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的公布,我國年內發放4G牌照已成定局。不僅如此,最新消息顯示,目前中國移動已經向工信部提出發放4G牌照的申請,而國產的TD-LTE制式將是中國移動的不二選擇。種種跡象表明,我國4G牌照發放首選TD-LTE,國際上使用范圍更廣的FDD制式將會滯后。
如此一來,自然是對國產技術的保護,但同時也是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利的侵犯。FDD已經在國際上使用了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中國用戶卻依舊需要等待。甚至當屬于中國的4G時代到來的時候,我們卻無從選擇,只能選擇中國移動或者停留在3G時代。
行政命令干涉的不僅是用戶還有運營商。中國聯通已經不止一次表態,要使用國際通用的FDD,因為這與聯通3G制式相通,屬于平滑升級。但隨著《意見》的公布,聯通已經開始打算租用移動的TD-LTE網絡。電信也做出了相應的動作。但8月21日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重申希望先發FDD制式、希望利用FDD發展4G業務。
對中國移動而言,從3G時代TDSCDMA升級到TD-LTE技術上順理成章,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對中國聯通而言,由WCDMA升級到TD-LTE技術上可以實現,但原本3G時代的網絡技術優勢將蕩然無存。
對于中國電信而言,由CDMA2000升級到TD-LTE在全世界絕無僅有,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沒有任何一款終端同時支持CDMA2000和TD-LTE。
因此,這樣的牌照發放方式盡管乍一看對TD-LTE產業有利,但是,對于國內三大運營商而言是一個很不公平的結果,甚至會引發新一輪電信重組。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用行政命令干預運營商的選擇了。3G牌照的發放,就頗有深意。當然這次國產的4G技術比國產3G強不少,無論是在國際上還是在業界都認為,中國的TD-LTE技術與FDD互有優劣。
盡管如此,作為手機的用戶,我們依舊應該有著自主選擇的權利,而一個《意見》卻將其硬生生地改變。不僅如此,在國際上已經成熟的技術為什么要一等再等?以保護國產技術,而選擇停滯和后退,甚至影響公民的自主選擇真的值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