銹,在審計中也發現該企業的自來水損耗率比行業標準多出一倍,為保證居民飲用水安全,降低企業供水損耗,新區政府也計劃投資3-5千萬元,用于改造老化管網,目前,已完成了北片區的供水管網改造工作,北片區企業、居民飲用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其他片區的改造工作也列入議事日程。
(四)明確崗位職責,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對公司未有明確規定的一線人員制定明確的崗位職責,明確了查違、搶修、抄表人員的具體職責,對上述人員違反崗位職責,造成公司損失的,要追查責任,防止互相推諉、扯皮現象。為強化內部管理,該企業建立了業務例會制,由各部門負責人按時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和存在的業務問題,通過業務例會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公司還建立了用水水表報裝備案制度,對新裝的用水戶及時登記備案,防止內部人員利用職權私接水表。
參考文獻:
[1] 密國強.國有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企業導報,2013,(2).
[2] 候睿夫.淺析深圳”大部制”改革的作用及改革中需注意的問題[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4).
[3] 田會冬.關于大部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