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由于多種因素的疊加作用,使得不少貧困大學生呈現出了愈益明顯的就業焦慮問題。客觀把握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基本現狀,深入分析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基本原因,積極探究應對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基本對策,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現狀;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9-0084-03
據相關部門統計,今年的應屆大學畢業生近700萬人[1]。在規模龐大的大學畢業生中,也包括數量不少的貧困大學生。在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由于多種因素的疊加作用,使得不少貧困大學生呈現出了愈益明顯的就業焦慮心理。如何有效疏解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幫助其實現有效就業,應當成為我們高度重視和積極應對的時代課題。本文擬對這一課題進行初步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一、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基本現狀
(一)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基本狀況
從近年相關研究者的論著和筆者的調研中,可以看出當前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基本狀況。縱觀近年來學界對大學生就業焦慮現象的研究,我們可發現一些研究者對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問題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專門研究。很多研究者都指出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焦慮程度明顯高于非貧困大學生。如祝玉芳指出,貧困大學生在擇業中容易出現的八種不良心理傾向之一就是焦慮心理[2]。蔣春雷指出,27.8%的貧困生在就業過程中已呈現出過度焦慮狀態,他們比較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和走向極端(如自殺等)[3]。李俊指出,在近年來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不僅非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越來越嚴重,而這種焦慮體驗對高校貧困生而言表現得更為明顯[4]。李積萍指出,多數家庭經濟相對薄弱的農村學生,對就業問題比城市學生有著更重的焦慮[5]。史寶玉等人指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其焦慮癥狀明顯高于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6]。
為了研究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問題,筆者于今年3—5月采用調查問卷法,分別對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南石油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川北醫學院、四川文理學院、宜賓學院等七所普通高校中不同專業的2009 級大學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涉及五個方面21個問題,共發放問卷1 300份,回收1 227份,有效回收率為94.384 %。其中,貧困大學生為613人,占49.96%;非貧困大學生為614人,占50.04 %。最后,我們采用SPSS17.0 軟件包進行了數據分析。通過調查發現,在613名貧困生中,對就業較樂觀的占26.37%;對就業較焦慮的占43.25%;對就業很焦慮的占18.76%;其他占11.62%。在本次調查者,我們發現對于處于西部地區的四川省普通高校中的貧困大學生,不論學校和專業如何,實際上都有較為明顯的就業焦慮問題存在。
(二)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主要“癥狀”
貧困大學生在就業焦慮上的“癥狀”雖然與非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焦慮“癥狀”具有一些相同之處,但也有較多的不同之處。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作為貧困大學生對可能無法實現的就業目標所產生的焦躁不安情緒體驗,其有自身的基本癥狀。這些癥狀主要體現為:在認知方面表現為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學習成績下降、抱怨社會和家庭、消極厭世等等;在情緒方面表現為緊張、驚恐、易怒、抑郁、自卑、沮喪、缺乏安全感等等;在軀體方面表現為失眠頻發、食欲不振、面容憔悴、身體不適感和疲憊感增加等等;在行為方面的則是缺乏積極主動的進取行為、人際交往活動減少,嚴重的甚至還出現報復社會或他人、選擇自殺等行為。
(三)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主要特點
與一般大學生的就業焦慮相比,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更具有特殊性,具有自身的特點。這主要體現為以下方面。
一是雙重焦慮共存。在心理學上,一般可將焦慮分為特質焦慮和狀態焦慮兩種。貧困大學生由于其家庭經濟貧困的特殊性,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經常因為學費和生活費的不足等而產生精神負擔,進而經常體會到焦慮,時常處于“特質焦慮”中。當面臨擇業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錢時,貧困大學生由于原本所受經濟欠缺的影響,大學期間的特質焦慮產生的負效應則會進一步加劇就業中的狀態焦慮。這樣一來,貧困大學生在特質焦慮促發下的狀態焦慮程度會不斷加劇,從而出現貧困大學生在就業時的狀態焦慮程度高于非貧困大學生。
二是持續時間長。貧困大學生的家庭經濟困難一般來說并不是短期存在的,助學貸款、勤工儉學、獎助學金等輸血式的解困措施,并沒有徹底消除他們長時間受貧困煎熬。自入大學開始,他們就要面對因貧困帶來的包括就業在內的各種各樣的壓力。在既沒有良好家庭經濟基礎依托又沒有強大社會關系支持的情況下,在當今激烈的就業競爭中,他們會長期焦慮于未來的工作,長時間陷于就業焦慮狀態。
