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四表”準不準,家電待機耗電量多少,關系到我們的日常開支;而血壓計等醫療用計量器具是否正常,手機輻射大小對人體健康的威脅則直接關系我們的健康。在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的2013年北京市“質量月”活動中,北京市民有機會看到如何對這些生活常見設備進行檢測,并深刻體會到生活要學會科學“算計”。?
警惕家中“電老虎”
隨著家中的電器越來越多,很多人只顧圖方便,習慣用遙控器關機,不愿意費事拔插頭。可許多人并不清楚,這么做除了留下安全隱患外,還白白浪費了大量的電能,這些隱形的待機“電老虎”累積起來,耗電量十分驚人。
比如看完電視,很多人都習慣用遙控器關機,可誰也不會想到,家中的機頂盒不切斷電源,居然也是個電老虎,待機狀態下的耗電量居然和工作狀態不相上下,甚至高過待機狀態的家用空調。根據北京市質監局的檢測實驗,機頂盒待機的月耗電量為5.8度,而一般的空調掛機也只有5度。
質監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絕大多數機頂盒在待機狀態時,僅僅是禁止機頂盒的音視頻輸出,再把指示燈顯示為待機狀態,其余部件的狀態和正常工作時相同。這種待機方式電路設計簡單,但待機功耗是最大的,幾乎和機頂盒工作狀態的功耗相當。以這種方式待機的機頂盒能耗高,并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待機功能。
不僅是機頂盒費電,現在網絡走進千家萬戶,無線路由器也成了偷偷啃噬電量的“小老虎”,據中國移動官方微博公布的數據,路由器如果一年不關,消耗的電量約為35—40度,平均每月耗電3度左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路由器之所以耗電,是因為它并沒有所謂的“待機”狀態,只要通電或打開電源開關就處于正常的狀態,即不斷發出信號。據測量儀表顯示,當無線路由器連接到終端設備(如WiFi手機,無線上網筆記本等),發射功率還會增大,隨之而來的則是路由器的功耗增大。
據北京市質監局的測試,家中使用遙控器的電器基本上待機耗電都不小,其他不用遙控器的電器不拔插頭也耗電,如電磁爐月耗電量為12度,微波爐為3.8度,飲水機待機月耗電4度,電腦主機待機月耗電2度,電腦顯示屏則為9度。
別小看這些電器的待機能耗,假如將家里的電視機、DVD機、無繩電話、電腦顯示器、電腦主機、飲水機、微波爐、電磁爐、空調、機頂盒等待機能耗全部加起來,一年下來要浪費700多度電,按照每度電0.488元計算,相當于白白浪費了近400元電費。因此電器如果長期不使用,一定要切斷電源,這樣既節約又安全。此外,養成良好的家電使用習慣才是真正的節省,當家電壞了之后再換一臺的成本,遠高于平時節約電的成本。

電子血壓計準不準?
隨著大家對健康水平關注度的不斷提高,談論保健、養生,購買相關產品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作為保健產品的一種,電子血壓計早已成為不少人的“家庭醫生”,但許多細心的朋友卻發現,怎么這“家庭醫生”每次測的血壓數值都不同,甚至相差巨大呢?有的人干脆就質疑電子血壓計沒有水銀血壓計準。
電子血壓計為何“測不準”?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首先,您得保證選擇的是一款合格的電子血壓計。注意其外包裝是否有XXX械(準)字XX第XX號和CMC、CPA等標志,即是否取得了藥監部門的注冊證以及質檢部門的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
其次,不正確的使用方法也會導致數值偏差。對于臂式血壓計,使用時袖帶的下緣距離肘窩應保持2cm—3cm,并使袖帶同心臟水平位置平齊,松緊以一指為宜;對于腕式血壓計,同樣要求血壓計與心臟位置平齊,過高或過低都會直接影響測量結果,測量前應該安靜幾分鐘再進行測量,測量過程中不要說話和動作以免影響結果。?
一般情況下,人剛坐下來測量血壓時,第一次測量的值都要偏高一些。工作人員建議,您多測兩次,取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正常情況下,連續兩次測量的差值不應超過5mmHg,視為測量狀態已達到穩定狀態,測量結果也比較可信。?
