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超標問題再次困擾同仁堂。日前,英國藥品及保健品管理署在其官網發布了一則中藥警告,北京同仁堂的牛黃解毒片、香港保靈堂的白鳳丸等藥品中含有大量鉛、汞和砷等有害毒素。它們被曝所含的砷、鉛分別超過香港特區政府規定的11倍和3倍,目前已被香港方面召回。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網站發出聲明稱,“同仁堂公司沒有在英國和瑞典注冊過牛黃解毒片,也沒有向英國和瑞典出口銷售過牛黃解毒片”。
今年以來,包括同仁堂在內的眾多老字號企業的中成藥接連被曝用有毒物質入藥,中藥安全性問題再遭質疑。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季紹良指出,現在“中藥毒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是誤會一場。2012年國家藥監局的藥物不良反應監測顯示,化學藥物(西藥)不良反應占比81.6%、中藥占17.1%、生物制品占1.3%,中藥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西藥。
北京中醫大學教授高思華表示,中藥自古以來就非常注重安全性問題,中成藥的制作非常講究炮制和配伍,目的就是抑制毒性、提高療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表示,應該搞清楚到底是在超誰的標。“目前我國對于中藥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有害物質,均有嚴格的限量標準。因此,中藥重金屬不能超標,應是不準超過我國法定的標準,而不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標準。”
李連達認為,籠統地講“我國中藥普遍存在重金屬超標”是不準確的,只能講有些中藥超過外國的食品標準,但符合我國的藥品標準。因為國內外的政策法規及標準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不過,李連達同時指出,中藥若出口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則應尊重該國的有關規定和限量標準,該國或該地區有權禁售禁用。
□文/綜合