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討定向運動的產生與發展,定向運動對大學生健康的影響,分析高校開設定向運動優勢與途徑,使參與者養成正確的定向運動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對探索定向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推廣途徑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定向運動;大學生;健康;影響
中圖分類號:G81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4-0101-02
一、定向運動的產生與分類
定向運動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項軍事體育活動。“定向”一詞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指在地圖和指南針的幫助下,越過不被人所知的地帶。真正的定向比賽于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挪威奧斯陸的軍營區舉行,標志著定向運動作為一種體育比賽項目的誕生。定向運動是一項精英人才體育項目,因為它基于挑戰,勇于嘗試從未被嘗試過的方案,并要求全身心地從雙腿到大腦以最高時效達到目標。
定向運動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能培養人獨立思考,獨立解決所遇到困難的能力及在體力和智力受到壓力下做出迅速反應,果斷決定的能力,還有助于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強大的社交網絡。當你的團隊同心協力,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奔跑,相互鼓勵,相互信任。忘情地穿梭于青山綠水之中,在“做”中體會到團隊的真諦,以及團隊對于個體的意義,個體之于團隊的重要性,充分體現出在“做”中學的體驗式培訓的精髓。定向運動,目前它的愛好者在北歐已“超過了足球”;在另外一些國家,則被列入軍隊或地方院校的“必修課”,從發展水平上看,定向運動具有挑戰性、冒險性、知識性、競爭性,同時,定向運動作為一種非常好的教育與娛樂的方式,對大學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定向運動是指運動員借助定向地圖和指北針,按組織者規定的順序和方式,自我選擇行進路線并到訪地圖上所標示的地面檢查點,以通過檢查點,用時較短者或在規定時間內找到檢查點,得分較多者為勝的一種體育運動。定向運動通常在森林中舉行,也可以在公園、校園,甚至城市街頭舉行;而且定向運動容易設計出滿足不同年齡、性別、體能和定向技能水平參賽者需要的比賽路線,因此參與定向運動很少受到條件限制。依運動方式可以分為徒步定向越野和借助交通工具定向兩大類。一類是徒步定向,如傳統定向越野跑、公園定向越野、接力定向越野、夜間定向越野院園定向越野、積分定向越野、五日定向越野。二類是工具定向,包括水上定向和陸地定向。
二、定向運動對大學生的作用
1.培養大學生運動參與的興趣。高校學生在身體素質、運動技能、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個體差別很大,單純以體能和技能考核來評定成績,與終身體育思想和大眾健身計劃不適應,一些學生因身體素質等原因影響了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符合體育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學校的傳統體育項目,由于場地與規則的限定性參與者少,觀眾多,而定向運動恰恰相反,大部分同學都可以加入這項運動,并在其過程中體驗運動的魅力。在定向運動的過程中,運動員要根據圖上標明的運動方向,進行地圖對照、路線選擇、尋找各檢查的點標,改變了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參與者的興趣。
2.完善大學體育教學模式。定向運動是一項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大眾性、競爭性和軍事意義的新興定向運動。教育部制定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指導方案中,已將定向越野定為必修課程。該項目的開展不僅能夠充分開發體育課程資源,完善體育教學模式,使學生從校園走向戶外,促進高校體育課程的多元化發展,更好地滿足體育課程目標的要求。
3.對大學生身體健康的良好作用。定向運動把人的體力和智力完美結合起來,在強健體魄的同時,培養人的獨立思考,獨立決斷的能力。定向運動是—項融軍事、健身、娛樂等諸項功能于一身的運動項目。它能夠促進各項身體素質的發展,并對提高速度耐力素質具有突出功效。定向運動比賽是體力、智力和技巧三方面的競爭,運動員體內大約85%~90%的氧氣都需最大限度地參與運動,既需要持久的耐力和良好的體能,又要求在比賽中,依靠自己的識圖和用圖能力正確選擇奔跑的方向、路線和點標。
4.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良好作用。定向運動環境更加開放,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能夠親近自然,享受陽光和新鮮空氣。同時,它對緩解精神壓力,改善不健康的心理傾向也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對于面對沉重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的大學生們來說,無疑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而且定向運動又是在戶外或曠野中進行,參與者與自然、社會融為一體,使得參與者得以釋放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壓力,愉悅身心。
5.對大學生社會適應的良好作用。定向運動對同伴的需求和依賴促進關系的發展:戶外的特殊的環境使個人出行是危險的,因此必須結伴而行。在整個過程中,必須和同伴一起,克服各種困難,個體對同伴的需要使之間的關系穩定而且親近。自己和同伴的需要也使個體容易產生自我的滿足感和責任感,在雙方的互相需要中形成穩固的關系,并培養了交流的能力。定向運動中需要個體和個體之間互相的配合,當這種互相配合的習慣漸漸養成之后,個體必然可以從配合中得到最優化的配合方式,并發展成一種能力而在現實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使用。
三、高校開展定向運動的優勢
