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深入調研發現,學生專業特性、設備原因及條件限制等方面,影響了四川音樂學院圖書館的利用率。所以,應該采取多種舉措,來提高四川音樂學院圖書館利用率,如改善照明條件,保證空調正常使用,改善網絡條件,增加文化氛圍,加強圖書館利用宣傳,全面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等等。
關鍵詞:四川音樂學院;圖書館;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G2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3-0265-02
四川音樂學院(后文簡稱:川音)圖書館擁有中國9所音樂學院中建筑面積最大的館舍(院本部圖書館和新都校區分館共16 000平方米);總藏量達115.5萬冊,為中國31所藝術院校中藏書最多的圖書館。川音圖書館讀者利用情況如何?需要采取哪些舉措不斷提高圖書館的利用率?“提高川音圖書館利用率的對策研究”項目課題組針對這些主題展開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川音圖書館當前利用情況
根據川音圖書館2012年的統計,全年讀者到館51萬人次,其中,到館閱覽的讀者34萬人次,借還圖書的17萬人次;外借圖書23萬冊次,各種電子資源點擊和圖書館網頁瀏覽100萬次。
川音現有在校學生約1.2萬人,以此為基數與其他綜合性高校圖書館利用情況相比較可見,前往川音圖書館閱覽的讀者數量不多,借出圖書數量較少。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總體結論:目前川音圖書館整體利用率不高。
二、川音圖書館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要不斷提高川音圖書館的利用率,就必須詳細查找分析目前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各項提高利用率的舉措。通過調研,發現主要由于學生專業特性、設備及條件限制等方面原因,影響了川音圖書館利用率。
1.學生專業因素。首先,與其他專業學生需要充分利用圖書館從而大量閱讀各類文獻相比較,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極其特殊,他們需要大量時間用于藝術練習和實踐。藝術專業學生平時練琴、練唱、練畫、練舞等藝術練習占用很大一部分時間。例如,一個學鋼琴的學生,每周上1課時專業課,而他每周練琴的時間不能少于10 課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很好地完成作業。再加上其他基礎課、專業課的練習時間和完成課程作業時間,以及經常性開展的藝術演出等藝術實踐活動時間,使得藝術專業學生不能夠像其他專業學生那樣有充足的時間利用圖書館資源。其次,一直以來,高等藝術教育都存在一個問題,即重實踐、輕理論,從專業教師開始,認為藝術人才只要唱好、彈好、畫好,掌握技能即可,不用在理論方面、人文綜合素養方面過多花費時間。由此造成藝術專業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人文科學知識的輕視和忽略,不充分利用圖書館相應的文獻信息資源,影響了對圖書館的利用。再次,藝術類專業學生對如何利用圖書館相關知識掌握不夠,對圖書館的功能作用認識較為膚淺;撰寫論文時,不會使用許多常見的工具書,缺乏查詢知識的技能技巧。信息素養的欠缺,也極大地影響了川音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最后,不可忽視的是,受極度商業經濟思潮和金錢觀念的影響,許多藝術專業學生熱衷于經濟活動,課余時間前往演藝場所表演,或教學生等,沒有更多時間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行理論學習和充實提高。
2.設備原因。電子閱覽室電腦配置低,網絡速度慢。川音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大部分電腦配置過低,使用年限太長,使得電腦運行速度慢,且容易出現故障。尤其是新都校區分館,電腦主機是2006年由計算機中心移交的,已根本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加之學院校園網整體網絡速度慢,因此,不論是院本部圖書館,還是新都校區分館,前往電子閱覽室利用資源的讀者都很少。兩校區圖書館管理系統傳輸信息慢。由于經費原因,學院兩校區間網絡沒有通過速度較快的專線連接,因此圖書館只能在有限的經費內自行租用電信專線,帶寬僅2M,兩校區圖書館管理系統傳輸信息很慢,造成新都校區分館借還圖書極為不便,處理一個讀者的借還書,有時長達半分鐘,極大的影響了讀者的借書體驗,抑制了讀者到館閱覽和借書的熱情。
3.條件限制。川音新都校區有約9 000名在校生,理應是利用川音圖書館的主體,但川音圖書館新都校區分館卻由于建筑、安裝、裝修等原因,沒有舒適的條件吸引更多讀者前往利用。圖書館燈光設計不合理,照度不夠。川音圖書館新都校區分館閱覽室及外借室均采用日光燈管外罩磨砂玻璃照明,由于燈管功率及灰塵等原因,使得圖書館全館照度嚴重不足,極大地影響了讀者的閱覽活動。另外,圖書館大廳、走廊采用普通節能燈管,同樣照度不足,晚上整館都顯得極其昏暗,不能激發讀者前往的興趣。圖書館空調效果不好。川音圖書館新都校區分館采用中央空調,但自2006年圖書館啟用開始,中央空調即不斷出現故障,主要體現在:夏天不制冷、冬天不制熱,噪音大、氣味大。另外,根據學院安排,圖書館空調電費由學院委托的物業管理公司承擔,而空調控制房由物管管理,因此,為了減少支出,物管經常在需要的情況下仍然不開啟空調。
三、提高川音圖書館利用率的措施與建議