三是影響程度深。貧困生一方面渴望早點找到工作,擺脫貧困的期望值很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經濟貧困的掣肘,自尊自強的進取心往往會被需要經濟支撐的無情就業市場摧毀,往往會遇到更多的坎坷,自卑自棄心理經常發生。因經濟貧困所導致的沉重就業壓力,使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焦慮表現得更突出、更深重。
二、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成因分析
貧困大學生產生就業焦慮的原因,除了與非貧困生產生就業焦慮的原因有著相似性之外,還有其特殊性。這些特殊性原因,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兩大方面。
(一)內在原因
貧困大學生自身在有關就業的思想認識和行為準備上的不足,是產生就業焦慮的內在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1.負累過重期望過高的影響。對于貧困大學生來說,畢業找到工作不但是為了解決個人經濟的問題,而且往往也是解決家庭經濟的問題,因此,其就業動機很強,承受的壓力也很大。加之,貧困大學生大多很懂事,想分擔家庭的重擔,深知家庭對自己的期望,使他們在擇業時的期望值往往都較高。但是,當今找工作的過程并不是“一錘定音”,反而是“好事多磨”。貧困大學生強烈的就業動機和期望,在現實中往往是“欲速則不達”,常會發生碰釘子的情況。在現實中屢碰釘子后,貧困大學生就易產生巨大的失落感、憂慮感和焦慮感。
2.綜合素質發展不足的影響。許多貧困大學生自入校以來就將自己的全部時間精力放在了學習上,要在學習上戰勝別人(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他們“一心只讀專業書”而很少參加其他集體活動的行為,卻使自我失去了許多全面鍛煉發展的機會,往往造成了自身語言表達、組織管理、實踐創新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加之由于自身長期貧困而誘致的性格孤僻內向、自卑多疑,造成與老師、同學的交流溝通缺乏。在這種長期封閉的心理狀態下,更進一步影響了自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全面發展與提升。而當今用人單位選用人才時不僅看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怎樣,更看重的是有無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綜合素質是否較高以及言談舉止待人接物能力等。這勢必會導致貧困大學生在就業中競爭力弱,屢遭淘汰,從而產生嚴重的焦慮情緒。
3.心理調適能力不強的影響。目前,“雙向選擇”的高校就業制度和以買方為主宰的勞動力市場,使得大學生在擇業的過程中難免會遭受挫折。這樣的挫折,對于心理調適能力較強的大學生來說,并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這樣的挫折,對于那些平時只注重學習而不善于調適心理的貧困大學生來說則是影響巨大的。貧困大學生雖廣投簡歷,四處面試,但卻屢次遭受失敗,自信心常受打擊,而自我又不善于調適這種受挫心理,自卑自棄心理則會找上門來,自然在求職過程中的焦躁、不安、恐懼等情緒就會加劇。
(二)外在原因
一些外在原因對貧困大學生的誘發性作用,也容易使貧困大學生產生就業焦慮。這些外在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1.家庭原因的影響。貧困家庭的家長、親人大多希望自家孩子畢業后能順利找到工作,解決家庭及學生自身的生存發展問題。家庭的高度期望值與低度支持力,使得貧困大學生從上大學之初就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和心理負擔。但是,現實的找工作過程并不是“心想事成”的。貧困大學生往往就在家庭的高期望與社會的低就業夾縫中煎熬,當他們通過自身努力不能較為順利地去找到工作時,他們的心理包袱就越來越重,焦慮不安的情緒就越來越明顯。
2.高校原因的影響。高校對貧困大學生的就業雖然普遍采取一定對策措施加以應對和幫扶,但是客觀而言還是有不少的高校在觀念和舉措上有不到位不扎實的地方。大多數高校并沒有認識到對貧困大學生就業進行特殊幫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沒有對貧困大學生的專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機制,沒有幫扶貧困大學生實現有效就業的可行措施,沒有對貧困大學生就業心理進行有效輔導的專門行動。反而,會以緩發或扣發就業協議書、畢業證和學位證的方式,催收貧困大學生生所欠繳學費。貧困大學生在缺乏高校有效的就業壓力化解和幫扶機制下,在激烈的就業市場競爭者更容易產生就業焦慮心理。
3.社會原因的影響。特別說明,這里的社會包括政府和狹義的社會。近年來,高校就業制度改革雖不斷深化,但與之相配套的制度措施并不甚健全。政府雖然出臺了助學貸款、獎助學金、創業扶持等政策,但是這些政策仍然存在一定的執行偏差,貧困大學生享受到這些政策幫扶的面與度還很有限。另外,就業市場的不健全、社會支持的不充分、用人單位的“畸形標準”和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使得不少貧困生并不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就業競爭,緊張、焦躁、不安、抱怨、仇恨、自卑、沮喪等焦慮心理就很容易產生。
三、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的應對策略
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焦慮既然是由多種原因復合疊加作用而成的,因此,筆者認為也應從多方面思考應對之策。
(一)貧困大學生方面
貧困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的有效疏解,基本前提是需要貧困大學生自己去正確認識、積極作為,通過自身的觀念轉變、心理調試、能力提升和主觀努力來解決。外因需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首先,貧困大學生需要學會自我減負,確立正當的就業期望值。貧困大學生要恰當自我定位,不要因為自身貧困而負累過重期望過高,好事常會經歷多磨,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其次,貧困大學生一定要注重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訓練和培養。貧困大學生一定要注意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更積極主動地學習社會知識、培養社會實踐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再次,貧困大學生要努力增強就業心理調適能力。貧困大學生需要積極自我調試心態,主動適應當今的就業市場,克服自卑自棄心理,增強抗挫力和抗打擊力,勝不驕敗不餒,愈挫愈勇。
(二)家庭親友方面
