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事業單位基礎工作、預算管理、資產運行、內部控制四個方面探討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上述幾個方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優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9-0199-02
在我國,事業單位所能支配的資金全部或者大部分來自國家財政。因為事業單位本身的經營活動不多,所以其財務管理的重點就是以預算管理為中心,針對財政資金的運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督以及控制。近幾年來,隨著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事業單位也逐步的進入市場,參與部分市場競爭行為。在這種背景下,就需要事業單位在重視社會效益的基礎上,也要關注經濟效益,體現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上,就需要轉變原有理財觀念,做好新形勢下的財務管理工作。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
(一)基礎工作薄弱
首先,在票據管理方面。事業單位的票據通常來自各級財政部門的發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有些事業單位自行印制或者購買的收款收據,這使得事業單位的票據管理中存在監管的漏洞。其次,經費開支標準不明確。事業單位大部分開支項目沒有明確的標準和范圍,這個使得事業單位在日常開支時變得無據可依,可能最終會出現有些事業單位超發津貼、補貼的現象。再次,財務報告方面。事業單位目前只有決算報表反映單位財務收支情況,雖然近一兩年的決算報表中慢慢地加入了一些分析的表格,但是僅僅包含了一些基本的數據,并沒有更細致深入的分析。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中,一般企業通常使用的現金流量表也很少使用。
(二)預算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績效考核流于形式
盡管財政部門要求事業單位在編制部門預算時必須采用零基預算法,但是事業單位在實際編制年度預算的過程中,都是爭取在上年的基礎上有所增長,故而影響了部門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也影響了預算的嚴肅性。同時,目前事業單位并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來約束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使得事業單位的考核流于形式。事業單位還存在“重預算,輕執行”的現象,事業單位不是將重點放在預算執行的考核評價方面,而是集中在將單位支出項目的合規性作為工作重點。
(三)資產管理不符合實際
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方面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對固定資產沒有計提折舊,固定資產一直體現的都是原值,只有報廢時才進行核銷,這樣處理賬務導致固定資產賬面的原值與凈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差額越來越大,以固定資產賬面原值反映固定基金,既虛增單位的凈資產,又不能體現設備的現有生產能力,且由于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人為降低了與收入相應的成本支出,導致會計記錄支出不真實、成本不完整。
(四)內部會計控制方法體系不完善
內部會計控制方法體系不夠完善,導致缺乏相互約束機制,容易誘發貪污、擠占、挪用單位資金,會計賬務處理出錯等行為。有些單位會計工作量大,由于編制有限、人手緊張等原因,在組織機構和崗位設置上不合理,缺乏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度,不相容崗位未能合理分離。個別經濟事項的決定權、審批權、執行權集于一人,影響了財務控制的實際效果。一些單位會計系統的文件記錄控制、國庫集中支付控制、會計電算化控制等沒有完全落實。
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建議
(一)加強內部財務制度建設,完善財務運行機制
會計制度不同,核算記賬要求不同,勢必造成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匯總報表的混亂,難以全面準確地反映一個行政轄區的科學事業的財經活動狀況。為此,應增設“現金流量表”,并作為主表予以披露。平時也應當根據編制現金流量表的需要,做好大量有關現金賬簿的設置等會計基礎工作。
(二)實施績效預算,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強化預算標志,確立預算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首先要重視將預算管理與戰略管理相結合。通常情況下應該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委員會來負責此項工作,委員會中應當包含財務人員,由此來保證預算編制在組織上以及財務上的可行性。要提高事業單位預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確保其得到有效執行,首先應運行零基預算法對預算內收入進行科學測算,來確定當年的全部收入;其次,對事業單位的人員經費和商品和服務性支付進行科學詳細的計算,由此來確定當年事業單位的全部支出;最后,對各預算項目盡可能細化,以提高部門預算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
(三)完善資產運行管理制度,提高資產運行效益
事業單位運行管理制度主要體現在優化固定資產的管理,在固定資產的核算上增設“累計折舊”科目,對單位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設備的無形損耗更為嚴重,若已不能使用的固定資產仍然停留在單位的賬上,就不能真實反映各單位占用的經濟資源。因此,建議事業單位也應計提折舊,增設“累計折舊”科目,折舊的方法、折舊年限可以參照企業會計制度執行。具體如下:購入固定資產采用制度規定的核算方法,即借記“固定資產”,貸記“固定基金”。同時,借記“事業支出”,貸記“銀行存款”。計提折舊時,借記“固定基金”,貸記“累計折舊”。
(四)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
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機構內部工作崗位的設置,依據內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應設置財務負責人、出納、會計核算和稽核崗位。其中,會計核算崗位應根據業務種類及業務量大小和會計人員數量進行相互監督的原則。第二,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業務通常有審核原始憑證、設置賬戶、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告等程序。對于需要預算的項目,按照該項目科學化程序做出合理預算,并對預算出的款項進行專款專項管理,項目實施進程中需要資金時嚴格從該項目的專項預算中提取并使用,而且對于專項預算資金的使用制訂嚴格的審批程序,從下級向上級逐級進行審批。第三,稽核和監督制度。稽核應以財經紀律、內部控制制度、經批準的資金收支計劃等為依據,對財務收支和會計資料進行審查和核對。日常業務審查的重點應是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在會計憑證的審查中要特別注重原始憑證的審查,審查原始憑證是否真實、內容是否齊全、手續是否完備。在會計賬簿的審查中要注重銀行存款的收支及結余的審查。在日常審查的基礎上定期審查會計報告,審查時既要審查每一筆資金收支業務的真實性、業務處理的合規性、賬簿和報表數據的正確性,也要審查單位總體的財務狀況,注意檢查資金的流量和流向,評價單位的資產負債情況、預算執行情況。在財務部門內部稽核的基礎上,科學事業單位應定期接受內部審計部門和國家審計機關的審計和監督,加強社會各個監督部門的監察力度,加強與各個監督部門的相互聯系,提高財務監督體系的完整性。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糾正,保護國家財產的安全和會計核算真實、合法。
參考文獻:
[1] 趙麗娜.淺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3).
[2] 劉曉玲.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總會計師,2013,(3).
[3] 吳運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分析[J].財會通訊,2013,(8).
[4] 田從芝.加強和改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方法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20).
[5] 柴華.淺談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2,(18).
Discussion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th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in the institutions
WANG Li
(Mapping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state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Bureau,Xi'an 710054,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s is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of basic work,business unit budget management,capital operation,internal control,on this basi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aspects,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in Institutions of the proposal optimization.
Key words:institutions;financial management situation;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