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就業和再就業、解決“三農”問題的基礎;把職業教育的優勢與解決“三農”問題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積極為“三農”服務,是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迫切要求。
關鍵詞:職業教育;積極;服務
中圖分類號:G71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9-0116-02
職業教育是面向人的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社會的教育,特別是我國農民占絕大多數,職業教育也就離不開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是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建設和諧新農村的迫切要求。
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迫切要求。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以及現時從業農民的知識水平,決定了農民教育已經不是單純技能培訓所能滿足的。因此,把職業教育的優勢與解決“三農”問題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一項緊迫的任務。如我國近年來各地農村職教的改革,有效服務了農民的繼續教育和發展農村經濟。
職業教育的特點可以將職業教育與事關民生的“三農”相結合,扶持職業教育涉農專業,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無論是企業還是農村、農業對技能型勞動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對技能型勞動人才的綜合能力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的客觀需要,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大,這給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天地。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90年代后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如同雨后春筍生機蓬勃,但就在我國職業教育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中亦存在不和諧的一面,當前教育存在的問題為“三相不適應”: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不適應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不適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叭嗖贿m應”總結性地概括了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為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自20世紀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進入了一個非常好的時期。初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初、中、高相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改革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基礎能力建設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和質量,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上世紀以來,從中央、國務院到各級地方政府越來越認識到了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特別強調指出,發展職業教育對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快發展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特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至關重要。
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在服務“三農”方面尚有很大發展空間。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職業教育部門關注最多的是城市經濟的發展,而對事關民生的“三農”問題重視不夠。例如,根據教育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十一五”期間要對擬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農村勞動力開展轉移就業前的引導性培訓,對其中大部分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已進入非農產業就業的數億多農民開展崗位培訓,然而,目前教育部對廣大職業學?!霸谵r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中承擔主要任務”的要求還需要進一步落實,職業學校在承擔非學歷培訓上的資源優勢和潛力尚未充分體現出來。
二、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對策
1.職業教育要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
把發展職業教育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要牢固樹立職業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必須堅持為地方經濟、行業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按照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深化教學領域的改革要根據社會需要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方向,要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習,借鑒外因的職業教育先進經驗,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
2.加強職業教育統籌協調,推進城鄉區域職業教育均衡發展
各地區要加強統籌協調,積極開展城市對農村、東部對西部職業教育的對口支援,把職業教育對口支援與農村勞動力轉移、教育扶貧、促進就業緊密結合起來。推進職業教育均衡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保障東西部和城鄉居民享有接受良好職業教育的機會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充分利用東部地區和城市優質職業教育資源進一步推進東西部、城鄉之間職業學校的合作辦學。第二,實行更加靈活的學制。有條件的職業學校可以采取分階段、分地區的辦學模式。第三,繼續實施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大力推進科教興農把農業技術推廣、科技開發和教育培訓緊密結合起來共同促進農村和農業的現代化。
3.職業教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造就新型農民必須充分發揮各類教育尤其是農村職業教育的作用。第一,更新農村職業教育發展觀念。政府部門要改變“重城市、輕農村,重普教、輕職教”的思想把農村職業教育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農村職業學校要轉變辦學指導思想,積極創新辦學模式,從學歷教育轉變到學歷教育與短期職業培訓并重以短期培訓為主。第二,構建多層次的農村職業教育體系。農村職業教育要面向市場,建立結構要合理、靈活、開放。
4.創新農村職教辦學模式,送教下鄉
創新農村職教辦學模式,送教下鄉,讓農民一邊學習,一邊通過實訓發展生產,把教學實踐與農民生產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使農業增產,幫農民增收,讓農村繁榮。對職業教育涉農專業重點扶持,將其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
5.普及農村職業教育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勞動力需求的變化,把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措施。爭取讓每個貧困家庭至少有一個適齡孩子能上職業學校,教給他們一技之長,幫助他們就業,由“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帶動貧困家庭穩定脫貧。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需要大量的農業技術人才,同時,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也需要通過職業教育實現轉移就業,所以,重點扶持職業教育中的涉農專業,將是解決民生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認識,從根本上扭轉農業不強調技術的錯誤觀念;另一方面,要規范各項制度保障,確保農村職教經費來源,大力發展縣級職教中心。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S].國發[2005]35號.
[2]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S].教高[2006]16號.
Occupation education should actively serves the \"three agriculture\"
XIE Liu-zhi WANG Chang-jun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450006,China)
Abstract: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is the foundation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promote employment and reemployment,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the actual needs of advantage and solve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the three rural issues\" together,actively serve the \"three agriculture\",is the need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urgent need to accelerate the building of new countryside.
Key words:occupation education actively;service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