貧困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能得到家長及親友的寬容、理解、支持、關心和幫助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家長和親友要主動關心貧困大學生在擇業期間的心理狀況,對貧困大學生就業持合理的期望。家長和親友應主動為其就業心理壓力減負,積極配合學校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并給予力所能及的擇業指導,鼓勵他們在擇業過程中遇到挫折時不要放棄,積極進取和增強競爭意識,幫助他們增強擇業過程中的自信心,以緩解他們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促使他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從容地面對求職擇業的艱辛。
(三)高等院校方面
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心理的有效疏解,根本依托在于高等院校。為此,各級各類高等院校首先必須高度重視對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問題,充分認識做好貧困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其次,必須積極出臺有效的應對措施。比如,加強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工作,對貧困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應與心理咨詢結合起來,教育和引導貧困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幫助他們確立適當的就業期望值;深化學科改革、加強課程建設、革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貧困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其核心就業競爭力;在政策和心理上給予貧困大學生更多的關心、指導和幫助,切實幫助貧困大學生解決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再次,必須主動改變不合理的就業工作機制,積極采取契合當今就業市場需要的高校就業工作模式。
(四)政府與社會方面
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心理的產生,與政府和社會息息相關。因此,要有效疏解貧困大學生就業焦慮心理,也需要政府的積極作為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就政府而言:首先,在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創造出更多就業崗位的基礎上,應盡快完善就業法規制度建設,進一步推進勞動人事制度和戶籍制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創造有利于貧困大學生就業的制度環境。其次,應積極發揮自身宏觀調控、市場監督、社會管理的功能,規范勞動力市場的競爭機制,加強就業市場監管,遏制就業中的不正之風,為廣大貧困大學生擇業競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再次,應拓展大學生就業渠道,完善政策措施和服務體系,為廣大貧困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多更好的幫扶措施。就社會而言:首先是用人單位應樹立社會責任意識,減少對貧困大學生的“戶籍限制”、“性別歧視”和“名校情結”等內部限制,以能力為衡量標準,努力為貧困大學生提供公平競爭的就業機會。其次是社會大眾傳媒應公開宣傳國家就業政策和市場用人信息,既要樂于報道貧困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典型事跡,也要敢于披露不公平不公正的就業競爭現象,積極履行社會監督職責,從而為貧困大學生就業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參考文獻:
[1] 參見《教育部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2]11號;韓秀.2013年中國應屆畢業生人
數接近700萬[DB/OL].中國廣播網,2013-07-19.
[2] 祝玉芳.普通高校貧困大學生擇業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濱州學院學報,2007,(2).
[3] 蔣春雷.大學生就業焦慮現象分析[J].教育探索,2009,(2).
[4] 李俊.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業焦慮及其心理指導[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9,(2).
[5] 李積萍.大學生就業焦慮問題研究綜述[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5).
[6] 史寶玉,劉景軍.高校應對大學生就業焦慮策略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0,(4).
Analysis of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xiety
LI Yong-hong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college,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fierce competition for jobs,due to the superposition of many factors,which many poor college students presented the Employment anxiety significantly more. Objective to grasp the basic present situation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xiety,in-depth analysis of the basic causes of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xiety,basic countermeasures of tackling poverty actively explore the Employment anxiety,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poor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anxiety;present situation;cause;countermeasure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