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蔗地養雞是充分利用蔗地間隙地放養肉雞的一種生態養殖模式。該文闡述了上思縣蔗地養雞的試驗示范概況,以及該縣發展蔗地養雞的優勢及前景,介紹了蔗地養雞的關鍵技術和注意事項,以及產業化發展思路。
關鍵詞:上思縣;蔗地養雞;關鍵技術;產業化發展思路
中圖分類號 S8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12-107-02
蔗地養雞是甘蔗種植戶充分利用蔗地間隙地放養肉雞的一種養殖模式。此模式屬生態型養殖模式,既節省養雞飼養成本,提高肉雞品質,又可為蔗地除蟲害去雜草,實現蔗禽和諧發展。上思縣是甘蔗種植大縣,全縣現有甘蔗種植面積3.7萬hm2,具有蔗地養雞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為了綜合開發利用上思縣蔗地優勢資源,提高蔗地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上思縣畜牧獸醫部門開展了蔗地養雞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上思縣蔗地養雞試驗示范情況
2012年初,上思縣畜牧獸醫部門協同廣西鳳翔集團畜禽食品有限公司開展了蔗地養雞技術研究,并在上思縣思陽鎮廣元村、昌墩村建立2個蔗地養雞示范場,2個示范場先后購進雞苗5批,肉雞飼養量6.4萬羽,2012年10月出欄肉雞3萬羽,11月又出欄肉雞3.4萬羽。2個示范場推廣蔗地養雞技術,每羽增收1元,每667m2甘蔗增產0.2t,減少了蔗地施肥除草等用工。上述2個示范場取得成功后,上思縣畜牧獸醫部門又先后在思陽鎮玉學村、易和村、昌墩村、廣元村、叫安鄉松柏村等建立了11個蔗地養雞示范點,現有肉雞存欄12.5萬羽,到目前止已出欄8.2萬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發展甘蔗地養雞,農民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益,目前群眾發展蔗地養雞的積極性很高。
2 蔗地養雞的優勢及前景
2.1 蔗地養雞的優勢
2.1.1 蔗地養雞除草、除蟲效果明顯 據調查了解,蔗地放養肉雞,由于雞采食蔗地里的草及蟲子,所以蔗地里沒有任何雜草,土壤松軟,甘蔗的蟲害也較少,基本上不用噴灑農藥,蔗衣脫落較好;而周邊沒有養雞的蔗地雜草叢生、土地較硬,需要人工剝落蔗衣。
2.1.2 蔗地所養的雞生長快、發病少、肉質好 蔗地養雞,由于蔗地寬闊,雞的活動范圍廣,且能采食到一些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蟲子,所以在蔗地養殖的雞生長、發育良好,雞群毛色艷亮,病少,肉雞肉質特別鮮美。
2.1.3 蔗地養雞促進甘蔗生長,節省肥料 據走訪農戶了解,放養肉雞的蔗地由于雞在蔗地排糞,只需施基肥,日常的田間管理時基本不用再施任何肥料。
2.1.4 交通便利 上思縣的甘蔗種植大部份都在丘陵山地,坡度較緩,且近年來上思縣加強對蔗區公路的建設,交通方便,為蔗地養雞提供有利條件。
2.2 蔗地養雞的前景
2.2.1 市場前景好 蔗地養雞因其野食多、運動廣泛、光照充足、養殖時間較長,雞的體型健壯漂亮,肉質柔韌性強,脂肪沉積度適當,肉質細嫩,肉味鮮美純正,深受消費者歡迎。
2.2.2 發展前景廣闊 上思縣甘蔗種植面積達3.7萬hm2,均可發展蔗地養雞。根據測算,上思縣如用10%(0.37萬hm2)的蔗地發展養雞,每667m2養雞500~600羽,常年存欄肉雞可達3000萬羽,每年蔗地養雞可出欄肉雞6000萬羽,全縣蔗地養雞可增收節支1.45億元。
3 蔗地養雞的關鍵技術
3.1 場地選擇和欄舍建設
3.1.1 雞場選址 雞場要選擇在高洼、通風通氣良好、通電通水的地帶建設。根據目前上思縣蔗地養雞的情況,選擇場地時,以有林地又有蔗地最佳,這樣可以在甘蔗撥節前或蔗地施肥、噴農藥時將雞放到林地里。
3.1.2 雞舍建設 雞舍順著蔗地地形建在蔗地的中央,這樣可以利于雞群進入周邊蔗地覓食。雞舍的面積及飼養雞數量要根據蔗地面積而定。
