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轉移定價又稱轉讓價格,是跨國公司內部或關聯企業間銷售和采購商品、勞務、技術時的一種內部價格。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活動的擴張以及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內地上市公司也不斷增多。這些公司利用關聯交易制度的不規范,通過轉移定價實現資金的自由調撥與配制,逃避東道國的市場價格控制和外匯管制等以維持市場競爭能力,最終實現高利潤的目的。
關鍵詞:關聯企業;轉移定價;國家稅收;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8-0018-02
一、關聯方及關聯方交易
根據會計國際準則IAS24,下面情況符合關聯方定義:在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如果兩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關聯方交易是指在關聯方之間發生的轉移資源或業務的事項,而不論是否收取價款。主要有:購銷商品或其他資產(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提供或接受勞務、代理、租賃、融資、擔保和抵押、管理合同、研究開發項目的轉移、許可協議等。
二、關聯方交易轉移定價的常見表現形式
1.有形實物資產的轉移定價。其主要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機器設備原材料、零部件等具有外在形態和可評估價值的實物;把利潤等形態的收入盡量轉移到稅負比較低的分支機構是該類轉移定價行為的主要模式。
2.無形資產的轉移定價。這類轉移定價的事物主要是專利技術、商標等無形但具可評估價值的,關聯公司間簽訂許可或技術支持、技術服務等合同是其主要轉移方式。
3.勞務合作、租賃中的轉移定價。這類轉移定價的載體其實包括兩種,一是勞務費用,為了免稅和扭轉盈利為虧損,對于零部件制造業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他們通常會通過虛擬提供勞務的方式,將勞工費轉移到其他分支或相關機構,來制造假虧損現象以達到此目的;二是固定資產租賃費用,例如某集團公司購置相關設備后,先以低價租給稅率低的分支企業,再讓后者以高價租給稅率較高的相關組織,這樣不僅利于避稅,還減少了公司的籌資成本。
4.金融領域的轉移定價。這類主要有貸款、證券交易、資本融資。為了在各公司間重新分配利潤,大量跨國公司與其關聯企業之間通過貨幣及證券借貸業務,利用自行提升或壓低的利率來達到目的。
三、中國關聯企業轉移定價的目的及影響
(一)目的
1.減輕稅負。在中國,不同地區稅收政策不一樣。一方面關聯方企業利用地域性稅收政策差異,將利潤轉移到稅率低的地方。另一方面,他們會把盈利企業的利潤轉移到虧損企業,從而實現整個集團稅負最小,最后擴大集團利潤。
2.粉飾業績,樹立良好形象。關聯企業的母公司可能會通過低價向新型子公司提高原材料、勞務等,高價購買其產品等來提高新型子公司利潤率和競爭力。有些上市公司股東將優質資產轉移到上市公司,因此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得到增強和財務狀況看起來更加樂觀。
3.少數人謀私利。有少部分人為了謀取自己的利益,將企業的資產轉移到主要的投資人或管理人員所控制的或者有重大影響的企業。
4.粉飾業績。關聯交易中的轉移定價可以讓上市公司利潤虛增,提高獲利能力,讓經營狀況顯示得更樂觀。因此這將會減少上市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的壓力,吸引更多投資者。
5.規避風險。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他們通過關聯方交易轉移定價可以轉移和優化產業結構,同時也可以將利潤轉移進國內,避免東道國政治風險、外匯風險、通貨膨脹等等。
6.基于內部考核與激勵的轉移定價。現代責任會計中為了考核各個利潤中心的業績,往往通過制定內部轉移定價,來考核各中心的盈利能力。
(二)關聯交易中轉移定價帶來的影響
1.國家財政收入的減少。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或者中國上市公司會利用相關的稅收政策地域差異,通過轉移價格方法將企業利潤轉移到低稅地區的子公司,這樣公司可以總體繳納更少稅收。如果中國是高稅國的話,那么中國國家稅收無疑將會受到很大影響。稅收又是中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中國財政收入也將會減少。
2.信息披露失真。公司在關聯交易中通過轉移定價方式操作利潤、降低成本、轉移資產等,從而影響財務報表,粉飾業績。這無疑嚴重影響了信息披露的真實、可靠、客觀性。
3.市場機制。由于中國的市場機制還不成熟,關聯企業內部在關聯方交易時,他們低于或者高于市場公允價值的價格進行交易,這擾亂市場,不利于市場公平競爭。
4.國有資產外流。在有些中外合資的企業,外國跨國公司與中國企業的個別管理者相互勾結,他們以較低的轉移價格將國有資產轉讓到其他國家的分公司或者子公司,這將會導致中國國有資產的嚴重外流。
參考文獻:
[1] 羅秀延.淺談關聯企業的轉移定價[J].時代經貿,2007,(12).
[2] 張全興.企業跨境關聯交易特點、影響、對策[J].浙江金融,2007,(5).
[3] 劉念慶,溫勇.關聯企業的轉移定價與逃避稅問題[J].國際貿易,1993,(3).
[4] 張輯.公司轉移定價避稅的應對策略[J].統計與決策,2012,(1).
[5] 陳艷利.關聯企業轉移定價的稅務規制[J].財政研究,2006,(5).
[6] 李傳喜.對國際轉移定價避稅條件的討論和反思[J].北方經貿,2008,(4).
[7] 劉念慶,溫勇.關聯企業的轉移定價與逃避稅問題[J].國際貿易,1993,(4).
[8] 袁文祺.價格轉移是中國引進外資的一個隱憂[J].財貿經濟,1993,(3).
[9] 陳慧.論跨國關聯企業之間的轉移定價[J].時代經貿,2008,(1).
[10] 羅秀延.淺談關聯企業的轉移定價[J].時代經貿,2007,(S6).
[11] 李嘉倩.跨國公司轉移定價對中國經濟的影響與控制對策[J].甘肅農業,2007,(3).
[12] 徐鳳菊,吳珍.跨國公司的價格轉移對稅收的影響探析[J].當代經濟,2006,(7).
[13] 慕銀平,唐小我,劉英.關聯企業轉移定價研究綜述[J].管理科學學報,2004,(3).
[14] 張輯.跨國公司在華實施的轉移定價方法與對策[J].經濟師,2007,(12).[責任編輯 吳高君]
收稿日期:2013-06-18
作者簡介:唐燕(1991-),女,四川廣安人,學生,從事ACCA研究;程雨菁(1991-),女,重慶人,學生,從事ACCA研究;趙婧(1992-),女,安徽馬鞍山人,學生,從事ACCA研究;林語(1992-),女,福建福州人,學生,從事ACCA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