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2006年起,中國就相繼出現對電力行業產能過剩的擔憂。國家發改委于2007年也發布信息稱中國九大行業產能過剩,電力行業潛在產能過剩。同時也有不少學者在擔心中國電力行業已經或者可能出現電力過剩。通過與美國相應數據對比測算出中國電力行業的產能利用率,來判斷中國電力行業是否已經產能過?;蛘呤欠翊嬖诮Y構性產能過剩。
關鍵詞:產能利用率;產能過剩;電力行業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3-0079-02
一、產能過剩與產能利用率
產能過剩即生產能力過剩。本文所討論的產能過剩是指某一行業在一定時間和一定的技術條件下,該行業所有企業所擁有的生產能力的總和超出市場需求產能過多,實際上也就是一種存量性的生產能力過剩。這種過剩具有時間性、條件性、相對性。
產能利用率,也稱設備利用率,是指某一企業或者某一行業實際總產出對其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設備的所能生產產品的最大產量的比率,也即實際生產能力到底有多少在運轉發揮生產作用生產產品。鑒于電力行業電力生產和銷售的特點——電力這種商品的發、供、用同時以光速瞬間完成,基本不存在商品生產與銷售之間的時間差,所以本文只使用產能利用率這一指標對其產能是否過剩進行判定。
二、產能是否過剩
美國對于電力行業的國家統計數據,除了裝機容量、實際發電量以外,還會有相應的產能利用率統計數據,然而中國統計局只公布了裝機容量和實際發電量兩個數據。眾所周知,一個行業的實際產能利用率,必須要考慮到設備的檢修、備用和其他必要停機時間,因此其設備運轉率不可能達到100%。但是由于中國數據的缺失,筆者唯有先估算中美兩國理論產能利用率(理論產能利用率,實際發電量與理論發電量之比,而對理論發電量的處理是直接將裝機容量乘上365天再乘上24小時得出的,并沒有剔除發電機組的維修檢測等所需要之時間),加以對比再結合美國的實際產能利用率估算出中國的產能利用率。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國電力行業在1979—2009年這三十年間大多數時候其理論產能利用率都是高于美國的。當然這里面包含有兩國關于電力行業運營規定及習慣的差別,例如在電網備用機組的規定上,國際標準一般為電網備用機組容量需達到20%,發達國家有的甚至高達30%~40%,而中國在最近幾年供電形勢總體正在趨向緩和的情況下,其備用容量卻仍只有5%左右。
利用上面計算得出的中國對于美國的產能利用率指數,再結合美國的實際產能利用率,便可以估算出中國電力行業的實際產能利用率,而且這一方法剔除了體制等方面的干擾因素,因而也就顯得更有可比較性(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其實中國的產能利用率一直都處于高位,當然需要強調的是,這是剔除了中美兩國在電力行業上面的制度及習慣的差別后得到的數據。以上數據也與之前筆者所獲得的中國在最近幾年備用容量卻仍只有5%左右的信息比較符合??梢?,這樣的處理方法比較符合實際。
在其他行業中,由于存在存貨,僅憑產能利用率并不能判斷產能過剩與否。但是鑒于電力行業商品的特殊性,也就不需要考慮存貨的問題,其產能利用率足以判斷行業產能過剩與否。
分析前表,中國的電力行業總體上尚不存在產能過剩情況。而且運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判斷中國電力行業是否存在結構性過剩。但是,在EIA網站上,并未公布美國分電源的產能儲備,所以以上方法無法計算出中國分電源的真實產能利用率,只能估測出趨勢。
實質上,這樣的處理是用美國的統計標準、習慣和體制來處理中國的數據,所以中國的電力產能利用率達到甚至超過100%也就不難理解了。可以看出,為了滿足發展對電力的需要,中國火電設備時常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與此同時,中國水電設備的產能利用率卻顯得相對很低,這與中國水電設施通常并不是單純用作發電而是更多的當作水利樞紐來使用以及水利發電有其獨特的季節性自然特點有很大關系,不應就此判斷中國水電存在產能利用不足。
三、結論
中國目前尚不存在電力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甚至反而存在著一定程度產能不足的情況。從電力的分能源來源來看,中國火電機組的產能利用率一般都是高于美國的相應的化石燃料機組的產能利用率。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面,中國對火電及其發電能源——煤炭有著很強的依賴性。雖然中國目前的煤炭產量依然是世界第一,但是考慮到火電帶來的環境污染及其他負面效應,中國在以后的電力行業發展中應該會逐步降低火電的比重。同時,我們也能看到,中國的水電產能利用率較之美國,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當然這是由于中國的具體國情所引致的,不過這也恰恰說明了,中國的電力行業在水電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潛力,這也就是中國電力能源結構順利實現轉型的現實基礎所在。
參考文獻:
[1] 謝然浩.慎言“電力產能過剩”[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6,(3).
[2] 周金濤.周期復辟:產能利用率和估值的邊界[J].財智視點,2010,(7).
[3] 孫宗顥.從電力過??措娏σ茖W發展[J].電力技術經濟,2006,(1).
[4] 王成,張堃.產能利用率的替代估算——以固定資產周轉率測算[R].國泰君安—策略報告,2009.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