3.2 放養時間和數量 在甘蔗生長到3節時(以雞站立啄不到蔗心為準),初生雛雞在進行21~30d的保溫培育后,即可放于蔗地放養。在甘蔗撥節后放養肉雞,雞與甘蔗同步生長,既可達到每年放養兩造的目的,又能為生長的甘蔗提供更多的有機肥,其效果效益更好。蔗地養雞放養密度一般為每667m2500~600羽,1a可放養2批雞,每667m2蔗地年可飼養出欄肉雞1 000~1 200羽。
3.3 防止蔗地水土流失 雞喜歡抱土覓食啄食,使蔗地土質松散,而養雞的蔗地都有一定的坡度,大暴雨時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蔗地周邊要設有排洪溝,減少雨水沖刷蔗地。
3.4 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 根據相關疫病的免疫程序做好肉雞的防疫工作,加強欄舍的消毒。
4 蔗地養雞應注意的事項
4.1 甘蔗的種植深度要適宜 雞一般喜歡抱土覓食啄食,容易造成甘蔗根系暴露,影響甘蔗的生長,因此,新種植的甘蔗最好是適當深種、深蓋土,宿根蔗要低位砍蔗、高位培土。
4.2 蔗地的施肥 新種植的甘蔗要重施基肥,宿根蔗要破壟松蔸,重施基肥,在甘蔗撥節放養肉雞后不要施用顆粒農藥,以免雞只覓食中毒。
4.3 蔗地農藥的使用 甘蔗在前期生長過程中需要噴灑農藥殺蟲的不能放養肉雞,待農藥過了有效期后再放養,以免誤食中毒,已放養肉雞的甘蔗地不能噴灑農藥。
5 蔗地養雞產業化發展思路
5.1 提高認識,加強引導 蔗地養雞是一種“生態循環農業”的養殖模式,利用甘蔗地內的空間和蔗林里豐富的昆蟲、雜草資源,開展肉雞養殖,既可清除雜草、消滅害蟲,減輕了農民除草的工作量和減少病蟲害發生,又減少蔗地的施肥量,節約成本,增加效益。因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一定要提高認識,大力開展蔗地養雞技術的研究,引導群眾發展蔗地養雞業,促進蔗牧和諧發展。
5.2 制定扶持獎勵政策 建議政府制定蔗地養雞的扶持獎勵政策,對蔗地養雞的欄舍建設、種苗及基礎設施等給予適當補助。對發展蔗地養雞的規模養殖戶、龍頭企業等給予獎勵。
5.3 做好示范,帶動和促進蔗地養雞產業的發展 建議相關部門在上思縣每個鎮都建立3~5個蔗地養雞示范點,通過示范點的建設,帶動和輻射周邊群眾發展蔗地養雞業。
5.4 加大培訓和技術推廣力度,不斷提高群眾的蔗地養雞技術水平 有關部門要在甘蔗生產區多舉辦相關的技術培訓班,現場傳授蔗地養雞技術,不斷提高群眾的蔗地養雞技術水平。
5.5 加強技術研究,制定技術規范,抓好服務工作 有關部門要積極探索合適的蔗下養殖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加強蔗間種養新模式的研究,制定本地蔗地養雞技術規程,建立產前、產中、產后的技術服務保障體系,加強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示范戶和農民的技術指導,為發展蔗下養殖提供技術支撐。
5.6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充分利用養殖龍頭企業在資金、飼料、苗種、技術上的優勢,確保養殖種苗好、飼料優、技術運用準確、疫病防治及時、監督管理到位,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實行“供-產-銷”一條龍服務,促使蔗地養雞業迅速健康地發展,獲得更好的效果與效益。
參考文獻
[1]周元霖,施春梅,常青,等.林地立體生態高效養雞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7):209.
[2]董景奎,何成文,崔嵬. 林下養雞科技示范結果與思考[J]. 現代農業科技,2010(1):313-314.
[3]肖明亮,徐曉琴,董友前,等.喀斯特地區林下養雞技術六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8(9):79.
[4]于向春,郇樹乾,柳賢德,等.橡膠林養殖文昌雞的生態效益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33(5-6):118-119.
(責編:陶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