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WTO自由貿易體制下,形式多樣的新型非關稅壁壘應運而生,藍色貿易壁壘就是其中之一。在分析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貿易產生的效應的基礎上對中國出口貿易應對藍色貿易壁壘提出建議。
關鍵詞:藍色貿易壁壘;出口貿易;效應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8-0267-02
一、藍色貿易壁壘成為新型的國際貿易壁壘
藍色貿易壁壘(Blue barriers)是指以勞動者勞動環境和生存權利為借口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藍色貿易壁壘由社會條款而來,是對國際公約中有關社會保障、勞動者待遇、勞工權利、勞動標準等方面規定的總稱,它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相輔相成。
藍色貿易壁壘是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壁壘。藍色貿易壁壘又稱“勞動壁壘”,是指以勞動者勞動環境和生存權利為借口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藍色貿易壁壘的核心是SA8000標準,包括核心勞工標準(涉及童工、強迫性勞動、自由權、歧視、懲戒性措施等內容)、工時與工資、健康與安全、管理系統等方面。SA8000標準強調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要承擔保護勞工人權的社會責任。
二、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貿易的效應分析
(一)宏觀層面的效應分析
1.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規模的效應
中國主要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所以產品價格較低。盡管跨國采購商要求中國供應商改善勞工條件,但是由此產生的成本,采購商卻不愿意承擔,而是轉嫁給了中國的供應商,因此,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價格上升的可能性較小。中國同類產品的出口價格不能提升,同時還要進口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所以中國出口一個單位的勞密型產品卻換回更少的發達國家的產品,使中國貿易條件有惡化趨勢。
2001年中國入世后出口貿易增長迅速,進出口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01—2006年呈逐年增長趨勢,但各種貿易壁壘給中國出口貿易帶來的抑制效應,使增幅逐年下降,2006年比2005年增長僅1.95%,之后由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該比例出現下降趨勢,2010年后金融危機時代繼而呈現反彈的趨勢。
從出口總額與工業制成品出口總額來看,2000—2011年都呈逐年增長趨勢,但從增長速度看,2001—2004年,增長速度逐年加快,2004年比上年增長35.40%,自2005年增長速度開始降低,2005年比上年增長28.42%,2009年比上年增長15.88%,2009增長速度比2004年增長速度下降19.52個百分點。業制成品的出口增長速度從2004年開始下降,2009年增長速度比2005年降低12.54個百分點。這些數據反映了短期內各種貿易壁壘給中國出口貿易帶來的抑制效應,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藍色壁壘對中國工業制成品類貿易的出口限制作用。
2.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國引進外資的效應
如果中國按照發達國家要求提高勞工標準,將會大幅度提高中國勞動力的價格,中國勞動力優勢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喪失。這樣原來以中國勞動力資源為主要追求目標的外商直接投資由于失去勞動力成本優勢、擔心利潤下降而尋找中國以外更好的投資場所而轉移到其他國家。藍色壁壘的實施將導致外商投資規模的縮減,將對中國外貿出口規模產生直接和深刻的負面效應。
中國2000—2010年間出口總額和實際使用外資額都呈逐年增長趨勢,但是從相對額上看,實際使用外資額占出口總額比例卻呈逐年下降趨勢。2000年所占比例為23.82%,2001年為18.67%,2004年為10.8%,2005年低于10%,為8.37%,2006—2010年基本上呈下降趨勢。這些數據反映了中國入世以及走向國際化和全球化的過程中,短期內各種貿易壁壘給中國吸引外資帶來的抑制效應,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藍色壁壘對中國使用外資的限制作用。
(二)微觀層面的效應分析
1.有助于保障出口企業勞動力供給
提高勞工標準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拖欠工人工資問題,至少使企業重視社會責任建設的意識加強,從而保障勞動力的供給。
2.企業成本的增加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是市場競爭力;市場競爭力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價格競爭。價格競爭依據于成本的高低,對于中國許多從事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生產加工的企業來說,勞動力和勞動環境成本構成了產品生產成本或產品價格的主要部分,勞動力工資的提高和工作生活環境的改善必定大大增加產品的生產成本。
三、中國出口貿易應對藍色貿易壁壘的建議
(一)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社會責任等認證體系,健全勞動立法
國家應當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認證體系,確保認證機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鼓勵國內認證機構與國外知名認證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實現國內認證與國際認證的相互承認,以消除貿易認證所帶來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通行的方法。
健全中國勞工標準方面的法規制度,進一步完善《勞動法》,建立健全勞動法律體系,為勞動力市場規范運作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同時,勞動部門應加強國內勞動執法。
(二)企業應重視藍色貿易壁壘
首先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要樹立藍色意識,開展藍色生產,推行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積極改善勞工工作環境,切實保護勞工權益;其次,企業應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要加快對出口產品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最后,企業應冷靜對待各種藍色標準的審核認證,企業應根據自身實力決策是否參與各種藍色標準的審核認證。
參考文獻:
[1] 郭向晨.藍色壁壘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1,(13):3.
[2] 邱璜.藍色貿易壁壘對中小企業影響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3):67.
[責任編輯 陳 鶴]
收稿日期:2013-07-18
基金項目:信陽師范學院2012年度青年基金項目“承接產業轉移對促進河南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實證研究”(人文社科類20)
作者簡介:張慧(1984-),女,河南濮陽人,助教,碩士研究生,從事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