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比分析2007—2011年間五大國際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BP、殼牌、雪佛龍、道達爾)和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的投資特點和相關數據,總結歸納跨國石油公司的投資戰略、管理做法和經驗,以期對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在內的國內能源類企業有所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上游投資(勘探與生產投資);下游投資(煉油與化工投資);非常規油氣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3-0236-03
進入21世紀,石油已成為國家的經濟命脈,成為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成為大國軍事、政治、經濟和外交的重要目的之一。從全球看,石油需求逐年增加,而主要產油國剩余產能卻逐步下降,再加上石油資源分布的不均衡,使得地區性供求矛盾日益加劇,國際油價高位震蕩,不穩定和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石油成為國際競爭和跨國公司博弈的焦點。中國能源類企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借鑒國際大石油公司的投資管理做法和經驗,不斷提高投資管理水平,對推動中國能源公司特別是石油企業持續有效較快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內外大型石油公司投資特點
1.資本支出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近年來,隨著油價上漲,國內外石油公司資本支出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07—2011年間,除殼牌資本支出從245.8億美元小幅增長到263億美元,年均增長2%,增長幅度較小外,其他五大石油公司增幅較快。道達爾公司資本支出從2007年的160.6億美元快速增長到2011年的341.6億美元,年均增長21%,位居幾大石油公司之首,從中也可看出增幅最快。五年間,中石油股份公司資本支出從240.2億美元快速增長到440.3億美元,年均增長16% ;埃克森美孚資本支出和中石油股份公司增幅相近,年均增幅15%。BP公司資本支出從2007年的206.4億美元增長至2011年的315.2億美元,年均增長11%;雪佛龍公司從200.3億美元增長到290.7億美元,年均增長10%。總體看,2007—2011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資本支出總額年均投資增長率為11%,中石油股份公司資本支出年均增長16%左右,中石油投資增長快于國際大石油公司。
2.資本支出更加向上游集中。近年來,各大國際石油公司上游投資增長較快,上游是各石油公司投資重點。2007—2011年,道達爾公司上游投資額從121.7億美元快速增加到301.9億美元,年均增長25%,遠高于其投資總額年均增長率21%,位于幾大石油公司之首,呈快速上升態勢。埃克森美孚上游投資額從2007年的157.2億美元大幅增長到2011年的330.9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0%,同樣遠高于其投資總額年均增長率15%。BP公司上游投資額從142.1億美元增長到255.4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6%,高于其投資總額年均增長率11%。雪佛龍公司上游投資額從155.4億美元增長到258.7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4%,同樣高于其投資總額年均增長率10%。殼牌公司上游投資額從2007年的192.2億美元小幅增長到2011年的206.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和其投資總額年均增長率2%持平。中石油股份公司上游投資總額從2007年的176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251.1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9%,遠低其投資總額年均增長率16%。總體看,五大國際公司上游投資年均增長15%,高于其投資總額年均增長率11%;中石油股份公司上游投資年均增長9%,低于其投資總額年均增長率16%。
3.下游領域投資呈下降趨勢。下游領域,國際大石油公司投資呈下降趨勢。2007—2011年,埃克森美孚公司下游投資額從50.9億美元下降到35.7億美元,年均下降8%;雪佛龍公司下游投資額從37.1億美元下降到26.1億美元,同埃克森美孚公司相同,投資年均下降8%。BP公司下游投資額從55億美元下降到41.3億美元,年均下降7%。道達爾公司下游投資額2011年幾乎與2007年持平,增速為0。殼牌公司下游投資額小幅上漲,年均增幅3%。中石油股份公司2007—2011年下游投資額則快速上升,年均增長18%,其中天然氣與管道年均增長61%。由于中石油業務結構與國際大石油公司有較大差異,國際大石油公司沒有工程技術服務等業務,中石油投資結構與國際大石油公司有所不同。總體上看,各石油公司下游投資呈逐年下降趨勢,中石油呈快速上升態勢。
4.增加非常規油氣和替代能源投資,加大天然氣業務。根據對包括五大石油公司在內的21家公司的調查,到2015年這些公司上游投資將達5 500億美元,其中常規油氣資源投資占44%,而包括深海、油砂、重油、LNG、GTL等非常規油氣資源投資占到56%。同時,積極發展替代能源,如BP公司2005年底就成立了替代能源公司,計劃到2015年對替代能源業務投資80億美元,使替代能源業務的收入規模達到60億美元。2011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中三家天然氣產量占油氣總產量的比重接近50%,其中殼牌52%、埃克森美孚49%、道達爾48%,BP和雪佛龍也分別達到38%和31%。
二、國際大石油公司投資戰略
1.堅持資源戰略,突出發展上游。2011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除中石油股份公司外)上游投資占總投資比重為:埃克森美孚公司90%、BP公司81%、殼牌公司79%、雪佛龍公司89%、道達爾公司88%。2007—2011年間,五大國際石油公司上游投資年均增長15%,且上游投資中開發投資增長快于勘探投資增長,開發投資不斷增長表明產量增長仍然是各石油公司的首要任務,未來發展中,都確定了年均1%~5%的油氣產量增長目標。2011年,五大公司上游投資占總投資比重高達87.6%,明顯高于2007—2010年75%~83%的比重。
