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OECD)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氣候變化、人口快速增長、經濟發展以及地面沉降狀況加劇,諸多因素將使得2050年全球主要沿海城市暴發洪水的風險增加8倍,洪災所造成的損失將超過500億美元。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全球136個主要沿海城市目前和未來因洪水造成的損失情況進行了估算。數據表明,2005年前后,這些城市年均損失大約60億美元,而到了2050年,這一損失額度將上升到520億美元。根據損失情況,研究人員對未來這些城市面臨的洪水危險程度進行了排名,廣州、邁阿密、紐約、新奧爾良、孟買、名古屋、坦帕、圣彼得堡、波士頓、深圳、大阪、神戶以及溫哥華名列前茅;而中國和美國則是沿海城市洪災最嚴重的兩個國家。
研究報告稱,受氣候變化的影響,205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0.2米到0.4米,而在136個城市中,有四分之一的城市處于三角洲地帶,這些城市都會受到海平面升高和土地沉陷的影響,尤其是那些抽取地下水較為嚴重的城市,所受到的影響會更大。
□編譯/《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