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梳理和總結近年來中國出租汽車行業政府規制研究成果,找出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以期為中國出租汽車行業政府規制改革及政策選擇提供建議。
關鍵詞:出租車行業;政府規制;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3-0213-03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出租汽車及出租汽車行業政府規制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出現的,目前價格、數量、準入、安全、質量等多種規制都已不同程度地運用到這個行業。有關出租汽車行業政府規制的研究主要從以下方面展開:
1.出租車的市場特征定位和發展戰略規劃。對出租車市場特征和定位的進行討論的文獻不多,相關研究主要和出租車行業的政府規制研究相聯系。張棋(2007)把出租車看做較“高層次的客運方式”,因此應該提高出租車的價格水平,降低出租車的數量。他認為把出租車作為居民日常出行普遍選用的代步工具,定位為一般客運方式是錯誤的。他的這種觀點具有局限性。現代社會中,物質文明不斷進步,需要方便、快捷、安全、舒適的高層次客運方式與現代化的快節奏生活相適應。城市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空間不斷擴大,也需要機動靈活的客運方式彌補城市公共汽車和長途客運班車的不足,出租車可以充分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質量。胡軍紅(2005)明確了出租汽車在城市客運體系中的定位和功能,分析了影響出租汽車發展的因素,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出租汽車發展策略。另外一些城市和地區結合本地政治經濟和出租車行業管理的實踐相繼完成了本地區出租行業發展的規劃:如《沈陽市出租汽車行業管理對策研究》、《北京市出租車的總量控制和租價的宏觀調控研究》、《江蘇省出租汽車發展規劃》、《蘇州市出租汽車發展規劃》等,這些規劃提出了提高出租車行業整體服務水平、提升其競爭力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促進了出租車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政府管理水平的相應提高。
2.大部分研究都是探討政府關于出租車行業規制的整體框架。較早對出租車行業政府規制進行理論研究的是郭文玲(2000),她梳理和評價了北京出租車行業政府規制發展的階段,認為政府規制有效促進了該行業的發展,對改進北京市出租車服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該文章對政府規制給出租汽車行業帶來的諸多負面效應,沒有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榮朝和(1999)則主要運用產權理論對北京市出租車行業以運營許可證為核心的行業管理制度進行了分析。曹斌(2005)對出租車行業政府規制所產生的經濟租金在各相關利益主體之間進行分配的問題進行一般性的系統研究,并用北京市的出租車市場對其進行了驗證。北京大學的唐睿(2005)則是通過公共選擇理論中的尋租理論界定了租金額度、租金耗散和非最優配置資源額度,分析了北京市出租車行業中所涉及的主體及其尋租活動,明確了政府規制所造成的社會福利損失,研究政府規制改進措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余暉(2003)、郭玉閃(2005)通過對出租車行業的實地調查得出結論:政府沒有必要對出租車市場進行規制。政府規制會導致社會福利下降,出租車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市場,數量和價格可以通過市場競爭自行決定,主張出租車行業可以取消政府規制并全面個體化。這一觀點忽略了出租車服務準公共產品的屬性,出租車市場并不符合完全競爭市場條件的特點,可以說是片面的。
3.準入規制。劉欣然(2010)認為中國現行出租車行業市場準入規制制度忽視市場競爭機制的充分作用,規制效果差強人意。出租車市場應該引入競爭機制作為運行的基本制度,并輔之以必要的政府規制制度,以實現出租車市場健康發展的目標。李曉鋒(2005)主要研究了準入規制對北京市出租車行業相關利益主體的影響基礎上,對準入規制的效應進行分析,以探究政府廢除準入規制的動力和改革措施。
4.價格規制研究。乘客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完備問題,消費者對出租車服務的需求缺乏價格彈性,矯正數量規制的某種缺陷是出租市場政府規制的主要理由。蔣洪和陳明藝(2004)認為盡管規制失靈客觀存在,但價格規制確實是應對當前出租車市場缺陷的十分有效的手段。尤其在巡游類服務市場,服務地點不固定,加之時間有限,乘客既無法掌握出租車價格的更多信息,也不想花太多的時間討價還價。他們還認為,完全可以通過固定價格上限、部分規制、區域定價和價格聽政制度等方式來彌補現有價格規制的弊端。同樣,政府與市場之間也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政府不可能也沒有辦法完全測定市場的均衡價格,王駿濤(2004)論述了價格規制對損失福利、降低效率等弊端,并認為價格規制降低了政府對市場反應的靈敏性,延長了政府獲取市場供需信息的時間,因此價格調整必然滯后于市場變化。還以舟山為例,證明議價能夠比價格規制取得更好的效果。何貴勇、郝亞(2008)認為價格是價值規律的當然結果,政府不應予以規制,價格規制必須完全取消。
