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分析重慶市38個區縣的星級飯店空間分布,發現重慶市不同星級的飯店在數量上呈菱形(“◇”)分布,高星級飯店發展極不均衡,中、低檔飯店相對均勻。而影響這些星級飯店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地區經濟因素、消費者因素、旅游景區數量、交通設施、當地居民收入、旅游收入、旅行社數量等。
關鍵詞:重慶;星級飯店;空間布局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6-0131-05
前言
飯店業是現代服務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區域飯店數的多少也是當地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西方學者對城市飯店的空間布局研究較早,并較為深入,相比而言,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以“飯店布局”為關鍵字進行檢索,只有少量學者在2000年前對飯店布局進行過研究。近幾年有學者從宏觀上開始探索構建影響酒店空間布局的系統模型,同時也有胡志毅、李文靜、余瑞林等對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的星級飯店空間布局進行了微觀研究。
本文選取重慶市263家星級飯店為研究對象,分析重慶市星級飯店空間布局特征及影響因素。
一、重慶市星級飯店空間分布特征
根據重慶市旅游政務網(www.cqta.gov.cn)提供的數據,截至2012年4月底,重慶市星級飯店數量如圖1所示。由圖可看出,重慶市星級飯店數量以中檔三星級飯店為多,高檔、中檔、低檔酒店呈菱形(“◇”形)分布(此數據不包含80家經濟型連鎖酒店及試營業狀態下的星級飯店)。
這種形態特征與國內如上海、深圳、武漢等城市較為相似,表明重慶市星級飯店的需求已呈現出中高端市場的特征。
(一)空間分布不勻,各區密度差異大
263家星級飯店分布在重慶市37個區縣,從數量來看,渝中區最多(28家),城口縣最低(0家);從飯店分布密度來看,也是渝中區為最高(1.18家/平方公里),城口為最低(0家/平方公里),兩者相差118倍,說明區域間飯店的空間分布差異非常大(見下頁表2)①
(二)高檔飯店區域集中化情況突出
2000—2012年,重慶五星級飯店從零到現在的19家(另有喜來登、麗笙、凱賓斯基等飯店試營業),增長速度是非常迅猛的。五星級飯店的品位和數量往往是一個城市吸引投資、吸引旅游的亮點,因此五星級飯店的多少往往標志著城市的經濟發展和接待力的水平。重慶由于地域廣闊,各區域經濟發展極不平衡,這一特點在重慶的四星級、五星級飯店區域分布上也體現得特別明顯(見下頁圖2、P133圖3)。由P133圖4可看出,重慶主城九區②高檔飯店③的數量占了全部高檔飯店的61%,其中尤以渝中區為最。
(三)中、低檔飯店主要集中在經濟欠發達地區
重慶市共有188家中、低檔飯店,主要集中在主城九區之外的區域(見圖5、圖6)。但將圖4、圖5、圖6對比可以發現,在高檔飯店分布集中的區域,其低星級飯店數量也相對較多,這說明高星級飯店和低星級飯店的空間布局共同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而且相關的統計資料也表明,近年來,重慶市主城九區的高星級飯店數量在增長,但是低星級飯店數量基本停止增長。這說明重慶主城區飯店消費群體正在由中低端市場向中高端市場轉變。同時,近年來發展迅猛的經濟型連鎖酒店、精細化的餐飲企業及娛樂場所對主城區飯店的中低端消費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這些分工進一步細化的住宿、餐飲、娛樂場所直接導致了重慶市經濟發達區域低星級飯店數量停滯不增。
二、重慶市星級飯店空間布局的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影響星級飯店空間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區經濟因素、消費者因素、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旅游景區數量、交通設施、當地居民收入、旅游收入、旅行社數量等相關因素。本文也將根據重慶市的具體情況,從經濟、交通以及消費者等主要因素角度進行探討。
(一)經濟因素
重慶市和其他直轄市相比是一個農業人口比重偏大的現代城市,38個區縣中只有部分區縣的經濟情況比較好,而且主要集中在主城區。為了更好地反映和說明重慶市各區縣的經濟發展程度與飯店數量的關系,本文選取了2010年重慶統計年鑒所提供的各區縣社會生產總值數據與P132表1的各區縣星級飯店數據進行對比(見圖7)。①
從圖7可以看出,各區縣的飯店數量和經濟發展的程度走勢基本一致,但又不完全一樣。這說明社會生產總值這個經濟因素對星級飯店的空間布局是有一定影響的,但飯店的布局同時也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二)消費者因素
