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收集了遼寧省14個城市在經濟實力、公共基礎設施、人才科技水平、政府作用、對外開放程度五個方面17個指標的數據,運用主成分分析法計算綜合得分,總結遼寧省城市競爭力排名,并對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提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主成分分析;城市競爭力;遼寧省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5-0236-03
城市競爭力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具有豐富的內涵[1]。國外對城市競爭力的研究主要有彼得的城市競爭力理論,Douglas Webster的城市競爭力理論,Lain Begg的城市競爭力“迷宮”理論等。國內對城市競爭力的研究比較深入,保鵬飛提出了城市競爭力的“弓弦箭模型”,連玉明提出“城市價值鏈理論模型”,寧越敏、唐禮智的城市競爭力理論等[2]。對遼寧省城市競爭力進行研究,有助于客觀地認識各個城市所處的地位、優勢和不足,以便于制定適合各個城市發展的有效策略,發展遼寧產業經濟,提升遼寧戰略地位[3]。
一、研究區域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范圍和指標體系的建立
研究范圍是遼寧省的14個地級市:包括省會城市沈陽,沿海城市大連、丹東、營口、盤錦、錦州和葫蘆島市,以及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阜新、鐵嶺和朝陽市。
根據科學性、主體性、綜合性、層次性、動態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在借鑒和參考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數據的可獲取性,依據城市發展的相關理論,結合遼寧省的實際情況選取了經濟綜合實力、基礎設施、人才科技水平、政府作用、對外開放程度共五大類 17項指標,收集了遼寧省城市競爭力評價的樣本數據(見表1)。
(二)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它在客觀數據的基礎上,根據數據之間的關系,即數據之間的相關性,來求出各指標的重要性程度,即權重。主成分分析法能很好地剔除待處理問題中的重復信息,并能保證綜合后的變量互不相關,所以適用于城市競爭力問題的分析與評價。
基本步驟[4]:(1)對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以消除不同指標間的量綱差異和數量級間的差異,使各指標之間具有可比性。(2)計算相關矩陣并求特征值。計算相關系數矩陣 R,并依此計算其特征值與特征向量。特征值λi(i=1,2,…,m)大小反映了各個主分量在描述被評價對象上所起的作用。(3)計算主成分和累計貢獻率。當累計貢獻率達85%~90%以上時,主成分一般取特征值λ1,λ2…λP所對應的第 1 項,第 2 項至第 p(p≤m)項。(4)計算主成分綜合得分。根據得分高低排名,進行競爭力評價[5](數據主要來源于2012年遼寧省統計年鑒)。
二、研究結果及分析
通過用SPSS軟件對原始數據作標準化處理,并對標準化后的數據矩陣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和主成分累積貢獻率(見表2)。
由表2可知,第1、第2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已高達 91.484%,這里取累積貢獻率90%以上時特征值λ1,λ2,…,λt所對應的第1、第2,…,第t(t≤p)個主成分。本研究只需選擇前2個主成分,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較充分地描述原始數據所包涵的信息。由此計算出遼寧省14個城市的競爭力得分(見表3)。
由表3可知,大連、沈陽和鞍山綜合得分均大于0,排名靠前,表明其城市競爭力最強,大連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港口、工業、商貿和旅游城市,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貿易口岸,海陸空交通便利,工業部門齊全,成為2011年遼寧省經濟實力位居第一的城市。沈陽作為遼寧省省會,為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同時也是一個老工業基地,從2003年開始實行的振興計劃,推動了沈陽工業,實現了快速發展。遼寧沿海經濟帶的丹東、錦州和營口市的城市競爭力排名僅次于上述三個城市,特別是營口市,位于沿海經濟帶,又是沈陽經濟區的重要城市,獨特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城市競爭力排名全省第四,而盤錦和葫蘆島市因其地理位置、資源和港口條件的影響,城市競爭力排名則相對靠后,表明沿海區位優勢、對外開放度及港口等因素對城市競爭力的影響作用是強大的。沈陽經濟區的本溪、撫順依其經濟較強的綜合實力和鄰近省會的區位優勢,城市競爭力的排名居中,遼陽城市競爭力排名則相對靠后。而遼寧西北的朝陽、阜新和鐵嶺市總體經濟實力較弱,綜合得分最低,排名最后,其城市競爭力水平低。
三、遼寧省城市競爭力提升的策略
(一)增強城市經濟實力,制定科學發展規劃
經濟實力是地區發展的重要衡量標準,其競爭力最根本的表現就在于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6]。遼寧省作為中國的老工業基地,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在產業結構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而,制定科學的經濟發展規劃,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基礎。
(二)提升政府管理職能,完善基礎服務設施
城市競爭力的提升,政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提升城市競爭力中政府的職能定位主要應體現在提供公共服務、加強協調和創新職能上[7]。政府應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協調城市產業布局,以保證產業政策自身、產業政策與相關政策的協調和完善,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8]。
(三)增加人力資本投資,培養高素質人才
人力資本投資不僅是城市競爭力的直接推動力,同時它通過對資本、產業的作用、科技的創新來決定城市競爭力,人力資本投資與城市競爭力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9]。因此,政府應通過人力資本投資,利用教育、培訓、科技開發等形式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城市科技進步,提升城市競爭力[10]。
(四)推動外貿進出口業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程度
城市的發展不應是孤立地發展,而是要有效地借助外力。政府可以以市場為導向,制定優惠政策;以各行業專家和專業人才為基礎,建立謀劃招商引資項目[11]。遼寧南臨渤海與黃海,沿海城市眾多,可利用天然地理優勢引進相關項目,培育產業集群[12],發展外貿行業,擴大對外開放程度。
參考文獻:
[1] 倪鵬飛,卜鵬飛.城市引領中國崛起——中國城市競爭力十年(2002—2011)研究新發現[J].理論學刊,2012,(12):48-53.
[2] 李小江.城市競爭力指標體系:理論機制與實證檢驗——以成都為例[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1.
[3] 鄭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遼寧省城市競爭力評價[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1.
[4] 林海明,張文霖.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詳細的異同和SPSS 軟件[J].統計研究,2005,(3):65-69.
[5] 劉卿.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2006.
[6] 郁玉兵,曹衛東.安徽省城市競爭力比較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7,(1):3-5.
[7] 王艷,楊靜.政府在城市競爭力提升中的職能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10):151-152.
[8] 張曉蘭,張一.沿海地區城市競爭力比較分析——以長三角與珠三角區域為例[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05-109.
[9] 惠能.人力資本投資對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影響分析——以烏魯木齊為例[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碩士論文,2012.
[10] 李光全.中國城市競爭力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解[J].開發研究,2013,(2):6-9.
[11] 王森勛.藍色經濟區視角的日照城市競爭力提升策略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2,(4):71-73.
[12] 呂斌,和朝東.從區域的視角分析提升煙臺城市競爭力的戰略[J].城市發展研究,2005,(3):69-75.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