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問題的不斷惡化日益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企業有義務促進環保工作,而基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環境會計建設是改善環境、增進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對可持續發展下企業環境會計概述的前提下,對如何保障企業環境會計的實施、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體系等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環境會計; 保障體系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9-0205-02
一、基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環境會計的概述
(一)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1]。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后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系,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
(二)企業環境會計
企業環境會計是指以包括可持續發展在內的經濟學、會計學以及環境學等多學科為理論基礎,采用“以貨幣為主、以實物為輔”的計量單位原則,以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如何得到補償為中心,通過確認、計量、記錄、控制環境污染與防治、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費用來研究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以求改善企業與環境之間關系的綜合性新興學科[2]。
二、可持續發展下的企業環境會計實施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落后
思想觀念落后是制約企業環境會計發展的首要問題,具體包括社會認可度較低、企業環境責任意識淡薄以及企業對環境會計認識片面三方面問題[3]。
(二)法律建設滯后
中國企業環境會計方面的法律建設滯后,相關法規不健全,對企業環境會計實施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導與支持,受利益的驅使,企業不會主動披露自身環境信息,相關會計法律、準則制定的滯后,客觀上助長了企業忽視環境保護、隱藏企業環境信息等活動。然而,隨著資源、環境的不斷惡化,社會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需求卻不斷增加,供不應求的局面嚴重制約中國企業環境會計的發展。
(三)缺乏專業人才
企業環境會計是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的,包含經濟學、會計學以及環境學等多門學科為理論基礎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因而企業環境會計相關人員應具備多門學科理論基礎、廣泛的實踐經驗。但是,目前中國企業環境會計人才較為匱乏,企業環境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企業環境會計實施的需求,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企業環境會計缺乏專業人才。
(四)企業環境會計制度建設不完善
現階段,由于受發展較晚,以及傳統觀念下高消耗、低利用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中國企業環境會計制度建設還較為落后,尚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環境會計規范體系。
三、建立企業環境會計實施保障體系
(一)企業環境會計實施保障體系的基礎
1.由政府環境管理部門明確認定企業的環境責任
西方發達國家在制定具體的環境法規和環境信息披露規則之前,政府環境管理部門需要做很多工作,其中首要的是明確企業環境問題的范圍和應承擔的環境責任[4]。中國地域遼闊,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自然環境有很大不同,環境方面所產生的問題千差萬別,更應當及時明確企業應關注的環境問題的范圍,以及企業應承擔哪些環境責任。
2.加大環境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和經濟處罰力度
保護環境必須依靠嚴格的法律法規和經濟制裁,決不能讓污染者以損害環境為代價獲取經濟利益,污染者為此付出的代價必須大大高于其環境保護成本[5]。如果有一天中國的環境受害者也能夠與污染者對簿公堂,污染者需要為此付出傾家蕩產的代價,那么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會有徹底改善的希望。而只有環境保護受到企業的普遍重視,環境會計才有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3.積極宣傳并提高企業和社會公眾的環保意識
我國環境污染的嚴重性普遍存在,提高廣大民眾的環境意識,建立社會公眾參與機制勢在必行。如果環境危機和環保理念能夠深入人心,投資者、金融機構、商品市場上有關的各方、企業職工、社會公眾都來關注環境保護,關心企業環境污染和治理情況,使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成為社會的共同要求,那么環境會計的實施也就有了根本保證。
(二)企業環境會計實施保障體系的建立
1.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框架
目前,環境會計的假設、原則、要素、程序和方法等尚未達成共識,環境會計的理論和實務還很不完善,特別是環境成本、環境負債和環境收益的確認和計量。根據我國具體情況,中國會計學會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共同承擔起這個責任。作為半官方機構,它們可以協助政府部門界定環境管理范圍,認定企業的環境責任,同時,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學者進行研究,并與其他國家的會計專業組織溝通和交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研究和解決環境會計的具體核算方法,并建立環境會計的概念框架結構。
2.完善會計法規及制定環境會計準則
完善會計法,將環境會計核算和監督列入會計法,從法律上明確環境會計的地位和作用;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首先,要建立環境信息披露規范,使環境信息披露有章可循,便于會計人員操作;其次,環境信息披露必然會牽涉到企業在環境治理、環境保護、環境效益等方面收支的會計處理問題,因此還應著手制定環境會計核算的具體規范,解決環境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等問題。
3.培養高素質的環境會計專業人員
環境會計既涉及到會計學,又涉及到環境經濟學、環境保護學等知識,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綜合性,這對會計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人員的環境會計專業知識培訓;另一方面要加強與企業環保部門專業人員的協作。
4.不斷修正和完善環境會計的實施
根據中國目前的發展情況,可以將環境會計分成若干個階段,分對象、分階段地實施。
第一階段,先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第二階段,確認環境成本和環境損失。第三階段,計量環境業績。第四階段,建立完善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全面推廣環境會計。但應當說明的是,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環境會計不能取代現行企業會計體系,而只是一種延伸和補充。
參考文獻:
[1] 鐘朝宏,干勝道.“全球報告倡議組織”及其《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J].社會科學,2006,(9).
[2] 許家林.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與創新[J].會計研究,2009,(10).
[3] 龔蕾.日本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及其借鑒[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5,(1).
[4] 段君亮.節能減排呼喚環境會計——加拿大環境會計的發展及其啟示[J].國際商務財會,2008,(6).
[5] 李琳,孫錚.試論排污許可證在環境會計中的披露[J].財會通訊,2004,(1).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mplementation
safeguard system und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U Jia,PAN 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rbin college,Harbin 150086,China)
Abstract: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influence the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o enterprises have the obligation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and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accounting construction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promo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On the premise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und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how to guarante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how to establish a set of perfect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security system
[責任編輯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