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探討了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挖掘情感教育素材,如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并指出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從而推進情感教育。
關鍵詞:人才;情感素質;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9-0098-02
當代大學生正處于經濟迅猛發展、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其知識結構和物質生活水準都較以往的學生有很大的變化。然而強調物質利益的市場經濟和快節奏的日常生活方式,極易引起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變化和扭曲,使人變得自私,情感變得冷漠。為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迅速增長的需要,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情感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因為豐富的情感、良好的道德素養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著微妙而持久的影響。大學英語課不僅是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訓練,同時也應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因此,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一、充分利用課本中的素材,深入挖掘情感教育的內容
大學英語課本中所選的文章體裁多樣,內容各異,可謂精彩分呈,寓意深刻。有的歌頌人間親情,有的曉以做人的哲理,有的提醒人們關注環保,又有的鞭撻貪婪、自私、拜金主義等。這些文章贊揚的是真、善、美,抨擊的是假、惡、丑。他們都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的好素材。
例如“A Good Hear to Lean On”(善心可依)一文,講述了作者年輕時怕被別人看見和殘疾的父親在一起,但當父親去世后才發現父親有一顆善良的心。正是這顆善良的心使作者意識到應該多幫助他人,而不應該為一些小事抱怨,不應嫉妒比自己幸運的人;也正是父親的善心,使自己找到了內心的平衡。另外一篇文章“The Battle Against AIDS”(與艾滋病抗爭)中,作者闡述了艾滋病的產生、蔓延、危害,以及政府、地方性組織為抗艾所做的努力。他告訴了人們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手段,更重要的是號召所有人都積極參加到宣傳防艾、抗艾的戰斗中來。我們的大學生們能從中認識到這個社會問題,從而增強道德意識,約束自己的行為,進而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又如在“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如何給人留下好印象)一課,文中講述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接著提出了幾個好的建議。告訴大家在社交中應注意的禮儀,然后加以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個人修養,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再如“The Present” 一文,講述的是一位80歲高齡的母親過生日的情景。她有兩個女兒,不幸的是她心愛的二女兒早早地離開了人世,大女兒又忙著丈夫的仕途,到處樹立她尊老愛老的公眾形象,卻全無暇顧及自己年邁的老母親。80大壽到了,左鄰右舍早早地為老人獻上了一份濃濃的親情。血濃于水,她相信大女兒是決不會忘記母親的生日的。老太太穿上自己最好的衣裙,時時向窗外望去,期盼著自己唯一的親人—大女兒的到來,或者至少能收到一分自己喜歡的生日禮物。等啊,盼啊,最終盼到的卻是郵差送來的一張支票和女兒、女婿簽名的生日賀卡。失望、悲憤之極,老太太用顫抖的雙手將支票撕得粉碎。金錢在親情面前是多么的形穢卑微。這篇文章是教育學生珍惜人間親情,批判“金錢萬能”的拜金 主義的良好素材。
二、幫助學生把學到的好的品質、情感內化成自己的品質、情感,使之成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除了深度挖掘課文素材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活動來強化他們所學到的積極的情感和品質。例如開展相關話題的討論、辯論,自我敘述、辦報、辦專欄、設置特定情景文藝小品等多種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自覺、主動地接受思想情感教育。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又能將情感教育滲透其中,可謂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三、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要把學生塑造成一種什么樣的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這充分說明了教師的楷模作用。當前的高等教育改革,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愈來愈高,教師既要博覽群書,又要學有專長;既要搞好正常教學,又要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的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圣職責。首先,教師要有熱愛本職工作的深厚情感、淵博的知識、扎實過硬的專業基本功,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專業業務水平。其次,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生。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師良好的情感品質是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務所必需的。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要滲透情感教育,教師起著關鍵作用。教師的觀點、思想情感,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能產生較強的感染力,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應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熱忱、鮮明的是非觀,并以自身的滿腔熱忱、真摯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撥動學生的心弦。為此,教師要強化滲透意識,講究滲透藝術,準確地把握滲透時機,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積極啟發、引導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綜上可見,大學英語教學和大學生的情感教育是水乳交融、相輔相成的。大學英語教師在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一定要秉承“育人”的宗旨,將情感教育寓于大學英語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 陳淑蘭,余雪琳.利用大學英語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教學[J].南昌高專學報,2003,(9).
[2] 張瑞君.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9).
[3] 王漢成,等.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J].中國西部科技,2007,(4).
[4] 趙樂麗.大學英語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J].咸陽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0,(10).
[5] 劉鳳俠.思想教育于大學英語教學之中[J].白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3).
[6] 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