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產負債表是一個復雜的有機系統,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探討資產負債表,既有利于揭示資產負債表的深刻內涵,促進會計理論研究的深入發展;又有利于豐富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凸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價值和指導作用。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哲學;辯證關系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3-0179-03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高度統一。資產負債表是一個復雜的有機系統,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探討資產負債表,既有利于揭示資產負債表的深刻內涵,促進會計理論研究的深入發展;又有利于豐富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凸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價值和指導作用。
一、系統與要素的辯證關系
(一)系統與要素
恩格斯指出:“關于……所有過程都處于一種系統聯系中這一認識,推動科學到處從個別部分和整體去證明這種系統聯系。”[1]所謂系統,是指一定數量相互聯系的部分或要素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系統的存在是客觀的普遍的現象。系統論作為一種方法,無疑是人類思維方式的一場革命,具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它表明權益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所承擔的現有義務和所有者對凈資產的要求權。從系統論的角度講,資產負債表就是一個系統,由若干要素組成。財政部2006年公布的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列示的會計要素共有六個,其中與資產負債表相關的會計要素有三個,分別是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這三個要素從不同側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為了較詳細地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化及其結果,又將會計要素按需要細分為具體的會計科目。但資產負債表畢竟是概括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因此,就有必要對具體的會計科目加以歸類、綜合,以滿足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會計科目和資產負債表項目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系。大致存在三種情況:資產負債表項目與會計科目相等,資產負債表項目寬于會計科目,資產負債表項目窄于會計科目。因此不能將資產負債表項目簡單等同于會計科目。
(二)層次與結構
資產負債表作為一個有機系統,其構成要素具有層次性和結構性特征。所謂層次性,是指系統和要素(子系統)之間的地位、等級和相互關系。任何系統都是有層次的。所謂結構,就是組成系統的諸要素或部分的相互結合方式。任何系統都有相對穩定的結構。系統的性質和功能不僅取決于它由什么要素組成,而且取決于這些要素的結合方式。系統的結構性要求我們優化結構,以實現整體的最佳功能[2]。因此在對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時,必須遵循層次性和結構性原理。就總體而言,中國資產負債表采用的是賬戶式結構,也就是左右結構,其編制的理論依據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報表左邊是資產項目。資產項目按其流動性的大小或變現能力的強弱排列,流動性越大、變現能力越強的資產項目越往前排;反之,越往后排。報表右邊是權益項目。具有優先清償的權益,即負債排在前;所有者權益屬于剩余權益,列于負債之后。比如對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就體現出層次行特征。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是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的兩個要素。將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進行比較,可以大致地看出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在對比分析中采用的主要指標有:營運資本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保守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保守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之間的關系(如下頁圖1所示)。
營運資本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差額的絕對數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它難以用于不同規模、不同時期、不同公司之間的比較。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是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最基本、最通用的財務指標,因此它能較好地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速動比率是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與流動比率相比,速動比率能更好地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的強弱。保守速動比率是保守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保守速動比率通過考察速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好的部分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值,能更好地揭示企業對流動負債的償還能力。而現金比率則是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值,現金比率能反映企業的即時付現能力。在所有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中,現金利率所反映的償債能力是最強的。這五個指標具有層次遞進性特點。
不同企業或同一企業的不同發展時期,由于其所處的具體環境不同,以及對風險和收益的態度不同,資產與資本的比例關系也不盡相同。但是,不管怎樣,資產與資本都必須保持一個合理的比例,都必須保持基本的平衡。否則,一旦會計的基本等式被破壞,復式記賬法的基本原理將不復存在。
二、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是物質的存在方式。運動和靜止是對立統一關系。一方面,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另一方面,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互為存在前提,并且運動和靜止相互包含、相互貫通[3]。我們知道,會計報表按其所反映的內容,可以分為動態報表和靜態報表。動態報表是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資金耗費和資金收回的報表,如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內經營成果的報表;靜態報表是指綜合反映企業一定時間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報表,如資產負債表是反映資產負債表日企業資產總額和權益總額的報表,從資產總量方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從而反映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和償債能力。從哲學上講,運動與靜止不可分。相對靜止是測量運動的尺度;相對靜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相對靜止也是認識和區別事物的基礎。從會計上講,利潤表與資產負債表也密不可分。資產負債表是根據“實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和分析填列的;而利潤表是根據“虛賬戶”本期發生額計算填列的。其根據是“收入-費用=利潤”會計等式。從嚴格意義上講,“收入”應具備如下兩個基本特征:其一是“收入”可能表現為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其二是“收入”必然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注:費用要素正好相反)。表現絕對運動的收入、費用要素通過利潤要素最終轉化為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大要素。由此看來,利潤表的收入、費用和利潤要素與資產負債表的三大要素密不可分。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動態表現形式——利潤表最終通過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靜態表現形式——資產負債表表呈現出來。資產負債表對利潤表具有制約作用。一個企業經營的好壞,最終必須通過資產負債表予以檢驗。而會計實務中,會計造假往往是從利潤表入手的。另一方面,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期末余額與其初余額總會發生增減變化。這一增減變化本身就是動態過程,是會計核算對象——經濟業務變動的產物。
三、普遍與特殊的辯證關系
辯證法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矛盾的共性、絕對性;矛盾的特殊性就是矛盾的個性、相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就是共性和個性、絕對性和相對性、一般性和個別性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3]。會計理論規定,資產類賬戶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期初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權益類賬戶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期初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這就是一般賬戶的共性。備抵調整賬戶,按其經濟內容分類雖然屬于資產類賬戶,卻并不遵守資產類賬戶的一般規定,它們則是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期初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
四、時間和空間的辯證關系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運動,都會表現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時間是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性,這種持續性表現為運動過程的暫久性和運動依次出現的先后順序。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或不可逆性。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廣延性,這種廣延性表現為物體彼此之間的并存關系和分離狀態,排列次序等。空間的特點是三維性,即任何物體都有長、寬、高三個方向[3]。對資產負債表作橫向趨勢分析和縱向結構分析,即體現了其時間和空間的辯證關系。所謂資產負債表橫向趨勢分析是指是對每個項目的本期或多期的金額與其基期的金額進行比較分析,編制出橫向結構百分比資產負債表,以觀察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化趨勢。橫向趨勢分析通常可以作為用戶預測企業未來經營情況的立足點。通過觀察報表中各項目的增減變化情況,可以發現重要的并且異常的變化,同時對這些變化作出進一步分析,找出其變化的原因,判斷這種變化是有利還是不利,并力求對這種趨勢是否會延續作出判斷。所謂資產負債表的縱向結構分析,是將常規形式的資產負債表換算成結構百分比形式的資產負債表,即分別以資產合計數和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合計數為共同基數,列為100%,然后求出表中左右兩方各項目相對于共同基數的百分比,進一步結合企業的規模、經營性質、銷售狀況以及行業風險等因素分析企業在資產運用以及資金籌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五、結語
會計理論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而深邃的哲學思想。對于會計問題的哲學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我們對會計實質的認識,化解會計學理論的一些紛爭,推進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豐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會計科學的指導作用,讓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會計理論為中國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偉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2-60.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76.
[3] 陶德麟.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56-90.[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