5.數量規制是政府對出租車行業實行規制的三大內容之一。陸建、王煒(2004)認為,出租車供大于求的現象在當前國內許多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他們對蚌埠市的調查顯示,為了避免空駛,降低成本,相當數量的出租車經常在一些如車站、醫院、娛樂場所等主要的客源發生地待客,造成了上述場所交通秩序極度混亂。對出租車的數量進行控制,有利于改善交通狀況。王智斌(2005)認為對出租車進行數量規制是合理的,因為無論是出租車過多所引發的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問題,還是出租車過少所導致的社會需要無法滿足的問題,都不能在當前市場機制下輕易解決,所以需要由政府進行干預。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學者提出了對數量規制的質疑。如王成鋼(2005)認為總量很難確定,政府也不具備完全的市場信息。顏靖人(2006)對北京的出租車規制進行分析后認為,總量控制效果并不樂觀,黑車的大量存在正是對出租車市場供需不平衡最有力的說明,而不平衡的根源就在于人為地數量控制。李艷梅、楊濤(2008)也同樣反對數量規制,他們運用數學模型,從經濟學角度對北京市出租車市場規制模式進行福利分析后認為,正是總量控制導致了黑車大量存在,進而損害了司機的合法權益。而楊仁法、楊銘(2006)通對寧波市出租車行業的經驗進行總結,認為在緩和政府、出租車公司和司機各方矛盾方面,以服務質量招投標為主要手段的出租車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要比簡單的數量控制更有效,此舉還可以提升整個行業服務水平。
6.非法營運(黑出租)。非法營運現象與中國特定時期特定歷史背景有很大關系。馬建明(2006),李澤新和楊永剛(2005)等學者從供給和需求兩個的角度分析非法營運存在的原因。他們提出,黑出租車的供給多具有地域特征,能填補正規交通工具在時間和空間上覆蓋的“空缺點”,這一空缺點正是“非法營運”的“生存點”。同時,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口流動的增加,人們的出行有了多元化的需要,非法營運的黑出租擁有合法出租車無法比擬的優勢,價格低、方便快捷等,滿足了人們多元化的需求。顧海兵(2005),紀亮(2006)等學者從市場的角度進行研究。他們認為,正常運營車輛高成本低利潤和黑車低成本高利潤形成強烈的巨大反差,也就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非法經營者加入,經營黑出租車。同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就業壓力的加大,沒有技術含量的出租車便成了一部分下崗失業工人和進城務工人員甚至是包括失地農民的選擇,但是出租車經營的準人門檻偏高,黑出租就成了他們迫不得已的選擇。黃燕(2006)運用市場供求理論、成本效益分析理論及動機理論,分析了黑出租車出現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指出現行出租車管理體制的不合理是非法營運出租車出現的根本原因,進而提出有效解決非法營運出租車問題的綜合治理之道,是“改變現行的出租車管理體制、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實現黑出租車與政府治理的納什均衡,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
7.出租車公司的壟斷。龐世輝(2007)和彭曉娟(2010)一致認為,中國出租車企業逐漸壟斷出租車經營權的現狀,會導致分配不公、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出租車行業的壟斷不是依靠市場競爭和規模經濟形成的,而和行政性支持有著直接的關聯。但是從該行業本質屬性分析來看,它既不具有自然壟斷屬性,也不是合法的國家壟斷,是一種不合理的政府規制,只有取消這種不合法的抽象行政行為,才是恢復行業公平的根本。
此外還有學者結合城市的具體情況,把出租汽車的空駛率、有效行駛里程、平均運營車速和平均日運營時間作為參數,建立模型進行分析,測算出租車的運力投放標準。
理論界對出租車市場是否需要規制以及如何規制問題依然爭論不止:一方面擔心缺乏規制會造成社會福利損失,另一方面,又擔憂規制過嚴會損失效率。現階段可以明確的也許就是規制可以放松但不宜解除。顯然,這一運動還遠未到終結的時候。目前研究的趨勢是“在放松準入限制、運價規制的同時,全面加強對出租車經營者、駕駛員執業標準以及車輛安全標準的規制”。
參考文獻:
[1] 陳明藝.出租車行業管制效應研究[D].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05.
[2] 張棋.出租汽車的定位[J].交通與運輸,2007,(2).
[3] 胡軍紅.城市出租汽車交通發展策略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5:3.
[4] 郭文玲.出租汽車行業的政府規制1978—1999——北京市出租汽車行業案例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0,(2):96-97.
[5] 黃燕.北京市黑出租車問題治理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
[6] 于珊.基于SCP理論的北京市出租車產業績效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0.
[7] 曹斌.出租車市場的管制租金及其分配——以北京市為例[J].生產力研究,2009,(17):76.
[8] 唐睿.北京市出租車政府管制分析[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5,(2).
[9] 余暉.現代“駱駝祥子”:政府管制失敗的經典案例明[J].中國經濟時報,2002,(12).
[10] 郭玉閃.管制成本與社會公正——透過北京出租車業看政府管制的失敗[J].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2005,(4).
[11] 李曉峰.出租車客運市場準入模式的選擇[J].綜合運輸,2005,(3).
[12] 蔣洪,陳明藝.中國出租車行業價格管制的必要性及模式選擇[J].中國物價,2005,(4):22.
[13] 馮麗.城市出租車行業政府規制問題研究——以南昌市為例[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09.
[14] 王博.中國出租車行業政府管制產生的問題與解決對策[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
[15] 何貴勇,郝亞.試論對出租車行業管制[J].科技創業月刊,2008,(1).
[16] 陸建,王煒.城市出租車擁有量確定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4,(4):95.
[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