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施重點產業項目帶動工程,發揮重大項目的支撐和引導作用,是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關鍵。因此,依據對唐山市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分析,提出進一步完善和創新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推進機制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推進機制;唐山市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9-0045-02
近年來,唐山市圍繞為“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科學發展”提供產業支撐這一目標,整合歷史文化資源,突出工業文化特色,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堅持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工業文化、歷史文化、旅游休閑文化為依托,培育文化產業鏈條,推進特色園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唐山市在建、擬開工、做前期準備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165項,計劃總投資1 109.66億元;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正在構建以核心項目帶動-多品牌輻射-文化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文化產業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全市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整體實力仍顯薄弱,與全國甚至本省先進城市相比,唐山市在一些方面仍存在明顯差距。
一、唐山市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1.唐山市是擁有百年歷史的重工業、資源性城市,這一特點決定了多年來文化產業整體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例如,據市統計局對2011年的測算分析,唐山市文化產業增加值為68.2億元,占GDP的比重為1.3%;2012年,完成文化產業增加值87.6億元,同比增長13.9%,占GDP比重達1.49%,雖屬上升趨勢,但距離“十二五”規劃的目標、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的任務要求還相去甚遠。
2.文化產業結構不合理,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未曾深入文化產業核心層,缺少具有支撐作用的龍頭企業。目前,唐山市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主要集中在印刷、造紙、旅游休閑和娛樂等投入大、見效慢、產品附加值低的文化產業外圍層和相關層。部分處在文化產業核心層的新聞、廣播、電視、出版發行等產業項目,數量不多、實力不強、效益不高。
3.新興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文化產品科技含量低,缺少高科技文化產品和帶動文化產業創新的高端人才,文化創造活力、科技創新能力較弱,體制機制不健全。以動漫產業為例,唐山市只有幾所院校從事動漫研發,目前尚未制作出有影響的動漫產品。
4.政策優惠和扶持力度相對滯后。近年來,唐山市雖然制定出臺了一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但多為宏觀層面的指導性文件,而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涉及多個領域和行業,總體政策與行業政策、部門政策的相互銜接與配套非常關鍵,特別是涉及規劃、土地、財稅等優惠政策和扶持力度上,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5.亟待形成重視文化建設的社會氛圍。總體上,唐山全市上下初步認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單位,仍然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沒有把文化建設擺上應有位置,針對重大文化產業項目落實,不能形成高效的推進合力。
6.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所需專業人才匱乏,尤其缺少一批既懂經營管理又熟悉文化產業運作流程的復合型人才。
實踐證明,發展文化產業離不開一個良好環境,推進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需要一套保障機制。機制是在各種行之有效方式方法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來的制度化了的工作方法,并經由實踐檢驗證明為有效的、較為固定的工作程序,不因負責人員的變動而可以隨意變動,要求相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同時,它又是動態運行的,通過所建立起來的工作程序,包括謀劃、落實、推動、監督、糾錯、評價、激勵等多種方法,使項目開展穩步運行,并保持長久的生機活力。
二、對唐山市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推進機制完善與創新的思考
針對唐山市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完善與創新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推進機制,使之真正成為促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穩中求進的得力抓手,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政府位居主導,完善組織領導機制。唐山在建設文化強市、推進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政府必須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加強對項目建設的宏觀指導,完善組織領導機制。一是市委、市政府要站在轉型升級、文化強市的高度抓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市黨政主要領導對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巡查、督導要常態化。二是參照同類城市的文化產業專項資金的數額,加大對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投入力度,根據各級財政情況增加相應的引導資金。三是進一步完善土地、財政投入、投資融資、稅收、人才激勵等相關優惠和扶持政策,制訂相關配套政策。四是要把項目落實成效列入年度各級黨政班子實績考核目標,增加考核項目和分值權重,形成更加鮮明的考核導向。五是要加強市、縣、區各級文產辦力量,做好綜合、協調、管理工作。統籌安排,各職能部門要主動上門服務,新聞媒體要搞好宣傳,形成全面推進合力,責任到人,高效行政。
