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大連市十二運新建的大連市體育中心場館為研究對象,從社會學、市場營銷學和管理學的角度出發,研究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市場運營現狀。通過對大連市體育中心全運會場館的地理位置、功能和設施的基本情況的調查分析,對十二運后大連市體中心場館的管理和運營提出意見和建議,希望能為十二運后大連市體育中心全運會場館的經營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全運會后;大連市體中心場館;經營與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G8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9-0222-02
前言
十二屆全運會是全國矚目的大型體育賽事,全運會經濟對地方經濟有著巨大的影響。全運會體育場館的規模化興建對城市的面貌有很大的改觀,同時,場館賽后的有效經營不但能夠提高人們的文體生活的品位,也將成為城市中的品牌,拉動地域經濟的發展。全運會體育場館的投資額巨大,工程周期長,資金回報慢,后期維護與維修費用高。時間越長,體育場館自然老化現象越嚴重,就越不能為市民提供優質的體育產品服務,越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全民健身和群眾文化娛樂活動的需要。大連市體育中心作為第十二屆全運會的主要比賽場館,在場館的選址以及功能設計上都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如何利用好自身優勢,在賽后的經營管理中既能發揮公共體育場館公益性功能,又能提高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是本文研究的重點。近年來,我國在每屆全運后場館的運營不斷創新改革運營和管理模式,堅持體育向社會開放,并在場館的運營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已有部分體育場館的運營狀況有了較大改觀,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我們亟需積極學習借鑒國內外場館的先進管理理念和經驗,增強服務能力,創新經營管理方式,提高專業化水平,積極探索適合大連實際情況的體育場館運營模式和方法。
一、基本情況
十二屆全運會大連市比賽場館共新建11個新場館,其中,投資88億元的大連市體育中心以“運動之脈”為主題,中心項目以體育場和體育館為核心,以貫通體育館和體育場的S平臺為主脈,其他場館及附屬設施為輔脈,形成了一個流動的構圖,體現了“運動之脈”的主題。建設場館單體項目共計10個,即體育館、體育場、網球場、室內網球訓練館、棒球場、游泳館、媒體中心以及運動員訓練基地的綜合訓練館、室內田徑館、教育科研樓,總建筑面積近50萬平方米。比賽場館修建無論功能布局、技術水平、設計理念等方面均達到國際一流水準,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最具有代表性下面作簡要介紹。
(一)體育場
體育場占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另有室外兩個占地6萬平方米訓練場地,是體育中心里面最大的單體項目。體育場規劃建設6層,按功能布局要求分為運動員區、競賽管理區、新聞媒體區、貴賓區、來賓區、觀眾區等。體育場共擁有60 832個坐席。其中,無障礙坐席120個,貴賓坐席644個,包廂坐席2 016個。體育場東西兩側各設一塊標準室外足球場地,以便運動員平時訓練及賽前熱身。建成后的體育場能夠承擔田徑、足球等奧運會賽事。
(二)體育館
體育館是整個體育中心建筑群的靈魂,建筑工藝的復雜程度和設計施工的先進理念,體現出國際水準。體育館可容納1.8萬名觀眾,是目前國內可容納觀眾數最多的體育館之一。其結構體系跨度大,且平面為不規則橢圓形,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弦支穹頂”結構工程。體育館能承辦世界A級賽事,包括NBA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體操、冰上運動項目等,同時還具備舉辦大型演出或文化活動的功能。場館內除普通看臺外,還設有可伸縮坐席、包廂席、轉播間、運動員熱身區、地下停車場以及餐飲設施等一應俱全。
(三)游泳館
游泳館在體育中心場館建設中雖然體量不是最大,但是其對體育工藝和施工精度的要求是最高的,施工難度也是最大的。體育中心游泳館先進的體育設施堪與北京“水立方”相媲美,電氣化智能設備的總體水平在國內游泳館居于領先地位。比賽池、訓練池安裝的水下監控設施,可在比賽、訓練時觀察、記錄和即時回放運動員水下動作;在日常全民健身活動中,則可通過智能系統識別水下遇險情況并報警,確保人員安全。
大連市體育中心作為全運會場館的設計和建造不僅要承辦全運會的部分比賽,而且也是大連市民未來運動、健身的重要場館。目前,十二運已圓滿閉幕,場館的賽后運營也在面向大連市民啟動。
二、運營與管理創新
(一)立足于體育場館的公益性、非盈利性,政府應增加后續投入,給予場館政策上的優惠和扶持