如果懷疑電子血壓計不準確,還可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醫生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進行比對,一般差值小于1.3kPa(10mmHg)就沒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水銀血壓計就一定比電子血壓計準。
工作人員介紹說,“從原理上講合格的電子血壓計與水銀柱血壓計本質上是一致的,因為電子血壓計的臨床驗證是以水銀柱血壓計的聽診法作為標準、使用統計學的方法來設計的,由于使用人和使用方法的不同,一定的數值差別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發現任何穩定情況下連續測量血壓時,兩次血壓的值相差都很大,穩定性差,很有可能是血壓計出了問題,需慎重對待它測得的數值,并及時對它進行檢測。在北京市質監局送檢的家用電子血壓計中,就有數值增大20mmHg的案例,這種誤差非常觸目驚心。因此,任何情況下個人都不可以根據在家自測的血壓情況擅自調整藥物,一定要到醫院征求醫生的意見。
揭秘手機輻射
“機不離手”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手機在為人們的通訊帶來快捷和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麻煩,最為大家詬病的就是手機輻射。
“手機電池剩一格時不要打電話,剩一格時輻射是平時的一千倍!乘地鐵、電梯的時候打電話,輻射也是平時的千倍!”網上流傳的這些說法讓我們手中的這些小小設備,竟然成了一枚枚“定時炸彈”,手機輻射真有這么大嗎?
根據北京市質監局檢測的實驗結果,其實,通常情況下只有打電話撥號過程中的輻射值最大,在手機天線的近場范圍內場強峰值可達10V/m,大約是待機狀態的10倍以上,通話過程中輻射值大約是峰值的一半,大大低于撥號狀態,所以接通電話之前可以使手機遠離人體,避免不必要的輻射。
手機輻射還取決于手機天線、外觀設計等因素,和手機本身的設計緊密相關。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輻射的大小還和手機距離基站的遠近、使用者的周圍環境、基站的設置情況等因素有關。
國際上,手機輻射的量化測量也有嚴格的標準,而我國的這一標準遠比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嚴格。國際科學界用“SAR”值,即“比吸收率”來對手機輻射進行量化和測量。它指的是單位時間內單位質量的物質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具體含義是,以6分鐘計時,每千克腦組織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不得超過的瓦特數。一般地,手機的SAR值越低,輻射的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越小。
我國2008年確定的國家標準采用是2.0瓦/千克的標準,國內正規企業生產的手機都能達到,因此不必對手機輻射過于恐慌。
市面上還推出了不少防手機輻射的“高科技”產品,包括防輻射貼、防輻射套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這些產品宣稱采用能有效吸收和屏蔽電磁波高科技防磁材料制作,阻擋手機電磁波輻射的效果達96%以上。
據北京市質監局相關測試證實,把防輻射貼加在天線上只能部分降低移動電話在振鈴和接聽時的某些方向上的輻射量,指望以此完全避開手機輻射的危害是不現實的。手機防輻射套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因為手機的外殼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電磁屏蔽體,天線罩會一定程度地影響電磁波的發射與接收,手機防輻射貼片也是如此。美國研究機構給出的有關手機輻射的八條建議中就明確提到,不要使用輻射屏蔽裝置。
新換水電表為何“走得快”?
水電表的準確與否直接涉及廣大用戶的切身利益。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居民都會懷疑自家的水電表“失準”,導致自己白白支付多余的水電費,尤其是更換新表后,“走字太快”的感覺更為明顯。
我們普通民用水表一般為旋翼式水表,其工作原理是水流沖擊水表內的葉輪,使葉輪轉動,葉輪轉動速度與流量呈正比,從而實現對水量的計量。
水表怎么看呢?工作人員介紹說,看水表要看水表字輪和指針變化,水表最小刻度一般是0.1升,指針轉一圈即為1升,偏差率一般是2%。如果您懷疑水表走偏了,可以買一個準確的10升的水桶,在家接滿水,然后再去查看水表,若偏差十分離譜,就可能是水表出了問題。
更換新水表后,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怎么有時不用水,水表也會轉?這是因為管道內殘留有空氣,在水壓波動時產生水的流動,造成指針緩慢轉動。較長時間不用水時,應盡可能關閉自來水總閥門,以徹底切斷水源。還有一個可能是水管漏水,這時則應當及時報修,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隨著科技的發展,不少家庭的老式的電表也逐漸退休,家家都換上了新的智能電表,?新電表除了計量精度高還具有智能扣費、電價實時查詢、電量記憶、抄表時間凍結、余額報警等功能。但是新電表在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懷疑”:“這顯示屏的數字咋比平時跳得快呢?”
“這也是因為舊電表受工藝和材質的局限,長期使用出現磨損及污垢,可能出現較大的負誤差,即‘走得慢’。”工作人員說,新電表靈敏度較高,計量準確,家中有電器處于待機狀態,新表也能計算其待機耗電量。所有新表都是經過相關技術機構計量檢定合格后才安裝的。長時間不使用的家電用器,最好切斷電源,這樣既省電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