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2012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國際競爭力指標數據,基于灰色關聯分析,對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進行醫療衛生的投入—產出效益分析,實證結果發現中國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不足,但效益較高,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基本做到了合理使用。
關鍵詞:醫療衛生;效益;灰色關聯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3-0263-03
作為人類的第一財富,健康同時也是人類全面發展的基礎。醫療衛生事業關系著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國家興旺,對公共財政投入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效率進行評估就顯得尤為必要,以此確定其矛盾的根源,進而為實現基本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實現全社會居民人人享有方便、價廉、安全、有效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根本目標,提供相關的決策依據和決策思路。本文利用來源于2012年IMD(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英文縮寫)的數據對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進行醫療衛生的投入—產出效益分析,通過分析,可以將中國的醫療衛生在投入、產出以及效率這三方面的情況與國際上其他國家進行對比,找出我們的優點和不足。
一、醫療衛生的投入—產出效益分析指標
本文數據來源于IMD的數據,在科學性、全面性、導向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則下,醫療衛生的投入用醫療衛生總支出、人均醫療衛生支出、醫療衛生支出在政府支出中所占比重以及醫療衛生設施這4個指標來表示,而產出則用預期壽命和嬰兒存活率這兩個指標來表示。
二、分析方法
中國學者鄧聚龍于1982年創立了灰色系統理論,灰色系統理論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樣本”、“貧信息”不確定性系統為研究對象,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實現對系統運行行為、演化規律的正確描述和有效監控。灰色關聯分析是灰色系統理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灰色聚類、灰色決策以及灰色系統分析的基石,吸引了眾多學者的關注。目前,除了鄧聚龍教授提出的鄧氏灰色關聯分析以外,還有其他學者所提出的如廣義灰色絕對關聯分析、廣義灰色綜合關聯分析、B型灰色關聯分析以及斜率關聯分析等,極大地推動了灰色關聯的研究,但無論哪一種關聯度,均是衡量序列之間的相關程度,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的而已,每種方法一般適用于不同性質的序列。下面是本文所涉及的灰色關聯分析模型的理論介紹。
三、醫療衛生投入—產出效益實證模型的構建
在醫療衛生投入—產出效益分析中,各個指標的重要性不一致,也應該具有不一樣的權重。從現有文獻的研究來看,權重的確定方式分為主觀賦權和客觀賦權兩種。主觀賦權人為性太強,專家在賦權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高估或低估某些指標的重要性,使指標的權重不能合理反映指標的重要性,本文利用變異系數的客觀賦權法來確定每個指標的權重。
(一)數據的預處理
(五)效益指數的求解
得到每個國家的產出關聯度和投入關聯度后,將兩個指數相除,便可得到每個國家的效益指數,該值越大,表示這個國家的醫療衛生投入—產出效益越高,反之越低。
四、醫療衛生投入—產出效益實證分析
(一)權重的確定
根據前面所介紹的理論,對54個國家的IMD數據進行預處理后,先求出各個指標的變異系數,再將變異系數歸一化處理,得到6個指標的權重向量,計算的結果(如表1所示):
(二)求解灰色關聯矩陣
由于對數據進行了規范化處理,故每個指標的最大(優)值均為1,所以理想國家各指標值均為1。利用前面所介紹的公式求出這54個國家的灰色關聯系數矩陣,限于篇幅原因,這里沒有將灰色關聯矩陣放入文中。
(三)求解投入和產出灰色關聯度以及效益指數
在求出各個指標權重的基礎上,并結合灰色關系數矩陣,根據前面的理論介紹,便可得到54個國家的投入和產出的灰色關聯度,將兩者相除,得到效益指數,結果(如表2所示):
從最后的結果來看,中國的投入指數為0.3886,位列第十一位,這說明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療衛生投入太低;而產出指數為1.2593,位列第十一位,最終的效益指數為3.2409,列第二位,從效益上來看,排名比較靠前,這說明盡管中國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不足,但效益較高,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基本做到了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