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繼2008年和2010年先后推出的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后,美聯儲于2012年9月再次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美國實施的QE3雖然并非直接針對中國保險業,但也不可避免地會通過匯率及物價的變化等因素間接影響到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為有效應對美國QE3的影響,中國保險業有必要充分利用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低成本優勢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切實拓寬投資渠道以提升收益水平,并不斷優化產品設計進而有效激發保險需求。
關鍵詞:量化寬松政策;匯率;物價變動;美國;中國保險業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5-0148-02
引言
美聯儲在2008年和2010年先后推出的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在刺激美國經濟復蘇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其效果卻未能持續。2012年第二季度以后,美國經濟再次面臨下行趨勢,而歐債危機的發生又通過對出口、證券市場及信貸市場等方面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經濟的低迷狀態。為有效刺激經濟復蘇,美聯儲于2012 年9 月中旬再次宣布推出量化寬松政策(QE3),其核心內容主要是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繼續執行賣出短期國債、買入長期國債的扭轉操作,以及將到期的機構債券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本金進行再投資等,直至就業市場前景呈現顯著的改善。與此同時,美聯儲還承諾將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0.25%的超低區間,并計劃將這一水平至少延長至 2015 年[1]。
美國實施的QE3政策對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雖然該項政策并非直接針對中國保險業,但在國際經濟、金融聯系日益密切的現實背景下也不可避免地會對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而現有文獻恰好對此缺乏必要的關注。本文擬對美國QE3影響中國保險業發展的基本路徑進行探討,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這對于中國保險業在新時期有效應對美國QE3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美國QE3影響中國保險業發展的基本路徑
從美國QE3的具體內容來看,其對中國保險業的影響總體上是間接性的。一般說來,美國QE3主要通過以下兩個基本路徑對中國保險業產生影響。
(一)通過匯率的變化對中國保險業產生雙重影響
QE3的實質是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以提高貨幣供應量,也可視為直接增印鈔票。因此,隨著QE3的逐步實施,大量美元將流入市場,美元匯率隨之下跌,人民幣匯率也就相對升值(李婭、溫連青,2011)[2]。匯率的變化對保險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如學者盛春鳳(2007)認為匯率變化會導致實際收益減少或支出增加、資金縮水或經濟成本增加[3],劉冀廣和李敏(2008)等認為匯率波動會影響保險行業資產及保險承保[4]。歸納起來,美國QE3對中國保險業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提高外資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和費用水平,也同時降低國內保險公司的國際化成本
中國保險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對國際保險機構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近年來大批國際知名保險機構陸續進駐中國市場。人民幣升值就意味著外資保險機構在中國的經營成本和各項費用會上升,進而降低其預期的利潤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保險機構面臨的來自外資保險機構的嚴峻的競爭壓力。當然,由于國內保險市場的巨大潛力及國際保險市場日趨飽和等多方面的原因,人民幣匯率升值對外資保險機構業務擴張的制約作用將是有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幣升值也就意味著國內保險公司在海外經營的成本和費用水平將下降,這顯然有利于國內保險機構的國際化發展。
2.降低保險公司的涉外業務收入
人民幣升值,使得以人民幣計價的國內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明顯減弱,導致中國出口貿易量的減少,出口貿易有關的保險業務如出口貨物運輸保險及出口信用保險等的業務收入也就隨之下降。另一方面,受人民幣升值因素影響,出口企業經營壓力增大,出于縮減成本考慮,也會傾向于減少投保支出。
(二)通過物價的變化影響中國保險業的發展
美國QE3的推出,使得全球美元流動性更加充裕,更多投機資金進入大宗商品炒作,從而促使大宗商品價格走高(白云輝,2012)[5]。中國大宗商品對進口的依賴性很強,這就使得中國大宗商品的成本顯著增加,進而導致國內物價上漲,這也即所謂的輸入性通貨膨脹現象。
物價上漲對保險業的影響也是多層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物價上漲使保險公司的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
投資是保險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中國保險市場發展報告(2012)》,2012年中國保險行業總資產中約93.2%都用于投資[6]。雖然法律允許的保險投資渠道已較為廣泛,但受當前投資環境的約束,中國保險公司投資實際上仍主要集中在各類債券及存款項目上,物價上漲不但降低債券投資的實際收益水平,同時也嚴重削弱銀行存款的實際收益,所以,中國保險公司的實際投資收益水平會因物價上漲而下降。
2.物價上漲會增加保險公司的營運成本
營運成本的增加通常是物價上漲給保險公司造成的最直接、最顯著的影響。保險公司的費用開支主要是各類運營費用和與銷售保單相關的費用,主要包括勞動成本、辦公費用、基本業務費用以及保險員工的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等。物價上漲通常會導致這些費用增加,一旦這些費用的實際支出超過保費中預定的費用計劃,還可能嚴重影響保險公司的預期利潤。而且從歷年保險業經營的實踐來看,各類費用的增長速度一般高于保費收入的增長速度,物價上漲會顯著增加保險公司的營運成本。
3.物價上漲會降低保險的有效需求
首先,對于投保人來說,保險通常被視為奢侈品消費項目,必須具備一定的收入能力后才會考慮購買,而物價上漲又削弱了投保人的實際購買力,所以會降低其投保欲望。另一方面,物價上漲也使得固定金額支付的保單實際保障程度下降,進一步抑制投保人的保險需求。
二、中國保險業應對美國QE3的主要措施
基于美國QE3影響中國保險業的基本路徑,為有效應對QE3對中國保險業的影響,當前,中國保險業有必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積極準備。
(一)充分利用低成本優勢,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
美國QE3促使人民幣升值,在使得外資保險公司在華經營成本上升的同時也降低了國內保險公司的海外運行成本,所以,當前保險公司應抓住這一機遇,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這對于中國保險公司充分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并借鑒和學習國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并切實增強國際競爭力等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深入拓寬投資渠道,切實提升收益水平
美國QE3無疑會降低中國保險公司的實際收益水平,所以,有效應對QE3的關鍵在于努力拓展保險投資渠道,并切實提升收益水平。考慮到當前國內資本市場尚不成熟和規范,投資風險較大的特殊情況,當前有必要重點考慮深入拓展諸如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公路、輕軌和地鐵等投資風險較小且收益較為穩定的投資項目。同時,考慮到新的國家金融形勢,監管部門也應積極響應市場需求,盡快推出相應的管理細則和實施方案,拓寬保險公司的外匯資金運用渠道,增強保險公司外匯投資的收益水平。
(三)優化產品設計,激發保險需求
在保險金額固定不變情況下,通貨膨脹會降低其實際保障水平進而削弱保險需求,為此,保險公司有必要重點研發和推廣保額可隨物價波動而靈活調整的系列產品,注重其抗通脹功能,使得被保險人的實際保障程度盡量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進而增強其投保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考慮到中國絕大多數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有限的實際情況,保險公司還應注重低費率、低保額保單的研發,從而激發部分低收入群體的保險需求。
參考文獻:
[1] 畢吉耀,張哲人.美國QE3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中國金融,2010,(19):48-50.
[2] 李婭,溫連青.對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經濟學分析[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1,(2):77-81.
[3] 盛春鳳.保險市場匯率風險淺析[J].世界經濟情況,2007,(11):56-59.
[4] 劉冀廣,李敏.論人民幣升值對保險業的傳導機制[J].保險研究,2008,(12):30-33.
[5] 白云輝.美國QE3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中國應采取的對策[J].經濟縱橫,2012,(11):154-155.
[6] 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中國保險市場發展報告[R].2012.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