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將任務分解為84條,每條任務都量化了要實現的目標,給出了建議實施的政策、方案、措施、完成節點,確定了任務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并明確了牽頭單位的責任人。
通過一條條量化任務,到2017年,北京全市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將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的水平。這是一個什么水平?于建華說,比現在肯定要好,現在年均濃度是70到80微克/立方米,但離現行的國家標準年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還有不小差距,只能說這是一個階段性目標。
這84條任務,將從機動車、工業、燃煤、揚塵等多方面治理大氣污染,而其中的一些和我們的生活很貼近。
小汽車配額降低了
為了對機動車規模進一步控制,2017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控制在600萬輛以內。也就是說,未來四年內機動車的增長量將控制在60萬輛左右,平均到每月僅為1.25萬輛。相較現在每月2.16萬的指標,2014年1月1日以后的北京小汽車配額縮減量近50%。
或將征收擁堵費
為降低北京市區內車輛使用強度,北京市相關部門將研究制定提高用車成本、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的公共政策。市交通委、市環保局將牽頭規劃低排放區,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擁堵費政策。同時,市交通委等部門還將研究區域差別化停車收費制度。屆時,將適當擴大差別化停車收費區域范圍,引導降低中心城區車輛使用強度。
外埠車輛管理變嚴格
自2014年起,凡進入六環路內(不含)的外埠車輛必須辦理進京證,辦理長期進京證的車輛必須達到國三或以上的排放標準。外埠車輛高峰時段不得進入五環路內和遠郊區縣城關鎮。2015年,辦理長期進京證的輕型車輛必須達到第四階段及以上排放標準,外埠黃標車不得進京行駛。
黃標車歷史終結
2014年,六環路內以及遠郊區縣城關鎮禁止黃標車通行,相關部門也不再給黃標車辦理運營證、通行證等。對于違規的黃標車,將罰款、記分,每4小時處罰一次,每天不超過兩次。這些嚴格的措施將一直持續到2015年,屆時,黃標車將全部淘汰。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要征排污費
根據2013年5月頒布實施的《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到2015年,北京市要基本建立起重點區域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體系。相應的,自2013年起,各區縣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每年減少10%左右;到2017年,與2012年相比累計減排50%左右。
2013年,按照排污成本不低于治污成本的原則,調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收費標準;研究揮發性有機物等排污費征收政策,并于2014年開征揮發性有機物排污費。
城區的蜂窩煤有望“下崗”
在《計劃》中,從2013年開始,將分3年時間完成城市核心區居民采暖“無煤化”。而全部城六區將同步加快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通過3年時間逐漸削減燃煤鍋爐,直到2015年,實現城六區無燃煤鍋爐。
公共交通迎來大發展
目前,北京中心城區的公交出行比例達到46%,全市的軌道交通運營里程也達到了456公里。在此基礎上,通過幾年的努力,到2017年,中心城區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將達到52%,而軌道交通屆時將達到480公里。同時,為解決“最后一公里”以及方便市民短程出行,2017年北京還將基本完成全市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并做到區域內的通存通取。
建筑工地要小心了
2013年底前,北京將出臺工地視頻監控實施細則,工地出入口、粉狀物料、土方堆放區等必須安裝與城管執法部門聯網的監控設備。2014年,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地將全部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同時,執法部門還將對土石方施工階段的工地每周進行巡查。
樹多了,水也多了
為了強化吸塵抑塵的作用,北京將加快植樹造林,擴大綠化面積。到2016年底,完成百萬畝平原造林工程。2017年,全市的林木綠化率將達到60%以上。
同時,北京的水域面積也將大幅提升。2013年,完成潮白河以及懷河綜合治理工程,增加水域面積100公頃。到了2017年,累計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170條,全面完成大寧調蓄水池、團城調節池、亦莊調節池等工程。此外,到2017年,還將建成10個濕地公園和10個濕地保護小區,共同美化北京環境,清潔北京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