大連體育中心場館建設主要立足于公益性,政府的場館投入建設主要是為全民健身運動提供高品質的場館和設施,公益性較強。政府應充分認識到體育場館的公益性、非盈利性屬性,增加后續投入,給予場館政策上的優惠和扶持。場館的建設投入和運營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只單純的依賴于場館自身賺錢來自負盈虧是很難以達到盈余和公益服務目的的,因此,在體育場館的運營中政府必須給予政策的支持和資金的補助,如減免稅收、優惠轉讓土地使用權等,鼓勵社會上中外大型場館營運集團和企業進駐場館,吸納先進的運營體系進行場館的運營管理。例如,第十屆全運會南京全民健身中心的投資者就享有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
(二)深化管理體制改革,采取多機制,多手段的管理模式
體育場館的管理機制是決定場館發展的核心要素。大連市在以往的體育場館管理體制,對于今天的場館經營已經不合時宜。管理體制的改革對體育場館的經營既有支撐力,又具有約束力。好的體育場館管理體制可以有力地促進體育場館的經營,不當或不順的管理體制則會阻礙體育場館的運營。目前,大連市體育場館面臨的最根本問題還是管理體制上的問題,因此,深化體育場館管理體制改革是體育場館走出“困境”的先決條件,要不斷探索體育場館管理的新模式,論證國有企業集團化管理模式、私營企業承包經營管理模式、理事會管理模式以及內部承包經營模式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對社會資本參與體育場館經營的扶持力度,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努力構建一個管辦有序、充滿活力、群眾滿意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新格局。
(三)重視場館功能及用途的多樣性開發,以市場為導向,遵循市場客觀規律,挖掘市場需求潛能,增加盈利點
大連市體育中心場館,具有規模性大,功能性全,設施先進完備的特點,由政府出資建設,屬于公共場館的范疇,因此,運營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社會效益。2012年,大連市常住人口已達669萬,大連早有“足球之城”的美譽,政府對大連市民的全民健身、大眾體育和競技體育高度重視。全民健身運動在大連搞的也“風生水起”,市民們健身休閑意識很強。大連的健身場館,休閑娛樂場館現在是“人滿為患”,如早期的大連“水上人間”和現在運營的大連“大連阿爾濱水上樂園”都是將體育娛樂,健身為一體的成功的場館經營項目。大連市的體育競技,體育旅游市場潛力巨大、營運效益極為可觀。大連市體育中心要充分利用場館設施優勢,根據場館的特點,涉足休閑娛樂、旅游、餐飲、商業、廣告、會展、中介等相關業態,形成以體育、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鏈。因此,大連體育中心體育場館的經營和管理要以市場為導向,按市場規律辦事,要仔細研究市場,挖掘市場潛能,準確把握市場的動態,并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場館有效的運營機制。
(四)注重場館的品牌建設,實現從場館運營到品牌運營的轉變
大連市體育中心在圓滿承辦十二屆全運會后,場館的品牌效應已在大連市民的心目中豎立起來,乃至在全國也小有名氣,但這種名氣主要來源于硬件設施,借助十二運效應,是暫時的。因此,我們還要在場館的“軟件”上打造品牌,強化品牌意識,冠名世界知名品牌,引進國際場館運營商進駐經營場館。承辦大型的國內體育賽事、文化演出、開展十二運體育場館體驗旅游項目等,進一步提升場館品牌的含金量,以活動造品牌,以服務保品牌,并通過體育場館的品牌運營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積極探索通過品牌融資的方式,利場館的品牌優勢,吸納社會資本,加強國際合作,使大連體育中心場館運營進入更加良性、健康的發展之路。
小結
大連市體育中心體育場館投資巨大、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技術先進。大連市政府高度重視其場館的建筑和運營。本人希望該中心場館的運營能夠實現場館經營的品質化、品牌化,管理體系的國際化、科學化,將體育場館的管理與運營機制與國際接軌,實施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貫標認證;采取內部模擬市場化管理,按照資助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要求,在保持一級法人不變的前提下,統一管理、分體經營,最終達到高品質、高效益、高品牌的地域體育服務娛樂中心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史國生.江蘇省體育場館發展與江蘇體育事業相關性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2] 馬玉芳.從經濟學理論視角分析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的免費開放[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3] 祁微.關于免費開放公共體育設施的理性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1).
[4] 李麗華,張黎明,蔡捷.大型體育賽事場館賽后運營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1,(6).
[責任編輯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