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商業道德和職業道德問題,愈來愈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理論界、企業界以及政府的監管部門逐步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要建設健康的、有活力的市場經濟,必須尊崇誠信原則。缺乏誠信,經濟運行的成本會極其高昂,甚至根本無法運行。在一個欺詐和舞弊盛行的社會里,弱者得不到公平,坦誠者最易受到傷害。因此,建立一個以誠信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是社會公眾的共同愿望。主要對市場經濟時期更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進行研究。
關鍵詞:市場經濟;會計;職業道德;會計監管機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3-0196-02
所謂會計職業道德,就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履行職責活動中應具備的道德品質,是基本道德規范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它既是會計工作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也是衡量一個會計工作者工作好壞的標準。會計職業道德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但是,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會計職業領域里,存在著一些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甚至犯罪的行為,這都屬于會計人員非職業道德的行為。會計人員非職業道德行為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益驅動。
一、中國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
1.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它要求每一個會計人員都要熱愛自己的崗位和職業,并且忠于職守。會計人員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會計工作不僅為企業內部管理部門、投資者、債權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門提供重要的會計信息,而且還擔負著促進企業降低成本、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任務。要求會計人員要樹立“干一行,愛一行”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堅守崗位,以高度的事業心做好本職工作。
2.誠實守信,講求信譽。自古以來,人們將誠實和守信視為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將其作為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做人的基本準則。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在其工作中要講求信用,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進行核算,不弄虛作假,不為利益所誘惑,保持良好的人格和品質。誠實守信要做到既有高質量的產品,又有高質量的服務,還要嚴格遵紀守法。
3.廉潔自律,不謀私利。廉潔是會計職業道德自律的基礎,而自律是廉潔的保證,二者不可偏廢。廉潔自律、不謀私利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尺度,只有在工作中堅持原則、不謀私利,才能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會計人員整天與錢、物打交道,如果不能做到廉潔自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毀了自己的前途。
4.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這是每個會計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品質。會計資料不僅是各單位進行經營管理和業務管理的依據,而且也是國家據以進行宏觀經濟分析和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如果會計信息失真,那么會計核算就沒有意義,這不僅影響到微觀管理,而且還影響到宏觀決策。會計人員在其工作中必須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如實準確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情況,不弄虛作假。維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起碼要求。
二、市場經濟時期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途徑
1.政治手段與經濟手段雙管齊下,使其情形嚴重者在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雖然說會計職業道德是靠人們自覺去遵守的,而不可能靠法律的強制,但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法制是不行的。讓我們看看中國的腐敗現象,為什么屢禁屢犯?為什么不能從根本上制止呢?我們承認,在一個市場經濟還不夠發達,市場體制還不夠健全的中國,出現腐敗現象是不可避免的。也許有人把腐敗現象當成一種司空見慣的事情了,但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將腐敗現象減少到最小,以至最終消失。有人也許會問:為什么中國懲治了一批腐敗之后又有一批腐敗隨之而起?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對腐敗的懲罰力度不夠。一個腐敗者,因貪污受賄而被判坐上幾年牢或者幾十年牢,出來之后他仍然可以風光,因為他還有經濟基礎為其作后盾,因為他早已為自己準備好了一條后路。這樣不行,根本起不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要加大懲罰力度,對情形嚴重者在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這樣才能讓那些人明白不遵紀守法,嚴重違背職業道德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同時對其他人起到一個很好的警示作用。
2.健全和完善會計監管機制。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讓法治與德治相結合。進一步完善《會計法》及各種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立法的科學性和執法的可操作性。明確規定對違法亂紀行為的處罰,切實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讓那些膽敢造假者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加強法制教育,促使會計人員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道德選擇和道德評價模式,從而自覺地調節自己的行為。
3.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將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年度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通過各省財政部門、行業協會編寫教材、講授與案例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監督所有會計人員對相關教材的內容進行學習,輔之嚴格的考核方法進行考核,沒有達到規定要求者,不頒發繼續教育結業證,同時作為從業資格發證、注冊等工作的依據之一。以督促會計人員注重職業道德的自我教育,自覺學習職業道德的知識,培養自己的職業情感,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4.建立會計職業道德的規范體系。當前會計法規建設已初成體系,但基于會計職業道德的法規建設還十分薄弱。因此,構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符合時代精神的、以誠信原則為核心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勢在必行。應加緊對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行為、社會行為、個人利益、社會大眾利益等方面的研究,在弘揚中國優秀傳統道德的基礎上,建立起包括會計職業道德基本準則、職業道德具體準則、會計人員從業準則、會計活動準則等在內的會計職業道德體系。
5.凈化會計人員的執業環境。會計人員不僅工作在會計領域,更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其職業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就是會計環境。會計環境是會計賴以存在的政治、經濟、法律、教育和文化等各個方面。凈化環境,既要靠會計職業界的自身努力,也要依托社會各方面的變革與協調,尤其是必須與法律、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建設同步,才能建設好會計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 王雪冬.淺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11).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