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規范小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財政部于2011年制定《小企業會計準則》。據調查了解,小企業在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中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在會計核算中沒有按該準則指定的會計科目核算;有些會計處理該準則有明確的規定,卻按《企業會計準則》要求處理,等等。使部分小企業提供會計信息不準確,不規范。因此,需要解決這些方面問題以促進小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企業;歷史成本;未來適用法;應付稅款法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9-0201-02
當前,我國的小企業在會計核算中都已執行了《小企業會計準則》,但有的小企業在執行中出現了一些實務操作上的問題。比如:對于有些業務會計處理,從形式上按《小企業會計準則》原則處理,但所選用的會計科目即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科目進行操作;有的會計事項處理《小企業會計準則》作出了明確規定,卻仍按《企業會計準則》要求處理。鑒于以上情況,筆者從五個方面著手,特別強調小企業在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應正確使用《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會計科目
我國對企業會計核算已制定了兩套核算標準,大中型企業會計核算應遵循《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核算應遵循《小企業會計準則》。由于核算標準不一致,兩者對于會計科目的設置要求有所不同。《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使用會計科目分為五大類: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共66個會計科目。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使用的會計科目分為六大類: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共同類、成本類、損益類,共156個會計科目(其中:為特殊行業增設了60個會計科目)。
案例:(1)企業購買股票、債券、基金為賺取差價,打算隨時變現,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列入“短期投資”科目核算,而按《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卻應列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
(2)企業購買債券,如果有明確意圖、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列入“長期債權投資”科目核算,而按《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列入“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核算。
(3)對于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礦產資源補償費、排污費等相關稅費在《小企業會計準則》中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而按《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列入“管理費用”科目核算。
所以,小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應嚴格按《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科目核算,使財務報表使用者能真實、準確了解小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
二、小企業擁有和控制的資產應按成本后續計量
小企業取得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應收款項等資產項目,在期末所編制的資產負債表中反映的賬面價值均以成本計量,不需要考慮減值問題,這與《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有很大差異。《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資產在期末如果存在減值跡象,要計提減值準備,將其對應的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案例:(1)甲企業于2012年12月1日外購A存貨10 000件,單位成本100元,2012年12月份銷售9 000件,期末結存1 000件,期末結存成本100 000元,A存貨市價大跌,可變現凈值60 000元。
分析:如果甲企業屬于小企業劃型標準范圍,甲企業在2012年12月31日編制資產負債表中,A存貨賬面價值仍按結存的歷史成本100 000元反映,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如果甲企業屬于大中型企業劃型標準范圍,甲企業在2012年12月31日對于結存的A存貨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0 000元,對應的損失計入當期損益,A存貨在資產負債表中應按可變現凈值60 000元確認其賬面價值。
(2)乙企業2012年12月1日向C公司賒銷商品117 000元,賒銷期3個月,2012年12月31日C公司遭受自然災害,現金流量嚴重不足,估計到期只能償付50 000元價款(不考慮折現因素)。
分析:如果乙企業屬于小企業劃型標準范圍,乙企業采用直接轉銷法核算壞賬損失,2012年12月31日末,不估計壞賬損失,期末編制的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項目仍按117 000元反映。2013年到期日,只收回價款50 000元,確認67 000元壞賬損失,編制確認壞賬損失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50 000
營業外支出 67 000
貸:應收賬款 117 000
如果乙企業屬于大中型企業劃型標準范圍,乙企業應采用備抵法核算壞賬損失。2012年12月31日,乙企業“應收賬款”存在減值跡象,進行減值測試,計提壞賬準備67 000元,編制計提壞賬準備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67 000
貸:壞賬準備 67 000
2013年到期日,只收回價款50 000元。
借:銀行存款 50 000
壞賬準備 67 000
貸:應收賬款 117 000
三、小企業所得稅費用核算應采用應付稅款法
小企業所得稅費用的核算采用應付稅款法,是指小企業不確認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金額,按照當期計算的應交所得稅確認為當期所得稅費用的方法。
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
案例:丙小企業2012年利潤總額為500 000元,適用的所得稅稅率25%,實際發生業務招待費100 000元,按照稅法規定本年度準予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為60 000元,國債利息收入20 000元,假設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賬務處理如下:
應交所得稅=[500 000+(100 000-60 000)-20 000]×25%=130 000元
借:所得稅費用 130 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30 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30 000
貸:銀行存款 130 000
期末結轉所得稅費用:
借:本年利潤 130 000
貸:所得稅費用 130 000
四、小企業對會計差錯應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
《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對小企業會計差錯,不論是當期發現屬于當期差錯,還是當期發現屬于前期差錯(包括前期重大差錯),均應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直接調整發現當期相關項目以及當期相關損益,對于前期重大差錯,涉及損益項目的不需要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案例:丁企業屬于小企業,2012年12月31日發現2011年公司漏記一項管理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200 000元,所得稅申報表中也未扣除這項費用,所得稅率25%,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分析:該差錯屬于前期重大差錯,對于丁企業屬于小企業而言,該差錯應按未來適用法處理,2012年12月31日編制差錯更正的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200 000
貸:累計折舊 200 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50 000
貸:所得稅費用 50 000
五、《小企業會計準則》未作規定交易或事項的處理要求
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小企業,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小企業會計準則》未作規定的,可以參照《企業會計準則》中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比如:小企業發生債務重組業務、租賃業務、小型施工企業與甲方簽訂建造合同業務等,《小企業會計準則》對此沒有作出相應規定的,則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處理。
案例:戊企業(屬于小企業劃型標準的小企業)欠B公司購貨款200 000元。由于戊企業財務發生困難,短期內不能支付已于2012年5月1日到期的貨款。2012年7月1日,經雙方協商,B公司同意戊企業以其生產的產品償還債務。該產品的公允價值為150 000元,實際成本為100 000元。戊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B公司于2012年8月1日收到戊企業抵債的產品,并作為庫存商品入庫。
分析:戊企業屬于小企業,該企業發生債務重組業務,《小企業會計準則》對此沒有作出相應的規定,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處理:
①計算債務重組利得:
應付賬款的賬面余額 200 000
減:所轉讓產品的公允價值 150 000
增值稅銷項稅額 (150 000×17%)25 500
債務重組利得24 500
②應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賬款 20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5 500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24 5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000
貸:庫存商品 100 000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會計司.小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2]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3] 湖南省財政廳會計處.湖南省2012年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專題講座[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