1.良好的自然環境。定向運動的教學和比賽不需要專業場館,選擇一塊人與自然能較好融洽在一起的地方就行,同時也不像其他項目那樣在經費、器材等方面進行很大的投人,作為參與者有一個指南針和一張地圖就可以參加這項運動。大多數高校新校區都是依山傍水,校園內小橋流水,亭臺樓榭,這些都是高校開展定向運動教學、訓練和比賽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2.濃厚的文化底蘊。高校學生和教師都接受著高等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積淀,高校校園有很濃厚的文化底蘊。定向運動作為一種新生的文化現象,在這樣的人文環境中就會得以生根發芽。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他們在心理、生理、知識等方面都具備這些條件。只要正常的引導,他們能很快接受并創新這項運動,并在運動中體會快感和陶冶情操,同時也可為我國開展定向運動培養大批的后備人才。
3.人才市場和師資優勢。定向運動的普及、推廣、發展和完善需要有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科研人才,中國高校具有這樣的人才市場和潛在優勢。各高校都有一支高水平的體育師資隊伍,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物質基礎。要使定向運動在中國得到普及、開展,并在今后的世界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就需要一批人才為之而奮斗,而高校正是一塊培育這一類人才的沃土,它對提高中國定向運動水平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四、高校定向運動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1.高校定向運動的教學目標。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增進身心健康,培養學生挑戰自我、戰勝困難、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精神,教會大學生如何在大自然中把握自己的行為去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社交能力,通過運動與人接觸,融洽關系,交流信息的社會適應能力。
2.定向運動的教學內容。定向運動已形成了較完整的教學內容,理論部分內容主要包括:定向運動基礎理論、地理知識、電腦繪圖、競賽組織與裁判、場地設施布置等。實踐內容部分主要包括:運動器材的使用、實地識圖、路線選擇、定向運動技能、體能訓練等。通過教學和競賽,主要培養大學生五大技能:一是熟練地使用地圖和指南針;二是在野外能夠迅速地辨別方向;三是在野外迅速、果斷又細心地選擇最佳的行進路線;四是具有良好的越野奔跑的體能和野外生存技能;五是較全面地掌握組織和開展定向運動的知識。運動員在跑的過程中還涉及到智力因素,包括思考、記憶、注意等認知素質。
3.有效、合理的訓練方法。定向運動成績主要是由體能和技能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定向運動屬于耐力性項,由于比賽情況的復雜性,運動強度在整個比賽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許多階段身體處于無氧工作狀態,因此,無氧代謝過程也是定向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征。腿部力量訓練也非常重要,它要求運動員不斷克服地表阻力,如斜坡、障礙物等。定向運動是一項身體運動,然而,它對運動員智力的要求比體力要求更高。運動員要在未知的地理環境中探索道路,整個過程包括計劃、思考、記憶和再認知等方面的信息加工。地圖是以二維形式存現地理空間的信息,人們在閱讀地圖時,需要把二維信息轉換為三維立體的信息存儲在大腦中,才能很好地理解地圖的含義。認識地圖是指有機體對于環境空間安排的一種內部表示形式。他認為動物在探路時,并不是以一系列雜亂的嘗試與錯誤行為,在強化的作用下從起點到達目的地,而是根據對情況的認知,獲得到達目的地的手段和途徑,這些理論成果都可以幫助我們來解決定向運動中遇到的問題。
五、結論與建議
1.做好宣傳推廣工作,一項新興體育項目要發展起來,需要做積極推廣和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運動并參與運動。學校及有關部門應協調各有關部門的關系,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來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如建立網絡以及相應的比賽等。
2.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發展和認識需要,及課程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教材內容應多樣化、娛樂化、健身性、興趣性和文化性相結合,應以學生需要為主導,為學生創造更高的價值。
3.教師等應讓有關部門管理者、家長等徹底放下思想包袱,定向運動非常適于在校園周邊有廣闊山野的高校中開展。盡量選擇安全設施較好的場地,以及運送學生的交通工具,有條件的話,可以根據內容和預算加入相應的活動保險及個人安全保險,以解后顧之憂。
4.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如果在高校中推廣定向運動,必須以俱樂部或定向運動協會的形式來開展,要培養—批具有定向運動專業知識的骨干力量,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促進定向運動的迅速普及。教育及有關管理部門應多舉辦定向運動培訓班和學習班,組織教師與開展較好的學校和地區進行學習和交流,不斷充實教師教學水平,吸取先進經驗,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5.科學化、規范化、系統化進程的缺失制約著中國定向運動的發展,中國定向運動目前仍處在低水平的發展階段。近年來,教育界開始給予中國定向運動更多的關注,使高校定向運動開始進入快速發展前期,制約高校定向運動發展的各種因素將逐步得到克服,高校定向運動即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參考文獻:
[1] 陳小蓉.定向運動與野外生存訓練[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11.
[2] 梁國喜,梁華.大學生定向運動的開展及其能力培養[J].體育世界,2006,(3).
[3] 秦玲莉,彭光輝.構建定向運動技術訓練體系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4).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