調研發現,川音圖書館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提高利用率,包括:增加新都校區分館開館時間,閱覽時間自7:30至22:00(全國音樂藝術院校中開館時間最長);開展新生利用圖書館教育,增進新生對圖書館資源及服務的了解;開展電子資源利用講座(包括主動聯系到院系開展講座),將到館專業資源主動提供給相關院系;有針對性的增加專業圖書和電子資源采購,等等。
課題組通過調研認為,上述舉措有助于吸引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但川音圖書館還可以從更多方面著手,繼續提高圖書館的利用率。
1.改善照明條件,保證空調正常使用。良好的照明是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服務的基本條件。而目前川音圖書館新都校區分館普遍存在照度不夠,館舍昏暗的問題,嚴重影響讀者的正常利用。據了解,圖書館早已多次就照明整改問題向學院提出申請,因各種原因學院遲遲未能解決。在此背景下,圖書館仍應繼續不斷的向學院闡明問題的嚴重性,進而獲得學院支持改善照明。空調正常運行是提高圖書館舒適度,吸引讀者到館閱覽的重要設備。目前,川音圖書館新都校區分館空調無法達到正常要求,盡管學院進行了維修,但成效不明顯。圖書館應協調并督促學院相關部門全面維修中央空調,解決空調故障;同時,就空調開放時間問題向學院反映,積極與物業管理部門協調,妥善解決空調開放時間的問題,確保在需要的任何時間,均能快速的開放空調。
2.改善網絡條件。根據調研發現,網絡條件極大的制約了新都校區分館為讀者提供服務的能力。一方面,兩校區圖書館管理系統信息傳輸速度慢,影響讀者借還圖書速度,導致讀者長時間排隊等候,抑制了讀者的借書熱情;另一方面,新都校區分館電子閱覽室及館內公共WIFI網絡速度慢,使得利用電子資源的讀者和攜帶便攜式設備上網的讀者數量減少。因此,圖書館應繼續向學院報告網絡相關情況爭取支持,在兩校區網絡狀況得到根本改善前,圖書館應繼續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緩減網絡緩慢對圖書館服務的影響。比如,在一定的經費內擴大專線連接帶寬,提升兩校區圖書館管理系統連接速度;加強對工作人員工作時間上網的監管力度,確保工作人員對網絡的訪問不影響圖書館管理系統的使用;合理調整圖書館專線和新都校區校園網絡的使用,力爭做到電子閱覽室、WIFI及圖書館管理系統網絡帶寬的平衡分配;將網絡速度對圖書館服務影響的實際情況告知讀者,取得讀者的理解;等等。
3.增加文化氛圍。圖書館內部的物化環境,包括墻壁、門廳、過道、走廊、樓梯以及閱覽室內的家具擺設、文獻擺放等,均要體現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從而吸引更多讀者到館利用圖書館信息資源。但目前來看,川音圖書館的整體文化氛圍不足,尤其是新都校區分館文化氛圍更是欠缺,影響了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圖書館應爭取學院支持,采取多種方法改善圖書館文化氛圍。如新都校區分館大廳重新進行裝飾,可增加大型綠色植物,增加墻面浮雕;在大廳、內墻及走廊上布置壁畫、名畫、名人名言,在大廳和樓梯角落、閱覽室、借書處擺放綠色植物、花草盆景和藝術品等;調整閱覽室的窗簾、桌椅和書架,增加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狀的閱覽桌,做到款式和顏色協調、柔和,擺放整齊、規范,方便閱覽;保證借書處、閱覽室空氣質量,讓讀者有一個舒適幽雅、賞心悅目的閱覽環境[1]。川音圖書館文化氛圍的營造是一項系統工程,圖書館應根據自身的傳統和特色,綜合考慮圖書館文化的建設,營造與自身特色相溶的文化氛圍,樹立良好的形象,給讀者提供一個舒適、愉悅而又充滿文化氣息的精神家園[1],吸引更多讀者利用圖書館。
4.加強圖書館利用宣傳。川音圖書館應繼續采取各種舉措,宣傳推廣圖書館資源和服務。主要方法如:堅持開展新生利用圖書館培訓,力爭讓每位新生了解圖書館及其服務,激發其利用圖書館的興趣;繼續開設文獻檢索課,力爭將其列入必修課,并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使之更貼近藝術學生學習的實際;增加圖書館各類型資源利用講座,并不斷提升培訓質量,使之更切合藝術學生的需求;繼續加強學科館員制度建設,深化學科服務,讓學科館員真正深入各院系和科研單位,為所服務的讀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更加完善的文獻信息服務;繼續開展讀者服務宣傳月活動,做到內容更豐富,效果更明顯,從而宣傳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加強讀者與圖書館的聯系;等等。
5.全面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是圖書館為讀者提供良好服務的保證。川音圖書館應不斷加強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全面提高工作人員素質。主要舉措如:通過會議、談話、學習等方式,加強工作人員職業精神教育,提高工作人員敬業精神、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心;繼續開展青年館員業務技能考核,繼續舉辦館員講座,繼續開展館員業務培訓活動,不斷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掌握現代圖書館理念;為工作人員創造條件提高學歷層次,為工作人員提供機會參與各種專業會議和專業培訓等等。
通過調研,可以看出川音圖書館能夠為讀者提供基本的文獻信息服務,也吸引了大量讀者的利用,但因為各種原因,川音圖書館的利用率尚需提高。本次調研針對此問題提出了幾點對策,希望能夠有助于川音圖書館吸引更多讀者利用其文獻信息資源,提高川音圖書館利用率,從而提升川音教學科研水平,為川音早日建成人民滿意的藝術大學提供有力的文獻支持。
參考文獻:
[1] 王本玉.精心營造高校圖書館的文化氛圍[J].圖書館,2006,(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