飯店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必須要為當地的社會經濟服務的,要為當地的接待、會議、餐飲、宴會等提供服務;同時飯店業又要為旅游業提供服務,旅游業是個涉及范圍很廣的行業,休閑活動、商務活動、培訓活動等都可以與旅游業掛勾。作為不同目的、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在考慮飯店消費時肯定考慮的因素是不一樣的。通常來說,商業繁華程度、景區景點級別程度、交通便捷程度會影響著消費者對飯店的選擇。
1.商業繁華程度。各種休閑、購物、娛樂等設施配套齊全的商業環境一直是吸引本地消費者和外地游客消費和入住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區域的商業繁華度是吸引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另一亮點。本文選取了2010年重慶統計年鑒所提供的各區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與P132表1的各區縣星級飯店數據進行對比(見圖8)。
從圖8可以看出,飯店數量的分布與各區域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趨勢大致是一樣的,這說明區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指標對飯店的分布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2.交通便捷程度。交通便捷程度對消費者選擇飯店會起到很強的影響作用。理論上講,通常交通口岸(如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民航巴士站等)附近的飯店數量會比較多,重慶傳統的菜元壩片區(原客運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上清寺片區(民航巴士站)、渝北片區(現客運火車站、機場)飯店數量較多的原因之一,也是受交通口岸這一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重慶的道路建設發展迅猛,主城區域交通網絡十分發達,區縣間的交通也比較便捷,交通因素對飯店選址的影響相應也減弱了許多。
3.景區景點級別程度。截至2012年1月31日,重慶市共有A級景區110個,具體(如圖9所示)。① 國內學者研究表明,景區等級高低與外地游客數量成正比;而黃金周和小長假的實行,使重慶本地居民也常選擇市內較知名的景點出行,這些因素對飯店選址都會帶來影響。分析上頁圖7、圖8可發現,社會生產總值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都比較低的南川區與武隆縣,飯店數量卻比較多,和其他區縣的情況不一致,這其實就是景區景點的影響力。武隆縣的仙女山天山三橋(5A級景區)與南川區的金佛山(4A級景區)都是比較著名的景區,而且距主城較遠(與大足石刻距主城較近不一樣),所以當地飯店數量較多,這也說明景區吸引力的大小也會影響著飯店的空間分布。
結論
重慶市的星級飯店總體分布是不均衡的,尤其是高星級飯店主要集中在交通發達、配套設施齊全、基礎建設完善的主城區域或是知名度較高的景區景點區域;中、低檔飯店相對均勻。而且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經濟因素和旅游資源對飯店空間布局是舉足輕重的,要提高本地的飯店業發展水平,就應該促進當地的商業經濟發展,加強交通狀況,并注重該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由于資料收集的不健全,本文對影響飯店空間布局的所有因素并未全面分析,如區域土地價格、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當地居民收入、旅游收入、旅行社數量等等都沒涉及,有待更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胡志毅,張兆干.城市飯店的空間布局分析——以南京市為例[J].經濟地理,2002,(1):106-110.
[2] 梅林,韓蕾.中國星級酒店空間分布與影響因子分析[J].經濟地理,2011,(9).
[3] 文吉.中國星級酒店空間布局研究[J].商業研究,2004,(21):154-159.
[4] 余瑞林,張紅.武漢市星級飯店空間布局研究[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6,(4):90-94.
[5] 余瑞林,張紅.武漢市星級飯店布局的影響因素分析[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209-211.
[6] 李文靜,宋洪義,李冬麒.上海市星級飯店空間布局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1,(2):9-12.
[7] 王倩.深圳市星級酒店空間布局研究[J].特區經濟,2010,(4):42-43.
[8] 武傳表.大連市區星級飯店空間分布區域差異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8,(10).
[9] 李海立.天津星級飯店空間分布的合理性分析[J].飯店現代化,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