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裝甲兵工程學院是有著三十多年外訓歷史的全軍對外開放單位之一,擔負著外軍裝甲兵及外國商務人員培訓任務。“從受援國的實際出發,為受援國著想,積極幫助受援國軍隊提高自訓能力和掌握中國提供的武器裝備”的外訓工作方針,始終被貫徹到學院一切外訓教學中。結合外訓通信教學情況,從教學方法、教學特點、教學手段等方面,探討外訓通信教學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外訓通信;虛擬技術;檢測設備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8-0090-02
信息工程系擔負學院外訓指揮自動化、坦克通信及坦克電臺維修專業的培訓。建設的通信實驗室和電臺維修實驗室在推進外訓學員信息化教學,培養外訓學員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外訓通信教學的特點:一是裝備型號復雜化、多樣化、各類裝備結構各異。以外訓某型主戰坦克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坦克裝有新型無線電通信設備、火控系統、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及抑爆裝置。這些是區別于老式裝備的主要特征,并使整車構成中電部件的比重大為增加,對提高坦克的戰技性能有很大作用。二是外訓新老裝備并存,相應的外訓通信使用與維修教學變得繁重和復雜,一向被稱為“少數工種”的坦克通信教學在人員素質、維修手段和管理體制等方面都很難適應,使外訓通信的教學遇到不少困難,影響了外訓新裝備通信教學形成保教能力的進程,因而加強外訓通信教學改革的研究,提高外訓通信教學能力是刻不容緩的事。
一、外訓通信教學面臨的新情況
從外訓老裝備到新裝備整體性能有很大提高,其中通信設備的跨度有很大的提升,使外訓通信教學面臨新情況、遇到新問題,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傳統的外訓通信教學依賴大量實裝等教具。外訓通信課程實施中依賴大量裝備實物、掛圖、幻燈片和示教版。課程準備時間長,器材消耗大。從實施效果看,上述教學輔助設施的表現力差,外訓學員參與的機會少,教學的時效不高。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發展,外軍在采購信息化相應平臺上,也由單一、陳舊裝備,向現代信息化多元平臺靠攏。單一裝備型號教學已滿足不了外訓通信教學需要,裝備多元化設備容易受授援國采購成本限制。
2.外訓坦克通信設備已更新換代,新技術含量增加。外訓新裝備主戰坦克通信設備與五九坦克相比,新一代主戰坦克通信設備增加抗干擾能力;由定頻電臺變為跳頻電臺;由模擬車內通話器變為數字車內通話器:由單一信道向多信道變化和擴展頻帶增加指控系統等。其中信道機本身就由十多個模件組成。模件數量增加使得通信設備維修工作量增加了幾倍甚至十幾倍。
新裝備的坦克通信設備已淘汰了電子管而廣泛地采用了半導體分立元件和大、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厚膜電路等,電路設計采用了數字電子技術和微計算機技術。其結構組成的主要部分為以多層印刷電路板為核心的模件插件。同時還采用新型的貼片工藝,如DSP和CCM模件。這其中許多屬于高新技術,因而對坦克通信設備使用與修理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外訓通信教學修理的難度增加。老裝備的通信設備維修對象為電子管電路、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故障現象比較明顯,排除故障也比較容易。例如當第一代坦克通信設備信道機電子管放大器發生故障時,外訓學員可檢查電子管,燈絲不亮說明該電子管已損壞,拔下來換上一只好的即可;當第二代坦克通信設備信道機晶體管放大器發生故障,借助萬用表和普通無線電測試儀器確定可排除故障;當第三代坦克通信設備信道機發生故障時,傳統的無線電測試儀器如無線電綜合測試儀等滿足不了排除故障需求,需要頻譜分析儀和掃頻儀等專業無線電儀器儀表等。至于復雜的系統出了故障,查找故障點就更加困難,而排除印刷電路板的故障需要專業維修人員和專門的工藝設施和電子裝配的技能,其難度大為增加。
4.外訓通信使用與維修人員技術水平差別對外訓通信教學質量的影響。目前外訓通信使用與維修人員基本上是授援國選派的軍官和士官,同一教學班的外訓學員層次不規范化,學員的文化程度、專業水平、語言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有大學學歷,有的甚至沒有多少文化,有的外語水平很差。例如,有的英語班,只有領隊的口語水平還行,其他的外訓學員英語水平很差,只能在領隊聽懂后再由他用本國語言轉述。這種情況不但給教員帶來許多困難,也會影響教學效果。從知識結構上看具有電工基礎和晶體管電路的知識以及有關坦克通信專業的基礎知識教育水平相差較大,知識面不等。因而造成坦克通信設備的使用與修理保障困難。