2.堅持優化戰略,調整發展下游。2007—2011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下游投資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埃克森和雪佛龍年均下降8%、BP下降7%。2011年,五大公司下游投資占總投資比重僅為12.4%,其中埃克森美孚10%、BP19%、殼牌21%、雪佛龍11%、道達爾12%。近三年國際大公司出售了歐美、拉美、非洲等地100多億美元的下游資產。其中,道達爾近兩年就出售了64億美元下游資產。殼牌追求目標是“更多的上游、更盈利的下游”,出售了一批盈利能力差的下游資產。2011年,埃克森出售了4家煉廠和1500多座加油站,BP出售了兩家煉廠和在5個國家的燃料銷售業務,殼牌出售1家并擬關閉兩家煉廠、剝離在14個國家的油品銷售業務和加拿大260個加油站,雪佛龍出售1家煉廠一批下游資產,道達爾出售4家歐洲煉廠和一些零售業務。
3.堅持綠色戰略,加快發展天然氣業務。2011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中三家天然氣產量占油氣總產量的比重超過47%,其中殼牌52%、埃克森美孚49%、道達爾48%,BP和雪佛龍也分別達到38%和31%。五大公司已全面進入美國頁巖氣生產領域,并積極在歐洲和亞太等地區尋找頁巖氣合作機會,大力發展LNG、天然氣發電、GTL等業務,打造上下游一體化的天然氣產業鏈。預計2015年五大公司LNG生產能力將達到8 000萬噸,比2009年增長44%。
4.堅持多元戰略,加大非常規資源開發力度。目前,埃克森美孚、殼牌和道達爾的非常規資源占公司資源的比例都超過了50%,其中埃克森美孚70%、殼牌67%,BP50%以上。近三年來,五大公司北美非常規資產收購金額高達500多億美元,且未來五大公司產量增長主要依靠非常規資源,投資比重將超過油氣投資的50%。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支撐中長期發展的重大項目中非常規占91%,殼牌公司在建項目中88%是非常規,BP公司發展戰略中也明確深水和包括非常規的天然氣是未來兩大主要增長領域。
5.堅持差異化戰略,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基于不同預期,五大公司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的態度、力度和進入領域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埃克森美孚公司認為,到2030年油氣仍將滿足全球60%的能源需求,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比重僅為3%,因此采取審慎態度僅投入6億美元開展了生物燃料的前沿性研發;殼牌公司預測2030年全球陸路交通燃料的9%將來自生物燃料,BP公司認為可再生能源將是所有能源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因此他們采取積極態度,加大對生物燃料、風能和太陽能領域的投資;道達爾公司認為2030年化石燃料仍將滿足全球能源供應的76%,但新能源增長強勁,太陽能和生物燃料的年均增幅將分別達到17%和5%,因此采取加快發展的態度,加大對太陽能和生物質能領域的投資。
三、幾點建議
未來一個時期,預計世界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國際油價較高位運行,油氣勘探開發難度日益加大,煉化業務結構調整加快,管道業務發展空間廣泛,工程技術服務價格持續上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業務發展迅速。面對以上形勢,提出三點建議:
1.適當控制投資增長速度,促進持續平穩發展。國際大石油公司的資本支出規模并不是完全隨著油價的漲落而增減,即使在持續高油價的環境下,他們仍然堅持審慎投資的原則,年均11%的增速足以見證,著眼于企業的長期持續穩定發展,避免業績的劇烈波動,這些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當前國際原油價格較高,企業的投資欲望非常強烈,但從中長期來看,國際原油價格仍有可能在較大幅度內波動,如果投資增長過快,后續資金籌措帶來壓力,投資風險也會增加。因此,建議繼續堅持審慎的投資策略,合理控制投資增長速度,加強重大工程建設項目長遠規劃,確保企業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2.優化投資結構。國際大石油公司2011年上游投資占總投資比重高達87.6%,上游領域成為各公司的投資重點,對于國內石油類企業應加大國內新區油氣勘探投資力度,拓展國際油氣業務,培育海外業務規模,打牢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同時,五大國際石油公司下游投資總體呈下降趨勢,2011年下游投資占總投資比重僅為12.4%,殼牌道達爾等公司相繼剝離或出售盈利能力差的下游公司資產,因此國內石油企業應適時適度保持與上游業務相適應的煉油化工業務規模,避免過快發展下游投資,將發展重點轉移到優化生產布局、調整產品結構和提升產品質量上來。最后,進一步加大非常規油氣資源和可替代能源業務的投入力度,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做出貢獻。
3.加強對外溝通,優化投資決策。加強各個國家的政策研究,熟悉國際資本運作規范和流程,加強與國內國際專業研究機構合作,把握國家宏觀經濟環境走勢和政策變化,制定相應措施。同時加強與國家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的溝通,爭取在項目核準、境外投資、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政府支持。進一步完善投資決策體系,推進投資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提高決策效率。
參考文獻:
[1] BP集團編寫委員會.2011BP世界能源統計[R].2012.
[2] 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10[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3] 郝鴻毅.跨國石油公司發展戰略及其演變趨勢[J].石油科技論壇,2007,(1).
[4] 郝鴻毅.“后危機時代”石油戰略[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9.
[5] 王震.石油企業跨國經營戰略的SWOT分析[C].第二屆國際石油經濟研討會論文集.[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