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經研究證實,1911年發現的古埃及項鏈采用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材料——擁有5000年歷史的隕石。研究指出,古埃及人將隕石捶打成片狀,而后將隕石片滾成管狀,最后再制成項鏈的珠子。隕石的年代比鐵的最早冶煉時間早2000年,可能對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產生重要影響。
研究過程中,倫敦大學學院皮特里博物館的科學家借助伽馬射線對項鏈進行了詳細分析,證明珠子使用隕石碎片制成。最初,科學家認為珠子使用鐵制成。此外,此項分析還首次對珠子的制作過程進行了推測??茖W家認為古埃及人利用了鍛造和軋制技術。他們將隕石反復捶打,使其變成扁平狀,而后滾成管狀,最后再制成項鏈的珠子。
這條項鏈是1911年在下埃及伊爾·格澤赫村的一座前王朝時期的墓地進行挖掘時發現的。5月,英國開放大學的埃及古物學者借助電子顯微鏡和計算機斷層對珠子進行掃描。掃描結果顯示珠子所含金屬中的鎳含量較高,說明由隕石制成。此外,他們還發現這種金屬擁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晶體結構,被稱之為“魏氏結構”。這種結構只在鐵隕石中發現。
□編譯/楊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