5.外訓通信教學手段落后。外訓通信教學手段多數還停留在過去的那種書本、實物、掛圖的方式上,在書本、實物、掛圖不全的情況下,沒有充分利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彌補器材不足以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有相應的檢測方法及儀器相配合。檢測技術是獲取信息的手段;也是保證電子信息產品質量的主要手段。取得準確的檢測數據是促成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依據。反過來電子信息技術又是檢測技術發展的動力,如要求多功能、高準確度及實施動態測量等。近年來,為了改善外訓新裝備通信教學條件,信息工程系研制了一批通信維修檢測設備充實到教學一線,利用EDA虛擬技術將計算機輔助教學引入與坦克通信設備原理和維修相關的各門課程,發揮EDA虛擬技術在電路分析、仿真與實驗方面和虛擬維修的優勢,制作與課程各章節內容緊密相關的課件。建立EDA通信裝備仿真虛擬實驗中心,通過對EDA通信裝備仿真虛擬實驗的運用,創建仿真通信設備模件庫,改進理論課的教學方法和實驗課的操作模式,實現全面提高坦克通信及電臺維修專業各門課程教學效果的目的。EDA通信裝備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為外訓學員提供一個自由的創意空間,外訓學員可以在這里對所學專業理論與實踐的正確性進行證明,也可對解決某一工程技術問題的設想進行探索和實驗。如某國學員完成的“任意波形的生成與虛擬測試”實驗,為虛擬電臺仿真維修打下一定基礎。
6.外訓通信教學維修備件供應困難。由于新一代坦克通信設備中包含有大量的新技術、新部件,通信設備修理原則由第一、二代坦克通信設備換元器件修理原則變為第三代坦克通信設備換模件修理,它們的耗損率還沒有明確的統計數字,還拿不出明確的維修備件表,也未形成穩定的外訓通信教學維修備件供應渠道。這給外訓通信維修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部件分解后由于備件供應不上,長期不能恢復。由于對生產廠家不熟悉,在外訓通信教學維修器材的采購上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但成效甚微。另外新備件價格較高,外訓通信教學修理經費不足也會給備件供應帶來困難。
二、外訓通信教學改革
外訓通信教學改革應以外訓工作方針為依據,對傳統的外訓通信教學和教員隊伍的建設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革。
1.轉變思想是外訓通信教學規范化的前提。多年來,我們一直沒有改變過去的那種被動式的、陳舊的管理思想,還停留在輪訓的水平上,一切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培訓層次比較低,沒有根據形勢需要逐步提高認識水平,將建立窗口意識,上升到在外訓通信教學工作中作好友好工作的水平上來。外訓教學的計劃和管理的超前意識不夠,是造成教學計劃和管理上的不規范的根本原因。我們必須從思想上改變過去的那種陳舊的、落后的管理思想,逐步建立外訓窗口意識,把外訓教學作為學院的重要事情來抓,只有思想認識上去了,才能把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
2.注重人才培養,提高外訓學員技術素質。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裝備的出口量越來越大,新裝備的教學任務也越來越多,外訓教員原有的知識結構已越來越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完全靠教員自學已不現實,只有靠定期的進修和培訓才能盡快解決這個矛盾,并且是刻不容緩的。
新裝備需要高素質專業人才,院校應協助受援國把好外訓學員的選調,加強外訓通信專業的教學內容,盡快培養所需外訓人才。
提高外訓教學檔次,爭取達到本科學歷教育水平。初級外訓通信學員應對通信設備工作基本原理有全面的掌握,對各部件性能參數有深入的了解,能熟練使用各種原位檢測設備。中級外訓通信學員應對通信設備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有深厚的電子技術理論知識。高級外訓通信學員應有深厚的電子技術理論知識和有關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知識。
3.進一步完善外訓通信教學的檢測設備。經過幾年的努力,信息工程系新裝備的外訓通信教學維修檢測設備研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仍不能滿足要求,有的還需要改進。
初級外訓通信教學主要配備原位檢測設備而且盡量配備專用檢測設備,能對在線的部件進行替代性檢測和主要性能參數測試。中高級外訓通信教學應配備各部件的綜合測試儀器和試驗臺架,同時還應配備必須的通用檢測儀器,應能完成印刷電路板插件的測試。
初級和中高級的檢測設備應當多功能化,平時可用在外訓通信修理專修室,戰時可裝入通信修理工程車,做到平時和戰時使用同一套檢測設備。對于檢測中所需的基本物理量或外圍設備盡量采用模擬裝置。
三、結論
在信息時代大背景下,軍事通信在現代戰爭中日益上升的地位使其得到了飛速發展,給外訓通信教學提出了嚴峻挑戰。外訓工作是我軍開展軍事外交的具體內容,是中國總體外交的組成部分。軍校外訓創新教育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但未來信息化強軍的神圣使命已落到每個現代軍人的肩上。我們必須考慮外訓教育的新特點,扎扎實實地加強創新教育,培養外訓學員多方面的創新能力,以適應未來軍事斗爭的發展需要。
[責任編輯 陳麗敏]
收稿日期:2013-08-01
作者簡介:張強(1959-),男,北京豐臺人,高級實驗師,從事軍事通信研究;王曉波(1954-),男,安徽合肥人,高級實驗師,從事軍事通信研究;張晨然(1988-),男,北京海淀人,碩士研究生,從事信息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