2.銀企無縫對接,創建多元投融資機制。資金是項目實施的保障,在推進唐山重大文化產業項目過程中,要加大資金投入。在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資金的同時,千方百計拓寬項目投融資渠道,形成企業投資為主體,財政、信貸、外資為補充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同時按照唐山文化產業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劃定招商區域、確定招商重點,采取片區招商、定向招商、資源招商、以商招商、登門招商“五位一體”的招商模式,推出一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競爭力強,打得出去,市場前景好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形成相互銜接的產業集群,通過“財政出一部分、企業捐一部分、社會籌一部分”等方式,探索建立各層“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文化產業創業投資基金”等方式,逐步建立多元化、社會化、公共化的投融資服務體系,實現在投融資體制、引資機制、籌資機制等薄弱環節上取得突破。
3.樹立開放意識,建立扶持文化市場主體的培育機制。企業是市場主體,是市場中最活躍的因素。推進唐山市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必須先培育市場主體。為此,要樹立開放意識,營造大開放、大招商的濃厚氛圍,以引進戰略投資者為目標,明確企業家是項目建設“主力軍”,通過大項目、好項目有效整合文化資源,吸引和聚合資金、技術、人才,做到對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從立項審批到土地使用,從稅收政策到細節服務,都對文化市場主體給予最大的優惠,提供最大的便捷,為其能夠更好的扎根、發展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著力扶植民營企業的“文化創業”,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并對財政貼息、項目補助、成果獎勵能同樣享受并得到國家的產業資金扶持,鼓勵民間文化創造。
4.以創意為源頭,確立項目謀劃與評估機制。創意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源頭,推進唐山市重大文化產業項目,要以創意為源頭,大力實施文化創新,以文化創意的注入為產業帶來“核心競爭力”。對項目謀劃、編制,要做到頂層設計,起點把關,提高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入,從而提高文化產業的檔次、附加值和文化含量。通過有效的策劃、包裝,提升內在質量,讓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成為唐山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唐山特色品牌和城市名片。同時要加強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的研究分析,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聯系對接,提升項目申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省市投資計劃。以文化產業項目的七大特性為基礎,依據文化產業項目評估要素,正確、科學地評估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價值。
5.跟蹤管理,完善項目運行機制。在推進項目建設的過程中,要認真研究項目運行規律,形成環環相扣的運行機制。為此,一要深入研究項目前期工作,辦好各種手續。二是要加強項目要素保障,將應急方案設計與長遠規劃設計、制度建設結合起來,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提升服務水平,提供有效保障。三是要嚴格實施領導包項目責任制,與年底考評對接,并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度。四是要全面實行項目化管理,明確工作計劃、時間節點、進度要求、責任人員、具體任務,制訂詳細路線圖和時間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在各個環節嚴格落實;建立進度月報、季度通報制度,及時掌握項目動態和進度。五是要對“全市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每月及時更新信息,定期召開項目推進會,強化協調調度機制,各級文產辦要及時掌握情況,解決問題。六是要健全激勵機制,把項目推進速度與土地指標供應、優惠政策兌現相掛鉤。同時,建立起重大項目常設管理機構,制定項目管理辦法,努力加強后期監管。
6.完善和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針對唐山目前人才匱乏的狀況,首先,圍繞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制定人才資源開發規劃,實施引進和激勵人才的優惠政策,其次,重點加強經營管理、創作和科技創新等文化產業急需的各類人才的培養,尤其要加強本土人才的培養。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骨干進行培訓學習,逐步建立一支懂文化、精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文化產業人才隊伍。再次,努力爭取做到“三個一批”。即: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努力培養一批;采用高薪聘用、兼職等多種方式,爭取引進一批;制定出臺《優秀文化人才評選激勵辦法》,組織開展“年度優秀文化人才評選”活動,評選表彰一批。通過尊重知識和人才,強化人才引進和培養的主渠道,不斷增強文化發展的源動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
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08.
[2] 唐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年1月8日唐山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
[3] 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N].中國文化報,2012-03-01.[責任編輯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